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困境的拮抗作用
本文关键词:论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困境的拮抗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生就业 择业焦虑 心理困境 自我效能感 就业市场 劳动力市场 就业率 就业心理 主要表现 职业成熟度
【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当前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其就业心理相对于常态时期具有更复杂、更躁动、更迷茫的特点,这一就业心理困境引发了大学生的择业焦虑。自我效能感在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困境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 贵阳学院教育系;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择业焦虑 心理困境 自我效能感 就业市场 劳动力市场 就业率 就业心理 主要表现 职业成熟度
【分类号】:B844.2;G647.38
【正文快照】: 一、多元化诱因下的大学生就业心理困境(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多元化诱因1.毕业生人数不断攀升与用人单位有限的岗位需求之间的供需矛盾不断加剧。据统计,2005至2007年我国大学生的就业人数分别是307万、377万、495万,平均就业率仅为70%,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未能及时就业。这充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吕爱芹;王明姬;林菡;施俊琦;;大学生职业成熟度与情绪智力: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2 赵立卫;非人力资本积累追求:大学生就业难的新视角[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全力;;国外大学生就业模式及对我国就业工作的启示[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7年03期
4 石岩;;当代大学生心理困境的成因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5 吴庆红;;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困境与自我调适[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年07期
6 庄可;;自我效能感在心理素质优化中的作用及强化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年12期
7 周文霞;郭桂萍;;自我效能感:概念、理论和应用[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玲;;浅谈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在教育领域中的研究实践[J];安康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2 钟红梅;;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及其培养[J];安顺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雷刚;;自我效能感在羽毛球比赛中的作用及其培养途径研究[J];才智;2009年13期
4 贺爱萍;;浅议现代大学生职前心理[J];成功(教育);2009年02期
5 傅晓华;;保险营销员自我效能感等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8年08期
6 朱振梅;高丽;;转变后进生的心理学视野[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年07期
7 金晓燕;张磊;尚少梅;张岩;吴雪;王雪梅;;ICU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的调查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7年08期
8 黄亚利;;中小学生“习得性无助”现象的分析与干预[J];法制与社会;2009年08期
9 汤明;沈超红;;创业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J];改革与开放;2009年05期
10 姚凯;;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组织行为学发展的新趋势[J];管理学报;2008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刚;顾客感知价值对顾客资产的影响:引入自我效能价值的扩展性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2 惠青山;中国职工心理资本内容结构及其与态度行为变量关系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3 史江涛;员工关系、沟通对其知识共享与知识整合作用的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4 应松宝;我国大学生就业过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雷;大连市旅游职业中专职业指导现状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2 毛森彪;银行员工效能感对团队有效性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潘焱;重庆市高校辅导员工作效能感现状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D];西南大学;2009年
4 朱诗敏;高中生英语学习习得性无助感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徐丽丽;影响计算机学习结果的因素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柯熹;三级甲等医院护理人员对心理咨询需求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9年
7 许丽媛;社会比较、自尊及其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8 施兰来;护理本科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调查与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9 伦志国;新时期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国茜;中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比较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郭送;谈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梁美凤,申燕娥;加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构想[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王垒,李林,梁觉;综合智力:对智力概念的整合[J];心理科学;1999年02期
4 龙立荣,方俐洛,凌文辁;职业成熟度研究进展[J];心理科学;2000年05期
5 陆昌勤,凌文辁,方俐洛;管理自我效能感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4年05期
6 张鼎昆,方俐洛,凌文辁;自我效能感的理论及研究现状[J];心理学动态;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大学生就业广场[J];职业圈.好财路;2004年01期
2 廖仲毛;解决大学生就业应重视"三化"[J];成才与就业;2005年04期
3 ;《中国大学生就业》读者评刊表[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年21期
4 郭静;走出“心理困境”靠自己[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5年01期
5 唐黎标;心理困境的自救之路[J];医学心理指导(校园心理);2005年01期
6 ;《中国大学生就业》读者评刊表[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年12期
7 ;关注:2006大学生就业[J];教育与职业;2006年07期
8 庞春祥;关于今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几点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999年02期
9 郭一先;廖宗亮;;莫让大学生就业成为“老大难”[J];金融经济;2006年11期
10 李云路 ,李薇薇;大学生就业应另辟“灰径”[J];家庭科技;2004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狄剑锋;;建立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 确保大学生稳定就业[A];全国纺织教育学会纺织教育交流会议文集[C];2004年
2 于晶莉;谭业庭;;转型期社会心理困境与出路探析[A];山东省社会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杨伟国;;国外大学生就业的促进措施[A];小康社会:文化生态与全面发展——2003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孟大虎;;大学生就业行为探究:专用性人力资本的视角[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李建忠;许章帅;;杭州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及对策[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选集(第四辑)[C];2005年
6 梁健英;;关于大学生生涯辅导的思考与建议[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陈传勇;陈立勇;张彬;;构建“生涯发展”理念下的体育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8 刘晖;马良;张彩霞;;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研究[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田永坡;;高等教育扩展与“知识失业”:国外的研究和经验[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孟大虎;;专业选择、专用性人力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基于调查数据的经验分析[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孙锦;社工成为大学生就业新选择[N];深圳特区报;2009年
2 王艺;我市发布大学生就业创业新政16条[N];常州日报;2009年
3 竹俊娥;大学生就业广阔天地前景宽[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郑英;公益培训帮助大学生就业创业[N];深圳商报;2009年
5 本报特派记者 王晖军 吴生锋;5校长求解“大学生就业”[N];扬州日报;2009年
6 张柏枝湖南省常德市人事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路径选择[N];中国人事报;2009年
7 记者 辛语;呼伦贝尔市7项措施促大学生就业[N];内蒙古日报(汉);2009年
8 王斐;三管齐下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N];青岛日报;2009年
9 本报评论员 张立伟;一代人的面孔、运势和穿越[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10 记者 赵国清 特约记者 李钦;大东区“五项工程”助大学生就业[N];沈阳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贾利军;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陈敏;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陈解放;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小江;当前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金鸿;浅析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于姝Z,
本文编号:8201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820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