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三生教育”本质论——关于生命、生存、生活教育本质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7-09-09 10:02

  本文关键词:“三生教育”本质论——关于生命、生存、生活教育本质的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三生教育 教育本质 人生教育 生命本质 生存本质 生活本质


【摘要】:生命、生存和生活的内在联系和不可分割性,构成了人的一生,是人生的全部内容。人的生命在本质上是生命、生存和生活所构成的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的内在规定,决定了以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为基础的"三生教育"必然是贯穿人一生的教育。"三生教育"把教育与人的本质、人的生存和发展联系起来,已经反映和遵循了教育本质的内在规定性。因此,"三生教育"的本质也是一种完善人的生命,促进人的生存、生活与发展的实践活动。
【作者单位】: 昆明学院;
【关键词】三生教育 教育本质 人生教育 生命本质 生存本质 生活本质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三生教育”是从实践领域开始教育思想变革的有益尝试。探索“三生教育”的本质,解读“三生教育”的内涵,是构建“三生教育”理论的重要基础。作为一个复合概念,“三生教育”是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的简称。何谓生命、生存和生活,其内在的联系是什么,怎样透过生命、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文君;杜学元;;从羌族民俗文化透视羌族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2 赵秀花;;邓小平的发展思想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3 何丽;刘管平;巫丛;;海外对华城市史研究综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2期

4 于忠龙;陈乃新;;论竞争法只调整竞争关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1期

5 孙晋;;产融结合及其主要法律形式论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6 谢青松;;《物权法》的伦理审视[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7 周德海;;论马克思经济学的价值概念体系[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包仕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多重向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王浩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联动型动力机制的精神实质[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李继武;;对人学五个“要义”和“以人为本”内涵的看法——与顾智明教授商榷[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王涛;皮明建;高鹏;;农用地价格研究[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9年卷(下册)[C];2009年

4 李杨;;具体性的追寻——读马尔库塞《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5 马尔库塞;李杨;;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6 邱国良;郑延恒;;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民主沟通[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高峰;;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论的研究视角[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彭希义;;少数民族农民工城市文化适应问题研究——基于贵阳花溪区彝族农民工群体的调查[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刘琳;;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三题论略[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10 邹平林;杜早华;;在私人道德与制度伦理之间——“小悦悦事件”带来的伦理反思[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夏菲;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秦曼;海洋渔业资源资产的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余正琨;论科学发展观对三大规律认识的丰富与发展[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7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10 周旋;“公私财物”之内涵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晓玲;以农地为依托构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徐本禹;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任士春;巢湖市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4 胡孝忠;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5 李静;大学生大爱精神培育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郭云英;统筹城乡视域中的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7 苏焕菊;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吴迪;试论情境型试卷——高考语文试卷的实用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宋浩;民族性与比较科学哲学[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姚士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舜;;论“三生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J];昆明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何仁富;汪丽华;;生命教育与意义建构——试论生命教育的现实依据和价值取向及其落实[J];昆明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罗明东;;“三生教育”本质论[J];云南教育(视界综合版);2009年06期

4 王冀生;把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9年02期

5 廖燕云;浅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7期

6 郑金凤;“教育本质”的追问——从实体性思维方式向实践性思维方式的转向[J];文教资料;2005年27期

7 陈明吾;;关于“教育产业化”的反思[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6年03期

8 李润洲;李伟;;教育本质:一种现象学的拓展[J];教育学术月刊;2009年11期

9 王啸;教育本质新探[J];现代教育论丛;1999年01期

10 ;精神关怀:教育本质的回归[J];山东教育;2003年3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桂荣;;“幸福人生教育”的哲学思考[A];学校文化建设与策划[C];2010年

2 陈一筠;;青春期教育是人生教育[A];中国性学会第五届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3年

3 陈黎明;柴立和;;生命是什么:一个基于新物理学原理的回答[A];全国第四届生物学哲学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学术研讨论文集[C];2005年

4 王红心;;让孩子在赏识中劳动[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5 陈德富;;生命因进化而更美丽[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2:生命科学的思考与畅想[C];2006年

6 肖党生;;生命本质与肿瘤发病[A];2008年浙江省老年医学学术会议暨老年医学新进展学习班国际自由基/炎症与循证医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卢大儒;;什么是生命? 生命是什么?[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2:生命科学的思考与畅想[C];2006年

8 薛天纬;;漫说李白“学剑来山东”[A];中国李白研究(1994年集)[C];1994年

9 李莉;;送语文回家[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年

10 曾宪寿;;从哲理优化上认识中医学的方法论[A];全国中医学方法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赵凤华;“真维斯楼”真的远离教育本质吗?[N];科技日报;2011年

2 惠雁冰;对生命本质的极限考量[N];文艺报;2011年

3 管理学者 吴嘉杰;人伦惨剧当引发对于生命本质的思考[N];东莞日报;2011年

4 常恕田;生命本质的重新审视[N];中国邮政报;2002年

5 叶延武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第二外国语学校;教育就是追求幸福的体验[N];中国教育报;2010年

6 范立夫;关于大学教育本质的思考[N];中国文化报;2009年

7 中共山东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 田建国;推进教育观念创新[N];光明日报;2009年

8 程贤良 湖北省浠水县实验小学;不要以安全的名义“圈养”学生[N];中国教育报;2009年

9 麻城市铁门电视台 王春宝 熊汝善;加大五个力度办好幼儿园[N];黄冈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黄巧娣;新课改:在变革中追寻教育本质[N];乐山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明霞;中国孝德教育的历史与变革[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曹正善;教育智慧理解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罗利群;人神交往中的教育[D];西南大学;2011年

4 宫雪;职业教育学科建设中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靳涌韬;教育学视域下我国现代学校变革有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6 邵小佩;幼儿园生命关怀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7 姜国峰;人之生命的实践生成论觉解[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沈岚霞;20世纪上半叶美国对华教育传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曹梅娟;高等护理教育质量标准构建的理念和策略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10 任平;晚清民国时期职业教育课程史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正荣;诗歌审美人生教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2 罗蕊;死亡教育理念探[D];河南大学;2005年

3 李卿;云南省高校“三生教育”现状与路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4 郭德yN;论教育本质的三种哲学观[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小敏;教育境界论[D];湖南大学;2008年

6 张路东;青少年感恩教育问题探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7 邓燕霞;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论[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8 郭青;问题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的应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9 郭祥超;关于我国教育本质研究认识论的反思与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斐;高校学生处分行为的法律属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197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8197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1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