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开放教育研究》荣获“中国现代远程教育十年最有影响杂志奖”

发布时间:2018-08-04 15:46

[Abstract]:......
【分类号】:G4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国现代远程教育十年十大最具影响力事件揭晓[J];现代教育技术;2010年02期

2 井琪;;一本普及远程教育知识的科普读物——简评《现代远程教育》[J];全国新书目;2003年06期

3 ;教育部关于印发陈至立国务委员在中西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应用现场会上的讲话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5年10期

4 何兆明;黄洋;;充分运用远程教育资源 推进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四川渠县土溪镇第一中心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纪实[J];中国农村教育;2005年06期

5 周春艳;;浅谈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6年05期

6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巡礼[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年01期

7 黄永东;程宜利;吴细英;;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应注重实用[J];湖北教育(时政新闻);2007年07期

8 林纯治;;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好[J];新课程(教研);2010年05期

9 薛效盈;;充分认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意义 全力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应用工作[J];山西电教;2006年04期

10 李乐平;;西部县域远程教育的典型范本——四川省资中县远程教育的实践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平;;关于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几点思考[A];“网络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陈国芳;;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进行有个性的德育教育研究[A];开拓科技育人之路——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教师论文集[C];2005年

3 ;全国高等中医院校骨伤教育研究会章程(代表大会通过)[A];全国第二届颈、肩、腰腿痛暨软组织损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王家民;王芳媛;孙浩章;王丰;马建华;;以多学科为基础的包装工程教育及人才培养问题思考[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7年

5 ;医药教育研究[A];中国成人医药教育论坛(2009)[C];2009年

6 任宪生;张泽容;;贫困山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应用现状的调查与思考[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7 周中之;;社会转型期的价值观及其教育研究[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8 王玉秋;;“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结题报告[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文集(第七卷)[C];2004年

9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本溪课题组实施方案[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一卷)[C];1991年

10 黄学俊;;如何实施因特网远程教育[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杨云慧;云南农村校明年远程教育全覆盖[N];中国教育报;2006年

2 韩永军;年底完成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N];人民邮电;2007年

3 刘勇;我市通过2006年度远程教育省级验收[N];自贡日报;2007年

4 白季;公平教育幸福每个孩子[N];红河日报;2008年

5 赵汝碧;远程教育覆盖版纳边境学校[N];云南日报;2008年

6 通讯员 唐碧君 李刚;远程教育惠及两县农村学生[N];伊犁日报(汉);2005年

7 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教科中心 蔡新平;发展的基础[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6年

8 陈景略 记者 周振华;修水县现代远程教育覆盖96%农村中小学[N];九江日报;2006年

9 李绪君邋欧建革;抓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N];广西日报;2007年

10 通讯员 苏云 陈职;岚皋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多措并举基础牢[N];安康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洪兰;科学主义与教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杜晓利;教育研究重心的转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孙振东;教育研究的主体性问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周加仙;基于脑的教育研究:反思与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郭小利;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教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闫旭蕾;教育中的“肉”与“灵”[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申仁洪;论教育科学:教育研究科学取向及其在中国的合理性建构[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戴军;教育理论研究的后现代思维倾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李忠;商会与中国近代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10 方明生;日本生活作文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晓瑞;教育研究中的人文主义方法论述评[D];西南大学;2011年

2 彭娟;整合视野中的教育研究与思维方式的变革[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任永泽;打破思想的牢笼:教育研究的原创性之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宋敏;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研究现状、问题及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5 徐旭;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谢美华;浅评定量研究方法及其在我国教育研究中的应用[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岳欣云;应然、实然与必然[D];河南大学;2002年

8 黎业枢;高中生创造性人格发展与教育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吕雯慧;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研究理论思想与实践经验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万国华;中学生人格发展教育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643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21643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8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