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中学生人际关系、自我表露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08-30 09:27

  本文关键词:中学生人际关系、自我表露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人际关系 自我表露 网络成瘾


【摘要】:为探讨中学生人际关系、自我表露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以东莞市555名中学生为被试,用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人际关系、自我表露与网络成瘾相关密切;人际关系、网友自我表露行为以及同性自我表露行为是网络成瘾的预测因素。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
【关键词】人际关系 自我表露 网络成瘾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1问题的提出网络成瘾对青少年带来的负面影响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是一种没有涉及中毒的冲动-控制失序症[1],是指个体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的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损害的一种现象[2]。由于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以及安全性,网络已经成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玲霞;张勃;张华;;张掖市耕地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9期

2 纪秀玲,王保国,刘淑艳,戴自祝;江浙地区非空调环境热舒适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12期

3 杨秀伟;李明斐;张国梁;;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及其与离职倾向关系的实证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肖利军,苗丹民,王京生,皇甫恩,罗正学,陈静;新兵部队生活适应评价量表的初步编制[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22期

5 李红政;雷美英;刘练红;李雪荣;闫金方;李逸鸿;刘小兵;赵立琼;;生活事件在新兵个性、应付方式、社会支持及心理症状关系模型中的作用[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6 张超,陈平雁,张小远;CHAID方法及其在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感影响因素分析中的应用[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12期

7 张超;徐燕;陈平雁;;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在量表研究中的比较与应用[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11期

8 谢平;用SPSS分析软件综合评价1999年旅游上市公司业绩[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9 黄富银,张钦廷,吕成荣,蔡伟雄,吴家声,汤涛,汪建君;精神病犯服刑能力评定量表研究[J];法医学杂志;2005年03期

10 章小辉,张琼;研究生招生复试过程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科;学习、产业组织与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2 卓骏;管理贸易体制下的贸易保护政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3 罗清旭;批判性思维理论及其测评技术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邢强;样例解题步骤编码对原理学习和迁移的影响[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贺寨平;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网[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欧阳宏;脾胃湿热证诊断标准研究及以药测证方法初探[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2年

7 许明智;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和信效度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8 李红政;陆军新兵心理状况与生活事件相关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9 刘克菊;男性海洛因依赖者社区康复训练疗效研究及海洛因渴求问卷初步编制[D];中南大学;2003年

10 王锐;税收不遵从的识别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爽;大学生不同对象间自我表露的内容因素结构探析[D];河南大学;2008年

2 魏峰;大学生人格五因素及其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高冬东;关于领导能力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4 老膺荣;建立中风病恢复期疗效评价标准的初步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1年

5 杨志红;中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因素探析及其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6 吴艳茹;以课堂秩序为中心的教师课堂管理行为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7 张玲玲;数据—驱动DSS开发方法的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8 刘慧;中学生物理学习动机测量初探[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9 陈瑜;大学生体育学练系统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D];四川大学;2001年

10 厉红梅;多变量分析在海洋环境底栖动物生态监测数据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D];厦门大学;200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炳煌;中小学生学习动机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3期

2 张泮民,李吉祝,孙中国,王春芝;初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特征[J];齐鲁医学杂志;2005年06期

3 杨容,郑涌,阮昆良;网络成瘾(IAD)实证研究进展[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4 张栋栋,孙业桓,张秀军;高中毕业班学生网络成瘾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11期

5 李林英,陈会昌;大学生自我表露的调查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年03期

6 邱莉;陈会昌;岳永华;;中学生自我表露的发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1期

7 李董平;余苗梓;王才康;谢晰君;周柳梅;朱训明;;青少年自我表露和自我隐瞒的特点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4期

8 崔丽娟,刘琳;互联网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3年01期

9 崔丽娟,王小晔;互联网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影响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3年03期

10 李涛,张兰君;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4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晓阳;城市初中生网络成瘾(IAD)的影响因素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迅;;人际关系心理问答[J];家庭医学(下半月);2011年09期

2 宪文;;职场女性心理六要素[J];大众心理学;2011年07期

3 张同正;;浅谈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06期

4 徐小琼;;推倒嫉妒的柏林墙[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12期

5 林燕君;;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李鹤;;隐形杀手——校园“冷暴力”[J];心理与健康;2011年05期

7 于蓝;;学生交往自卑心理及班级组织建设探析[J];成才之路;2011年23期

8 心姐姐;;给别人一个接纳你的理由[J];人生十六七;2007年11期

9 多啦A梦;;智商高不如性格好[J];家庭之友(爱侣);2011年06期

10 陶丽;;浅析人格面具理论在青少年社会性发展中的应用[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索;卢娟;;大学生与同伴的自我表露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2 程燕;;网恋与非网恋大学生自我表露、情感体验对比调查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蒋索;邹泓;;青少年与同伴自我表露的发展特点[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谢金菊;谷传华;赵海灵;;初中生家庭功能、情绪调节与人际交往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廖昌荫;车宏生;余丹;吴小云;;高校学生接纳与人际关系、心理症状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孙雅娜;王滨;罗伟;张改叶;李志海;;咨询深度问卷的编制以及其与人际信任、自我表露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何晓丽;;网络学习过程中人际关系与学业成绩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杜岩英;雷雳;;大学生外显、内隐自尊与人际关系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韩笑;姚本先;;大学生自我表露、社会支持及其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程科;;大学生人际自我价值感量表的初步编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嘉雯;用真诚绾结起人际关系 [N];中国医药报;2002年

2 常艳 周臻 采访整理;心,总是依偎阳光[N];安庆日报;2009年

3 西藏职业技术学院 德吉措姆;浅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N];西藏日报;2010年

4 记者 孙晓玲;学业 恋爱 人际 求职[N];鞍山日报;2010年

5 市委常委 军分区政委 常文林;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健康的心理人格[N];潮州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李金健;鞋厂里有锅“心灵鸡汤”[N];东莞日报;2008年

7 姜堰市第四中学 胡大进;初中阶段优秀生心理问题探究[N];江苏教育报;2009年

8 思思;嫉妒是影响交往的大障碍[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9 本报记者 彭芸;她们为何不愿长大成人?[N];中国妇女报;2010年

10 记者 陈猛;孩子的心灵需要小心呵护[N];齐齐哈尔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郝志红;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预测模型与干预实验[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2 许志红;大学生人际困扰与应对策略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干预[D];吉林大学;2010年

3 陈坚;代际工作价值观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彬;中学生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教育引导[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韩雪芬;初中生自尊、自我表露与人际关系的相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树婷;高中生情绪智力、人际关系和学业成绩的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颜桂梅;高中生和谐人际关系、领悟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5 郝世君;电子对抗兵人际关系特点及教育干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6 吴雪洁;人际信任在高中生归因方式和自我表露的中介作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蒋洪波;人际关系状态形容词模糊赋值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8 贾淑芳;人际信任在大学生网络交往和现实交往中的比较[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雅斯;影响中国人人情行为倾向三因素的实证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10 王艳芳;离异母亲自我表露特点及其与中学生社会适应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584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7584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9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