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7-09-08 06:49

  本文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更多相关文章: 心理健康 中学生 人际关系 亲子关系


【摘要】:本文分析了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认为促成以下几个转变有利于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学校教育的目标要从提高升学率向开发学生潜能转变;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要从割裂向融合转变;中学生的娱乐和获取信息的方式要从网络向多种途径转变。
【作者单位】: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关键词】心理健康 中学生 人际关系 亲子关系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近年来,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很多调查和中学生的自我报告表明,心理问题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成长。据上海、杭州、湖南、苏州等地的抽样调查,青少年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或心理偏差的检出率高达22%以上。诸多调查研究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苑;贵州省农村、城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2 郭建华,林朝晖;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J];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3 云珍;张勇;李恒芬;;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环境的相关性[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02期

4 黄春萍;项海青;程彬;裘欣;毛一萍;;杭州市中学生心理压力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09期

5 赵萌;黄悦勤;;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定性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01期

6 李文道,邹泓,赵霞;初中生的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03期

7 辛自强,孙汉银,刘丙元,池丽萍;青少年社会行为对同伴关系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04期

8 郑信军;同伴接纳性对中学生内隐社会认知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04期

9 刘筑玉;张巍;;武汉、杭州中学生不健康心理及相关行为比较[J];中国健康教育;2007年08期

10 翟静,郭传琴,刘贤臣,曹会龙,戴郑生;中学生家庭因素与行为问题的对照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月仙;;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健美操教学中的优势探索[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赵小军;;甘肃省初中生自我概念与学业求助关系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郭莲荣;;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及预防[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陈方,邹巍;内隐记忆国内外研究概述[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邹泓;余益兵;周晖;刘艳;;中学生社会适应状况评估的理论模型建构与验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6 刘津;王玉凤;;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共患对立违抗性障碍的危险因素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3期

7 雷自自;;新实践贯彻新理念——学案教学探讨[J];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冯硕;苗斌;;来自楠茜现象的思考——帮助高职高专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意识[J];才智;2009年08期

9 刘娟利;王丽;;浅析情感激励与教学[J];才智;2011年11期

10 陈慈颖;;初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探讨——以湘教版八年级地理《季风气候显著》一节为例[J];才智;2011年2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徐速;;华侨留守儿童学校适应及其社会支持网络的研究[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2 王公银;;中小学生网络依赖的定性研究[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安民;章建成;;上海市市民心理健康测量评价方法的探索[A];体质研究与健康促进论文集[C];2006年

4 高云娇;余艳萍;;流动儿童社会支持和罪错行为关系探析[A];社会管理创新与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七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1)[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贞山;社会生态人:新的人性假设与人的全面发展[D];南昌大学;2011年

2 赵丽华;职业适应期高校毕业生就业稳定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3 周群;基于论证的我国高考开发质量评价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高丽;中小学生自我调节特点及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志宏;初中生校园压力因果模型建构与压力疏导团体辅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虎林;当代人格教育的理论求索与时代建构[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田良臣;语文科口语课程的多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韩龙淑;数学启发式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程默;中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引动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10 马皑;对犯罪人本质特征的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年晶;儿童忽视与社会行为、同伴接纳性的关系[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郭逊;盲校中学生学校适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羽;态度理论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黄骁健;“自我体验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汪学军;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杨薛雯;“90后”与“80后”大学生人格特质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平书;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英格;多元评价态度与自选评价偏好[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荣;邢台市儿童钢琴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婷;新疆某医学院校本科生主观幸福感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国良,曾盼盼,辛自强,罗晓路;高年级小学生社会信息加工特点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李晶,张继敏;初中学生心理健康与家长个性、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4年02期

3 赵静波,季建林;儿童和青少年的自杀行为[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7年03期

4 任杰;高校学生网络行为与心理研究——广州大学学生网络心理健康调查报告[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张玉娟,杜亚松,孙惠颖;在沪藏族中学生心理卫生状况的性别差异[J];上海精神医学;2004年04期

6 王乃红,蒲玉辉,辛珏,林紫麟,范莉,陈炜僖;成都市初三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四川医学;2004年07期

7 郭传琴;刘贤臣;翟静;刘同洲;曹会龙;戴郑生;;山东省城市儿童行为问题流行学研究[J];山东精神医学;1992年04期

8 黄萍萍,郑光,沙吉达,张红叶,徐虹;上海市徐汇区中学生计算机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调查[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4年08期

9 吴江,刘爱芹,李新胜;北京市在校高中学生心理卫生状况抽样调查的结果[J];四川精神卫生;2001年02期

10 李慧民,许波;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及人格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希华;张哲;;学校人际关系与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3期

2 刘翠秀;韦耀波;;中学生自尊与人际关系发展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8年09期

3 陈平生;;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做法[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4 杨春雨;何建国;罗昌明;郭洪;徐志敏;陈娜;赵安勤;;家庭环境对初中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09期

5 周小葵;;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年08期

6 郑黎明;;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原因及对策[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心姐姐;;给别人一个接纳你的理由[J];人生十六七;2007年11期

8 王兴国;;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与引导[J];新西部(下半月);2010年02期

9 林文权;;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10 王换成;;浅析中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心理调适[J];甘肃教育;2006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一飞;;中学生体育锻炼自我妨碍行为的调查研究[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程军;;宣泄与健康——浅谈班主任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引导作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3 程军;;宣泄与健康——浅谈班主任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引导作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4 孟四清;;中学生问题行为量表的理论构建与编制[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5 汪之顼;杨振宇;荫士安;;不同性别中学生青春期前后学习成绩变化的分析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五届妇幼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6 黄盈;马丽莉;梁宝勇;;对中学生生活应激和困扰症状的调查[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龚翠萍;张捷;;包头市宏志班学生与普通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照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徐方忠;冯年琴;;听力残疾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9 陈先献;钱跃升;武轶农;苏军英;刘海燕;;中学生尝试吸烟者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摘要)[A];第12届全国吸烟与健康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李国瑞;;上海市中学生心理健康自评量表的研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攸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颜建斌 攸县司法局局长 邓爱祥;倡导包容和善观 构建和谐人际关系[N];湖南日报;2009年

2 谭普平;珍惜人缘关系 共建和谐社会[N];开封日报;2009年

3 云南省姚安县龙岗小学 伍家磊;协调人际关系是艺术,不是权术[N];中国教育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蔡若愚;大楼多了 串门的少了[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5 潘虹;促进大学生人际关系和谐[N];吉林日报;2011年

6 长子中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人际关系在礼俗与利益博弈中渐变[N];中国社会报;2010年

7 袁州区竹亭小学 彭运兰;感恩与和谐[N];宜春日报;2011年

8 美欧亚国际商务咨询公司董事长 王辉耀;如何拓展你的人脉关系[N];经理日报;2009年

9 本报评论员;构建和谐人际关系[N];廊坊日报;2010年

10 孟怀东;人际关系中的小病态[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洋;中学生担忧的一般倾向性和内容特殊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成殷姬;人际关系中的“和”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肖汉仕;中学生非理性信念量表编制及非理性信念干预[D];中南大学;2007年

4 郑淮;场域视野下的学生社会性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5 赵瑞情;中学生社团生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亓圣华;中学生羞耻感与身体锻炼之间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月娟;中学生学习能力倾向测验的初步编制[D];中南大学;2002年

8 李康贤;基督教心理学与现代人际关系建设[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杨彦平;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的编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翟一飞;中学生锻炼自我妨碍行为及其相关心理因素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彬;中学生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教育引导[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刘燕;对人情冷漠现象的思考[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3 赵海霞;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人格与人际关系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4 仝保奇;中学生心理矛盾及调解策略的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雷屿;基于社会互动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张瑛;论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育中的群育[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7 田莉娟;中学生希望特质的评定及干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颜桂梅;高中生和谐人际关系、领悟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岩;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和对策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龚宏燕;论语文教育中人际关系的理念及其实现[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125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8125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8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