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大学生完美主义与父母养育方式、心理健康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09-09 05:35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完美主义与父母养育方式、心理健康的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完美主义 父母养育方式 心理健康 横断面调查


【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的完美主义心理与父母养育方式、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在本横断面调查,以分层取样方式,于同一学期在北京地区的三所大学抽取选修心理学公共课的非心理学专业1~3年级本科生337名(男生152人,女生185人;年龄16~24岁)。利用已修订的中国大学生完美主义问卷、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量。结果:完美主义高分组在父亲的过度保护、过度干涉和拒绝否认上得分高于低分组[(2.4±0.5)vs.(2.0±0.4)、(2.2±0.4)vs.(2.0±0.3)、(1.5±0.5)vs.(1.4±0.5),P0.001],在母亲的惩罚严厉、干涉保护和拒绝否认得分上高于低分组[(1.4±0.5)vs.(1.2±0.3)、(2.4±0.4)vs.(2.2±0.4)、(1.6±0.5)vs.(1.4±0.4),P0.001];大学生的完美主义倾向与父亲的过度保护、过度干涉和拒绝否认正相关(r=0.36、0.24、0.27,P0.05或0.01),与母亲的惩罚严厉、过度干涉保护和拒绝否认呈正相关(r=0.32、0.34、0.29,P0.05或0.01),与SCL-90量表各条目均呈正相关(r=0.19~0.41,均P0.01)。结论:大学生的完美主义心理与父母的养育方式有关;大学生的完美主义倾向与多种心理病理症状有关。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心理系;
【关键词】完美主义 父母养育方式 心理健康 横断面调查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Burns指出,完美主义者把个人标准定得远高于自己能力,强迫自己不断向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努力,完全以工作量来衡量自己的价值;他们总在努力,却永远也达不到自己的目标,最终只能导致产生自我挫败感[1]。Frost等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完美主义“多维度”的概念,并且确定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方新;钱铭怡;罗珊红;訾非;;大学生完美主义问卷的修订[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年09期

2 訾非,周旭;大学生完美主义心理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年05期

3 岳冬梅,李鸣杲,金魁和,丁宝坤;父母教养方式:EMBU 的初步修订及其在神经症患者的应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铭怡,姚萍,李丽敏;父母的信念对其子女信念影响的调查和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6期

2 杨丽;梁宝勇;张秀阁;吴雨晨;;近乎完美量表修订版(APS-R)的中文修订[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年02期

3 李祚山,唐加祥,赵楠;转型期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养育方式研究[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4 王春霞;中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的研究[J];丹东师专学报;2002年S1期

5 叶一舵,白丽英;国内外关于亲子关系及其对儿童心理发展影响的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6 李建军;;青少年自杀行为的低龄化问题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7 刘琳,孟群,詹来英,岳淑英;社交恐惧症患者防御方式的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04年01期

8 朱李婷,刘远亮;大学生人格偏离与父母养育方式等因素相关性的实证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9 李占江,王极盛;EMBU在城市中学生试用初步修订报告[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9年02期

10 王艳玲,祖海芹,周萍,李剑;父母教养方式与高师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建伟;王淑娟;;中国大学生人际关系完美主义量表的初步编制[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李启荣;苗国栋;阳琼;余金龙;;强迫症患者父母教养方式特点及其对患者的影响初探[A];中国民康医学杂志创刊20周年优秀论文集(1988-2008)[C];2008年

3 孙文影;;大学生完美主义研究综述[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李建伟;李飞;;中国大学生完美主义量表的初步编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瑛秋;青春发育突增期(高峰年龄)不同发育类型学生体质特征及健康促进[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2 许碧云;结构方程模型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D];四川大学;2004年

3 杨丽;完美主义、应激、应对、社会支持和抑郁的关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改;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

2 郭振娟;大学生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3 邢玉凤;初中学生品德发展状况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白丽英;畲族家庭环境状况及其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5 高红;中小学学习困难学生的焦虑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父母人格之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黄赛兰;罪错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人格特征、罪错类型之间的相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王雪凌;城市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欺负行为影响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8 程涛;大学生认知方式及父母教养方式与应对方式之间关系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赵汗青;犯罪青少年家庭教养方式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10 刘大伟;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其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岳冬梅,李鸣杲,金魁和,丁宝坤;父母教养方式:EMBU 的初步修订及其在神经症患者的应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吾龙;“自尊”的悲剧[J];文艺评论;1987年06期

2 李镇源;我终于为世界留下了一点脚印[J];生理科学进展;1992年01期

3 王益明;当心“好孩子”[J];心理科学;1994年03期

4 刘巽达;侃男侃女[J];现代妇女;1994年03期

5 涤尘;;编辑部轶事二则[J];长江文艺;1995年05期

6 ;在人际交往中怎样克服恐惧心理[J];知识就是力量;1996年10期

7 邱静宁,谭昆智;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和个性塑造[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7年04期

8 萧功秦;近代思想史上的“主义与问题”之争的再思考——严复与胡适的经验论思想比较及其启示[J];开放时代;1997年01期

9 盛润泉;我有一言应记取 球场得失不由天[J];足球世界;1997年19期

10 陈振中;几种典型字体的心理分析[J];心理世界;199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洁;段西涛;林双革;;父母教养方式与学生应付方式的相关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2 杨世昌;张亚林;黄国平;郭果毅;;受虐儿童的父母养育方式及其个性特征初探[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高雪屏;于素维;苏林雁;;儿童青少年多动冲动行为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裴秀英;肖祖芬;;父母养育方式对独生子女性格形成的影响[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孟馥;梅竹;付晓燕;陶香妹;;学习困难儿童的家庭环境和父母养育方式对照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欧阳润平;;企业之“义”释疑[A];首届国际道德哲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于鲁文;;完美主义倾向及其自我矫正[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8 张秀阁;;完美主义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包翠秋;张志杰;;国外拖延现象研究综述[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王敬群;;青少年完美主义量表的初步编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一筠;减少工作时间能增进夫妻幸福吗?[N];中国妇女报;2000年

2 朱晓山(南山区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控制抑郁的十大步骤[N];深圳商报;2000年

3 肖峰;完美主义者活得累[N];中国医药报;2000年

4 吴剑;“卖拐”的心理暗示[N];健康报;2002年

5 蒋理;心理旅游放飞郁闷[N];北京科技报;2003年

6 ;女权主义是幻想吗[N];中国妇女报;2003年

7 汪雯;彩色语言点靓快乐新居[N];中国纺织报;2003年

8 窦兆勇;法律不是调节社会关系的惟一方式[N];中国改革报;2003年

9 兴虎 木子南;品牌的威力[N];中国旅游报;2003年

10 ;追求完美的学生面临开学压力[N];中国教师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丽;完美主义、应激、应对、社会支持和抑郁的关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险峰;论《吉姆爷》中吉姆的双重身份[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2 俞超;张说考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黄天姣;浅论我国刑事法官的自由裁量权[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4 马静卿;功能翻译理论主要特征及其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D];东华大学;2006年

5 张萍;湖南大学生完美主义与学习动机、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闫妍;舒伯特八首钢琴《即兴曲》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莉;大学生完美主义对自尊、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丽萍;从激进到反思[D];苏州大学;2006年

9 朱鸿亮;辩证看待翻译中的忠实[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6年

10 余娇娜;日本文学中死亡意象的心理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185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8185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c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