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评价的教学改革:美国“跟进计划”的启示
本文关键词:基于评价的教学改革:美国“跟进计划”的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教学改革 教学评价 课程方案评价 美国“跟进计划”(Project Follow Through) 直接教学
【摘要】:美国教育史上持续时间最长、耗资最多、规模最大的教学模式评价研究——"跟进计划",以纵向实验方法比较研究各种教学模式,回答"哪一种教学模式有效"的问题。我们从"跟进计划"获得的启示是,各种教学模式的效果会受到情境因素的影响,我们必须进行面向我国中小学课堂的实证评价研究,才能确定不同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和适用条件,才能创造植根于我国教育土壤的教学法知识。课程教学改革应该伴随课程方案评价。
【作者单位】: 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白水分校;
【关键词】: 教学改革 教学评价 课程方案评价 美国“跟进计划”(Project Follow Through) 直接教学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2007年度青年基金课题“课堂教学行为分析与评价的实验研究”(CHA0702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421
【正文快照】: 本次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中心的教学模式,如探究教学、合作教学模式,教师虽然逐渐熟悉了一些新概念,但在实践中对如何实施这些教学模式还是感到茫然失措、力不从心。教育理论研究者和教育政策决策者面对教学改革的现状,是否也应该冷静反思一些问题?如,如何看待和确定一种教育理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家军;高等数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06期
2 陈晶;;浅谈加强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J];广西轻工业;2010年10期
3 李桂红;;高校教学评价的若干理论问题[J];中国电力教育;2007年09期
4 孙培娟;;关于初中体育教学效果评价的分析[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年08期
5 方志菊;;“教、学、做”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年06期
6 丁卫红;;合理运用教学评价,促进《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J];高教论坛;2009年06期
7 杨秀前;;基础数学类精品课程建设的探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张晓霞;;关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9 俞雪花;审计课创新性教学初探[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10 李德静;以评促建 深化教育改革[J];航海教育研究;199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卫红;;合理运用教学评价,促进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A];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1)[C];2008年
2 王芬;王艳芳;王新一;王旭;刘衣南;;农业院校分析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A];第八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学峰;;谈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商品学教学改革与实践[A];商品学发展与教育高级论坛暨中国商品学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罗军;刘飞;;军校《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教学改革探讨[A];2009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高红亮;刘金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6 温海燕;;试论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应遵循的几点原则[A];中国会计学会第四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7 郝育闻;林秋华;商云晶;巢明;;对模拟电子线路教学中若干“矛盾”的探讨[A];全国高等学校电子技术研究会论文集[C];2009年
8 杨频;;动静相宜,教学相长——情景教学在《中医护理》教学中的应用[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9年
9 葛剑虹;;强化实践教育——“光电子学”课程教改探索[A];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及协作委员会2009年全体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彭芳;李辉;杜一民;张华明;杨再康;方春生;赖泳;刘晓波;;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A];第五届全国药理学教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华 记者 于克;我省全面开展高校“两课”教育教学评价[N];吉林日报;2001年
2 江苏省常州市青龙中学 吴爱军 查一明;正确进行教学评价[N];中国体育报;2008年
3 纪孔凯;高中班级音乐会[N];音乐周报;2004年
4 夏兴春;教学评价——教学工作的催化剂[N];黔西南日报;2010年
5 江西省永新县文竹镇团结小学 周昌剑;素质教育与教学评价[N];光明日报;2002年
6 罗新智;信息技术教学评价[N];甘肃日报;2008年
7 王耀祖;巧用NetOp 实现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评价[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年
8 徐自军邋郭江山;评优之后求深化[N];解放军报;2008年
9 海安县教育局教科室 陈萍;有效考试:教学评价的应然选择[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10 本报通讯员 江教处;江苏理工大学教学改革不断深化[N];光明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瑞;理解与超越:情境适应性教学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荀振芳;大学教学评价的价值反思[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康全礼;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肖正德;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中的文化冲突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淑慧;多元化教学评价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君丽;发展性教学评价技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徐建星;GX实验教学原则的形成与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张辉蓉;数学诊断式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张利荣;大学研究性学习理念及其实现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祝新宇;中学多样化课堂教学诊断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云飞;公安高等院校刑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2 何永红;试论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动向[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沈琳;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闫升;高职院校篮球课进行学生主体性教学改革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7年
5 王茂山;济南大学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的现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陈钰;创新学习及其在中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庄妍;基于大学生信息素质培养的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逯维;社会建构理论与任务型语言教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杜祥培;女子大学发展战略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6年
10 肖起清;试论素质教育大趋势下中小学的教学改革[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8198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819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