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概念为本的科学课程设计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3 21:11

  本文关键词:概念为本的科学课程设计策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概念 科学课程 概念为本的科学课程设计


【摘要】:本文根据概念为本的课程设计原理对课程要素的要求,以及我国新世纪科学课程自身特征对科学课程整合设计的要求,并且结合问卷调查中发现的问题,从以下三个方面:围绕聚合概念实现学科整合、围绕聚合概念设计课程单元主题与过程活动、围绕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科学课程整合,提出了概念为本的科学课程教学设计策略。贯穿这些设计策略的基本思路是:利用具有聚合作用的核心概念(即“聚合概念”)构造知识网络,实现学科知识内部及学科知识之间的整合;围绕核心概念设计课程单元主题,在此基础上确定学习主题、基本理解、基本问题和过程活动,在达成基本理解的同时,借助核心概念形成对世界整体性、概念性的深层理解;同时,在解决基本问题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过程技能。本论文具体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本课题的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综述,对本课题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简要阐述本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部分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论述概念为本的课程设计原理,分别对单元主题、核心概念、基本理解、基本问题与过程活动的设计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第三部分为科学课程设计现状调查,收集当前科学课程的设计现状事实,为提出概念为本的科学课程设计策略提供重要依据。 第四部分为本论文的重点研究部分,探讨如何围绕聚合概念实现学科整合;如何围绕聚合概念组成单元主题与活动;如何围绕社会热点进行科学课程整合设计。 第五部分为结论与展望,总结了本课题的研究结论与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笔者的研究工作进行展望。
【关键词】:概念 科学课程 概念为本的科学课程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宁波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42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6
  • 1.1 选题缘由9-10
  • 1.2 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研究综述10-14
  • 1.2.1 国外关于概念为本的课程设计模式研究10-12
  • 1.2.2 国内关于概念为本的课程设计模式研究12-14
  • 1.2.3 文献研究结论14
  •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4-15
  • 1.3.1 课题研究内容14
  • 1.3.2 课题研究方法思路14-15
  • 1.4 本课题相关概念界定15-16
  • 1.4.1 概念15
  • 1.4.2 科学课程15-16
  • 1.4.3 概念为本的科学课程设计16
  • 2 概念为本的科学课程设计理论基础16-25
  • 2.1 概念为本的课程设计原理16-23
  • 2.1.1 设计整合性课程单元主题16-18
  • 2.1.2 设计核心概念18-20
  • 2.1.3 设计基本理解20-21
  • 2.1.4 针对基本理解设计基本问题21-22
  • 2.1.5 设计过程活动22-23
  • 2.2 概念为本课程设计模式的功能优势23-24
  • 2.3 本章小结24-25
  • 3 当前科学课程设计情况调查25-38
  • 3.1 问卷设计思路25-26
  • 3.2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26-36
  • 3.2.1 问卷调查统计结果26-27
  • 3.2.2 调查结果分析27-36
  • 3.3 调查启示36-37
  • 3.4 本章小结37-38
  • 4 概念为本的科学课程设计策略38-49
  • 4.1 科学课程特点分析38-41
  • 4.1.1 科学课程的整合性38-39
  • 4.1.2 科学课程的探究性39-40
  • 4.1.3 反映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联系40-41
  • 4.2 概念为本的科学课程设计策略41-48
  • 4.2.1 围绕聚合概念实现学科整合41-44
  • 4.2.2 围绕聚合概念设计课程单元主题与过程活动44-47
  • 4.2.3 围绕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科学课程整合设计47-48
  • 4.3 本章小结48-49
  • 5 结论与展望49-51
  • 5.1 研究结论49
  • 5.2 本研究可取之处49
  • 5.3 本研究不足之处49-50
  • 5.4 前景展望50-51
  • 参考文献51-54
  • 附录A 概念为本的科学课程设计情况调查问卷54-57
  • 在学研究成果57-58
  • 致谢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兰英;美国"概念-过程"课程设计模式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2 钟启泉;;中国课程改革:挑战与反思[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12期

3 杜政荣;课程统整的理念与实践[J];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12期

4 左银舫;概念的学习和概念的有效教学[J];鄂州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5 刘青;在新课程中实施概念性的课程设计和教学[J];化学教育;2005年S1期

6 乔文秀;;关注社会热点 促进生物教学[J];现代农村科技;2009年07期

7 王定升;赵国瑞;;格式塔心理学的整体观及其对心理学的影响[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8 周青,杨妙霞,杨辉祥;美国科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9 黄敏;;构建以概念性理解为中心的课堂教学[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周勇;;影响我国科学课程有效教学的基本问题及其根源追溯[J];教育科学;2009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健智;综合与分科科学课程的标准和实施结果的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宋怡;提高师范生科学素养,,推进STS教育的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王红柳;我国科学课程实施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徐进;初中科学课程教学策略的探讨[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刘玲玲;初中综合科学课程开展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5 段俊霞;新课程发展中课程统整问题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6 陈俊;我国科学课程实践中的主要问题及根源剖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873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7873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4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