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基于多校区构建“五L”网络教学模式的探索

发布时间:2018-08-03 21:06
【摘要】: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跨越式的发展,多校区办学逐渐增多,如何利用网络资源在多校区之间开展教学成为多校区办学的重要研究之一。文章提出了基于网络课程"五L"教学模式,并以《计算机病毒与防治网络课程》为对象,进行了实践探索,为多校区的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by leaps and bounds, the number of multi-campus schools is increasing gradually. How to make use of network resources to carry out teaching between multi-campuses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studies of multi-campus school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five L" teaching mode based on network course, and takes computer virus and prevention and cure network course as the object, carries on the practice exploration, provides the certain reference for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the multi-school district.
【作者单位】: 广州中医药大学信息中心;
【分类号】:G43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志祯;齐文鑫;;提高混合学习有效性的策略[J];中国远程教育;2007年04期

2 南国农;高校信息化教育课程:教材教法浅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3 赵丽娟;从大学英语教学透视Blended Learning[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4 田富鹏,焦道利;信息化环境下高校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5 彭慧;朱敬东;;基于混合学习原理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6 陈声健;;混合式学习模式中的教学结构要素分析[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甘忠伟;;Blended Learning:数字化学习方式的新趋势[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8 张力,章国英;远程教育中混合学习策略的设计与实现[J];远程教育杂志;2005年04期

9 李渝;罗骥;;云南电大混合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云南电大学报;2006年01期

10 王莹;;Blending Learning理念指导下的英语教学[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曾文兴;;任务驱动的混合学习应用于教师培训的研究[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2 李莉;陈秀峰;余童心;;基于混合学习理念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方式与策略[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志文;范式转变与理论构建[D];厦门大学;2006年

3 汪基德;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与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解迎刚;基于人工心理的智能化E-Learning系统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君香;现代远程教育中网络教师指导活动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吕文波;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学生的学习问题分析与解决建议[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韩玉娥;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交互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步春红;中等职业学校混合学习的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元彬;混合式学习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商伟伟;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理论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袁红娟;基于Blending Learning理念的研究性学习[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宋佰宇;基于网络环境的专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肖晓飞;PBL网络教学模式中的辅导机制及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大盈;高校网络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赵学信;;课外网络学习与课堂教学的共存和互补[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6期

2 柯和平;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特征的比较研究[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春雷;开设计算机网络高层软件设计实验的尝试[J];中国大学教学;1994年03期

2 吴承荣;网络授课——一种实用的教学方式[J];天津科技;1997年05期

3 徐冬梅;浅议提高计算机实践性教学质量[J];交通高教研究;1998年01期

4 王洁;美国的网络课程——GLOBE计划[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8年05期

5 刘钢;;美国网络大学快速增加[J];世界教育信息;1998年04期

6 乔思·巴格利,李亚婉;广播电视与英特网在多媒体教育发展中的改革与论争[J];中国远程教育;1999年Z1期

7 张大也;周密规划、精心施工现代远程教育工程[J];成人高教学刊;1999年04期

8 顾清红;WEB课程及其开发工具[J];常熟高专学报;1999年04期

9 高利明;远程教育传输与教学开发[J];开放教育研究;1999年Z1期

10 丁兴富;关于中国实施跨世纪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战略思考 在天津电大远研会上的学术报告[J];天津电大学报;199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同明;;加入WTO对我国大陆高等教育的挑战及应对之策[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冯炳尧;;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1年

3 余静;王可;;浅谈生理学网络课程中素材库的作用[A];中国生理学会第21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4 盛玉麒;;“现代汉语网络课程”基本功能的设计与实现[A];语海新探(第五辑)——信息网络时代中日韩语文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黄海林;孙向阳;;基于Web的大学物理试题管理系统的设计[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成立70周年庆典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谢百治;;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发展研究的基础与起步——评中国电教协会2002年年会获奖论文及教学设计方案[A];中国电化教育协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高校教学设计方案二等奖名单[A];中国电化教育协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张岩;;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网络课程质量的评价[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9 孙金立;李路路;王栋;;生物信息学多媒体教学系统结构框架[A];图书馆改革与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信息学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吴勇;;网络教育:出版业的机遇与挑战[A];中国编辑研究(2003)[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余冠仕;网络课程咋算好[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陈学民;网络教育在美国[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张玉玲;从改革课程方面实施“减负”[N];光明日报;2000年

4 蒋衡;网络课程的评估[N];科学时报;2000年

5 ;美国网上虚拟大学日益火爆[N];山西经济日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李伦娥;要培养具有全球化视野的人才[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钟伟;现代教育技术不仅仅是一种手段[N];中国教育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刘微;网络教育需研究先行[N];中国教育报;2001年

9 李健;网络教育正在兴起[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1年

10 广东 肖小亮;AVI巧转SWF[N];电脑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陈佑林;外语教育网络化的理论思考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徐展;基于心理学的网络教学模型与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陈品德;基于Web的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安富;合并型多校区大学融合过程中的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沈曦;中国多校区大学的组织结构与管理[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6 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喜艳;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网络课程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梁立凯;《模拟电子技术》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李凯;基于数据库技术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制作[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彭强;《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网络课程设计与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5 张振亭;基于系统观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杨志国;AI网络课程中的智能答疑与实验[D];中南大学;2002年

7 徐霞;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网络课程的设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罗晓春;网络教育课程质量认证标准的研究与设计[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9 曹志江;中学互联网络课程的自主学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10 周娅;Web技术支持下的网络课程建设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1629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21629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9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