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本文关键词: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是一个学校转型的重要标志,建立课堂学习共同体的研究已经成为了当今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发展阶段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阶段:共享愿景,寻求共同的情感归属;建立规章,确定内化的行为标准;解决冲突,建立互惠的合作关系;沉浸体验,达成双赢的发展目标;反馈信息,实现动态的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上海市嘉定区娄塘学校;中国海洋大学社科部;
【关键词】: 课堂 学习共同体 构建策略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是一个学校转型的重要标志,对于课堂学习共同体来说,最为主要的是营造一个系统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共同体成员有机会获得来自环境的给予的帮助和支持。倘如此,学习就会真正发生,并能够有效地达成师生的个人发展目标和学校的共同体发展目标。一、共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葳;李芒;;学习共同体及其生成[J];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Z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琴;;试论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S1期
2 常燕;;合作学习模式下的基础英语教学与学生的语言基本功训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3 刘源;张景书;;农业高职院校学生合作学习模式探析——基于陕西某农业高职学生合作学习现状的调查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4期
4 唐明辉;;大学英语合作学习分组模式及策略探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李昱;张逸敏;;论大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语感的培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6 陈玲;吕万英;;探讨英语专业男女生语言学习各自优势的研究——以湖北十所高校的英语专业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7 高丹丹;;合作学习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7期
8 吴卫琴;;多元评价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医药;2008年04期
9 郭书法;;合约视角下医学英语合作学习研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王波;;STAD合作学习方法对大学英语词汇学习的影响[J];安顺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唐街平;;初中数学自主合作与反思构建的教学实验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2 谭良石;;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实效性的探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3 李俊良;王建中;;学习状态及其在改进大学生学习中的意义[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丽丽;;Using Games to Liven up University ESL Classes[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辑)[C];2012年
5 胡昊;廖华;;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实施中的问题与解决[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辑)[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丽莹;小学儿童合作观念与行为的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姚志敏;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课程执行力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文宇;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赵建华;Web环境下智能协作学习系统构建的理论与方法[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毛景焕;平等体验的生成与班级教学共同体[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建琼;课堂教学行为优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董蓓菲;小学语文小班化合作学习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余文森;个体知识与公共知识[D];西南大学;2007年
9 李生兰;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活动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10 周详;高效率学习中情绪干扰抑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姗姗;创新型校长成长条件与途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彬;舞龙快乐合作式教学模式在上海市部分中学课外体育活动中开展的实验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唐宝盛;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普通高校网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于敏锋;注意缺陷儿童注意力特征及其干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金建军;合作学习在中等职业学校机电类专业实训中的运用[D];苏州大学;2010年
6 卞惠益;合作学习在江阴农村高中英语写作中的运用[D];苏州大学;2010年
7 卞秀静;高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常态化教学策略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金春兰;小学班集体建设的实践与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蒋建英;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课堂教学中运用初探[D];苏州大学;2010年
10 高松涛;高三化学复习中合作学习应用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琳 ,王淑茹;教师、学生、文本:“学习共同体”——与实习生谈如何当好引导者[J];师范教育;2003年11期
2 余苏宁;;“六环法”建构职业高中“学习共同体”探究[J];中等职业教育;2009年20期
3 潘洪建;仇丽君;;学习共同体研究:成绩、问题与前瞻[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年03期
4 姚秀芬;;专业化视角下的辅导员学习共同体[J];学理论;2010年32期
5 郭永志;;基于学习共同体理论的网络学习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年08期
6 沈华;沈明阳;;打造道德发展共同体 开辟和谐教育新天地[J];基础教育参考;2009年12期
7 蒋敦杰;;杜郎口中学印象(上)[J];基础教育课程;2010年06期
8 张玮;;基于网络交互的学习共同体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年08期
9 闾志俊;;任务导向的高职课程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刘秀丽;;语文教学之我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创新意识[J];科技风;2008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斌;夏心荣;;浅谈“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2 葛萍;;浅谈“情感性语言”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3 潘玉贞;;论小组教学促成课堂的若干变革[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4 彭一琼;;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A];重庆市遗传学会第一届学术年会暨纪念孟德尔规律再发现10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5 柳志强;;未来的竞争在课堂[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6 李磊;黄菊辉;;构建党员学习共同体 促党支部文化建设[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北京卷)[C];2010年
7 戚玉宝;;什么是健康课堂[A];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2004年
8 上海市松江区中山小学课题组;;构建幸福的学习共同体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9 张蓉华;;博物馆是加强青少年素质教育的最好课堂[A];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三届学术会议文集[C];2000年
10 孙波;;学习共同体的学校[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天明邋谭银光;衡东一中 化学实验课堂老师“晾”一边[N];衡阳日报;2008年
2 北京海淀中心学区 曹思迅;窦桂梅:一把梳理课堂的好梳子[N];中国教育报;2004年
3 曹凤娥 祁红 何佳(作者单位系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丰台区石榴庄小学) 陈萍(作者单位系上海北虹中学) 张向阳(作者单位系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胜浦金光小学) 方旭(作者单位系山东省鱼台县实验小学) 高兆华(作者单位系山东省广饶县花官小学);合适的才是最好的[N];中国教师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赵正元邋实习生 李源;从细微处营造无声课堂[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记者 曾永联 通讯员 杨刚 廖东光 实习生 韦智;马山农家课堂赠农“金钥匙”[N];广西日报;2007年
6 记者 陈勇 通讯员 张晓良;金丝猴江豚当选“封面明星”[N];湖北日报;2007年
7 霍红 方旭;全市千个“母亲课堂”落户社区[N];沈阳日报;2006年
8 本报通讯员 满东广 本报记者 李先昭;新沂农民齐夸致富“三课堂”[N];新华日报;2007年
9 盘永楠;零陵“农家课堂”送“致富钥匙”[N];永州日报;2007年
10 韦康学;安龙“农家课堂”开创致富新路[N];贵州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健;学习共同体[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朱志平;课堂动态生成资源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董宏建;网络环境下教师跨学科协作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钟国祥;基于网格的智能学习环境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沈云波;学不可以已[D];复旦大学;2008年
6 蔡怡;萨乔万尼道德领导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刘光余;教师教学效能的生成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韩亚成;学校道德领导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江卫华;协同学习理念指导下的课堂互动设计、分析与评价[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淑艳;专业发展背景下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裴雯雯;高校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任之丁;基于知识管理理念的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构建[D];河北大学;2010年
4 杨金萍;基于教学平台的远程教育学习共同体构建[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文杰;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问题解决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方宏强;促进中学物理教师专业发展的网络学习共同体的设计[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郭海月;高校组织气氛与研究生学习共同体的影响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陈梦琳;论高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构建[D];河南大学;2010年
9 营永霞;美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刘程程;基于教师学习共同体的问题驱动式学习方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92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499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