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溯本追源:现代教师道德建设的良知之维

发布时间:2021-11-14 15:39
  教师良知是现代教师道德建设的重要部分,对于师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教师良知构成了教师道德教育理论、伦理实践以及深度体验的逻辑开端。通过人的三重属性思维方法对教师良知进行分析发现,教师良知本质上具有类存在、群体存在、个体存在三重存在样态,反映了教师良知作为教师本原意识、教师专业伦理与行业自律以及教师主体性道德的重要内涵。藉此,教师良知作为教师道德建设的核心与动力,通过祛除工具理性、澄明教师良知、追求德福一致,来复归教师的价值理性、促进教师的专业伦理发展以及实现教师的自我价值等等,并寻求教师良知在教师道德建设中的最终归宿。 

【文章来源】:现代大学教育. 2019,(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缘由追溯:教师良知是教师道德建设的逻辑开端
    (一) 教师良知是师德建设理论的价值引领
    (二) 教师良知是师德建设实践的最初起点
    (三) 教师良知是师德建设过程的深度体验
二、本质应然:教师良知的三重存在样态及其特质分析
    (一) 类存在:作为本原意识的良知
    (二) 群体存在:教师专业伦理与行业自律中的教师良知
    (三) 个体存在:教师主体性道德的教师良知
三、趋势使然:教师良知在教师道德建设中的最终归宿
    (一) 工具祛魅:教师道德建设的价值重构
    (二) 良知澄明:教师道德建设的精神诉求
    (三) 德福一致:教师道德建设的最终实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传统师生关系的现代转向:从道德共同体到利益共同体[J]. 程红艳,杨湾.  教师教育论坛. 2017(02)
[2]论学校制度情境中的教师平庸之恶[J]. 傅淳华,杜时忠.  教师教育研究. 2013(04)
[3]平和心态:师德修养的重要内涵[J]. 梁丰年,叶文英.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4)
[4]教育的终极价值与教师的良知[J]. 金生鈜.  教师教育研究. 2012(04)
[5]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J].   人民教育. 2008(18)
[6]个体·群体·类——人的三重属性统一理论作为一种研究方法[J]. 易小明.  天津社会科学. 2007(01)
[7]论人的三重属性的变化发展规律[J]. 易小明.  道德与文明. 2005(03)
[8]论教师“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的观念转移[J]. 檀传宝.  教育研究. 2005(01)
[9]高度重视师德建设 优化大学育人生态[J]. 黄华童.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05)
[10]教师应该是道德家吗——关于教师道德的哲学反思[J]. 甘剑梅.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3(03)



本文编号:34949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34949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e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