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管理学科发展与学术繁荣
[Abstract]: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existing situation of the subject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in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etter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ubject, ponders the fate of the subject, and calls for the academic prosperity and accumulation of the discipline. On the basis of integrating resources,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in China should take the road of standardiz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0-05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新平;关于我国教育管理学发展中的五个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01期
2 朱为鸿;;从移植到创新:对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的审视[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利霞;;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突出问题及发展思路[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年05期
2 蔡仁赐;我国教育管理学批判反思的对象及其相关问题[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1期
3 陈学军;;话语生产与实践生长:我国教育管理学的两种论证思路[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06期
4 李春云;;关于教育管理学困境与发展的简要综述[J];法制与社会;2009年02期
5 李尚群,李正云;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述评[J];高等农业教育;2005年10期
6 郭海;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状况和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05年05期
7 张新平,蒋和勇;教育管理学的困境与方法转型[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8 张新平;关于教育管理理论、实践及其关系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06期
9 张新平;陈学军;;试论我国教育管理学的理论生成方式[J];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03期
10 王珏;;教育管理学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J];高等教育研究;201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杨明宏;教育管理的人性逻辑[D];西南大学;2011年
3 罗建河;论教育管理理论的知识论基础[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瑞;呼和浩特市中学行政人员素质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乃琳;师本管理初探[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周文杰;行为矫正课堂管理模式与初中生学业成绩之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樊陈琳;学校管理人员专业化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严开胜;学习型组织理论视野中中学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赵志鲲;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工作的管理特点与变革策略——基于A大学的个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吴景松;权力与对话:教育管理观的转变[D];苏州大学;2004年
8 包琼;陶行知民主教育管理思想与实践及其现代意义[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艳萍;罗炳之教育管理思想之科学性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解国祥;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生存困境与管理策略[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张新平;价值论与整合论:外国教育管理学理论的新进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2 W·布雷岑卡,李其龙;教育学知识的哲学——分析、批判、建议[特约稿][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年04期
3 黄崴;20世纪西方教育管理理论及其模式的发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1期
4 张新平;美英教育管理理论的三种范式[J];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5 张新平;教育行政研究的困境与出路[J];上海教育科研;1996年04期
6 汤林春;我国十七年来普通教育管理研究之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1999年04期
7 杨天平;西方教育管理研究100年[J];外国教育研究;2004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军;康思琦;;浅谈冶金学科发展新方向的选择[J];现代大学教育;1992年04期
2 高强;;中国科协表彰在学科发展与科技进步研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68个全国性学会、协会、研究会[J];才智;1995年03期
3 李燕;促进学术繁荣 开展体育科研─—安徽省体育科学学会召开第四届代表大会[J];安徽体育科技;1999年03期
4 ;二十一世纪中国学术繁荣之进路[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年01期
5 朱信贵;学科发展不平衡性的哲学分析[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6 王斌全;医学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的思路[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04期
7 王柯敏;对“十五”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1年09期
8 ;重庆师范学院学科发展与科学技术研究[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9 李雯,欧阳玉;学科梯队建设与学科发展初探[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4年04期
10 肖湘愚;我国研究型大学学科发展中应处理的两对关系[J];现代大学教育;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前言[A];化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2008-2009)[C];2008年
2 曹晓萍;;优化选题与科技期刊质量[A];第二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应义斌;王剑平;赵文波;;从北美农业工程学科的发展谈我国设立生物系统工程二级学科的必要性[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4 王芳;邬志敏;李征涛;龚阳;刘颖;;浅谈专业特色实验基地建设与学科发展的关系[A];制冷空调学科教学研究进展——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讨会[C];2006年
5 侯艳清;田雨普;;我国体育美学学科发展的回顾与思索[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6 罗兴录;;作物栽培学科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A];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韩启德;;序[A];水利学科发展报告:2007—2008[C];2008年
8 胡燕生;李斌;;影响中国病案学科发展因素探讨[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全国第11次病案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王明金;;材料力学课程改革必须跟上学科发展的步伐[A];海峡两岸力学教学—教学经验与教学改革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10 胡魁;;对矿产地质勘查学科发展的几点意见[A];中国地质学会矿产地质勘查专业委员会第四届第一次学术研讨会矿产地质勘查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郑杭生 陆益龙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增强理论自觉 促进学科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曲静;工业设计专家聚哈研讨学科发展[N];黑龙江日报;2006年
3 记者 李将辉;我国科学技术相关学科发展呈现六大特点和趋势[N];人民政协报;2008年
4 ;我国自然科学学科发展呈现六大趋势[N];江苏科技报;2007年
5 朱冰;我国学科发展取得巨大成就[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周清春;未来食品:如何吃得放心[N];科技日报;2007年
7 浙江大学法学院教授 林来梵;“学术幼稚病”的N个表现[N];法制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延宏;科技进步离不开学科发展[N];科技日报;2003年
9 记者 刘莉;我国科学技术相关学科发展呈现六大特点[N];科技日报;2008年
10 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关于我国建筑经济学学科发展的报告[N];中国建设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基德;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与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高飞;比较体育学科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3 王海涛;NBIC融合技术与交叉学科发展模式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4 王梅;基于生态原理的学科协同进化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5 翟亚军;大学学科建设模式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6 黄志鹏;我国音乐科技学科建设的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冲锋;领导教育学的学科自立[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贾莉莉;基于学科的大学学术组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郭树东;研究型大学学科生态系统发展模型及仿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10 李金奇;被学科规训限制的大学人文教育[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凤阳;外国教育史学科发展的世纪历程[D];河北大学;2003年
2 傅琳;大陆家庭教育学之学科发展分析:1980-2007[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曲直娇;从近十年文献变化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热点的变化及其学科发展趋势[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4 朱丽英;教育技术学专业师资建设的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周巳入;基于学科发展的大学预算管理模式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6年
6 白穆;成熟与变革[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7 李羿;普通高校电影艺术课程与教学目标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冯志峰;中国政治学方法论30年:现状、检视与发展[D];苏州大学;2009年
9 赵卉;新中国教育管理理论创新的哲学思考[D];苏州大学;2011年
10 伍复康;高等学校学科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2523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2252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