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汶川地震灾区中小学生复原力对其心理状况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9-09 10:22

  本文关键词:汶川地震灾区中小学生复原力对其心理状况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中小学生 复原力 创伤后应激反应 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状况 心理健康状况 社会支持 认知功能 积极应对 心理援助


【摘要】:对都江堰安龙镇某九年制学校学生进行复原力、创伤后应激反应和心理健康状况的测查,探讨复原力对中小学生创伤后应激反应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为心理援助活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在震后一个半月时,该校学生有17.3%的人出现较严重的创伤后应激反应,12.9%的人心理健康水平较低;(2)复原力中的积极认知和信任两个维度对降低学生创伤后应激反应、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恢复具有比较大的作用;(3)创伤后应激反应在复原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中起着部分中介的作用。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中小学生 复原力 创伤后应激反应 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状况 心理健康状况 社会支持 认知功能 积极应对 心理援助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1引言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大地震,这场特大地震波及范围之广、破坏性之强都属世界罕见。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灾后备受关注的精神障碍[1]。PTSD是一种跟随创伤性事件发生的情感障碍,其临床表现有三大典型症状:闯入症状、回避症状、高警觉症状[2]。通过新闻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广德县开展“我爱社会主义祖国”歌咏活动月[J];安徽教育;1980年06期

2 邢克超;1979—80学年法国中小学生统计数字[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3期

3 高滨 ,雷文娴;当前中学思想政治工作需要解决的认识问题[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4 李榷;试谈美育[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5 刘学愿;培养和教育班集体[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6 陈纪统;语言的魅力[J];江苏教育;1980年07期

7 徐远凡;初中一二年级说明文的写作训练[J];江苏教育;1980年11期

8 储培君;关于德育的基础[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9 孙世哲;;由鲁迅论写作想到作文教学[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5期

10 张友荣;张绪珍;;小学作文为何上不去?[J];人民教育;198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德生;张刘勇;金晓霜;赵惠瑛;曾文然;;辽宁满族1134例中小学生手生理参数研究[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2 ;农技培训结硕果 科教兴农谱新章[A];科教兴村实践与探索——山西省农村教育改革百校评析[C];1997年

3 汤小羚;罗小玲;廖泮辉;张小平;;对学生铁的营养及摄取状况的调查分析[A];中国营养学会第六届微量元素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4 易凌峰;;对小学四年级场依存性学生语文阅读技巧训练的实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5 魏耕祥;;从活动到课程——中小学影视教育的必由之路——中小学影视文化课研究与实验课题的汇报提纲[A];全国中小学生影视教育工作座谈会交流材料汇编[C];1999年

6 高明岐;;精心组织 甘于奉献 增强电影系列化教育的实效性[A];全国中小学生影视教育工作座谈会交流材料汇编[C];1999年

7 ;发挥优势 开发资源 探索影视与教育相结合新路子[A];全国中小学生影视教育工作座谈会交流材料汇编[C];1999年

8 ;落实目标责任 加强分类指导 提高教育效果[A];全国中小学生影视教育工作座谈会交流材料汇编[C];1999年

9 ;坚持爱国主义教育主旋律 年年有新意 年年有特色[A];全国中小学生影视教育工作座谈会交流材料汇编[C];1999年

10 ;积极实践 坚持不懈 开展爱国主义影片教育活动——徐州市教委张广银同志事迹[A];全国中小学生影视教育工作座谈会交流材料汇编[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可持续发展:世界旅游业的主旋律[N];中国旅游报;2002年

2 吴林红;法制与青春伴行[N];安徽日报;2004年

3 耿彩琴;高校收费10%资助贫困大学生[N];北京日报;2004年

4 李学梅;四分之一孩子加入少儿住院互助金[N];北京日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王晶影 记者 李斌;父母别让孩子早识“愁”滋味[N];成都日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车文斌;答对数学题中大奖?新骗术![N];成都日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陈念;注资一千七百万 新都区启动“校园吃饭革命”[N];成都日报;2004年

8 宗慧;我们实在太“困”了[N];中国妇女报;2004年

9 聂建江 梁强;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再敲警钟[N];中国妇女报;2004年

10 ;好习惯是这样养成的[N];中国教育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边玉芳;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编制与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宋晔;校园伦理智慧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袁茵;听觉障碍中小学生汉语阅读能力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4 汪晓赞;我国中小学体育学习评价改革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范旭;以学校为基础的口腔健康教育及促进方法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王丽琴;秩序校园[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詹建英;正常中小学生视觉注意和执行功能发展规律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巴桑卓玛;中小学生对统计的认知水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张美云;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顾恒;异位性皮炎流行病学调查[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莉娟;中小学生欺负行为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

2 龙岳华;教育的沉重——由“减负”所引发的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3 李洪兵;论中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肖燕;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成因分析及对策[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5 朱家安;科教兴市 任重道远[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6 易友新;试论中学生性教育[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7 左琪;新时期中小学德育观及其实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8 王丽萍;中小学生欺负/受欺负与其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陈岚;1978年以来我国中小学生管理政策的价值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王依超;现阶段学生课业负担状况的调查与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8198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8198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4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