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大学生学业倦怠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关键词:威海大学生学业倦怠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学业倦怠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教学模式改革和心理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使用大学生学业倦怠问卷(MBI-GS)和大学生课业负荷量表,对131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学业倦怠的检出率为23.4%,轻度学业倦怠学生占19.4%,重度学业倦怠学生占4.0%;学业倦怠与课业负荷呈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情绪衰竭和讥诮态度与课业负荷呈显著相关(P0.01),低个人成就感与课业负荷呈显著相关(P0.05)。结论应加强有针对性的专业帮助和心理健康教育,从而降低大学生的学业倦怠,促进学业投入。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学生工作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关键词】: 学习 疲劳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学生
【基金】:山东省高校辅导员骨干支持研究项目(鲁高工委[2008]通字3号)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研究基金资助(编号:HITWH2008016)
【分类号】:G642.0;G441
【正文快照】: 学业是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和主要价值来源,部分大学生由于人与学习情景的长期严重分离而出现了身心资源衰竭、对学习疏离和负性自我评价的低效学习心理———学业倦怠[1]。它不仅影响身心健康,还可能在同龄群体间具有传染性,造成潜在的恶性循环。学业倦怠的研究有利于丰富和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缨,马扬;应用管理再造理论改进高校教学模式[J];华东经济管理;2002年04期
2 刘静,杨太康;面向21世纪高校教学模式优化策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20期
3 蒋霞;;高校教学模式应用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6年07期
4 韩冬;;现代科技对高校教学模式的影响及其对策思考[J];河南科技;2006年10期
5 李延莉;上官敬芝;;实施产学研结合,推动地方高校教学模式改革[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6 汪霞;吕林海;;打破传统桎梏 变革教学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8年18期
7 陈玉强;;新时期高校教学模式转型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18期
8 李湘祁;;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高校教学模式的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1年29期
9 张丽娟;;美国高校教学模式的三个重要环节[J];中国高等教育;2012年18期
10 孙伯琦;;改革高校教学模式 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J];北方经贸;2012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昊;;民办高校教学模式探索[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2 车海云;;21世纪信息技术与高校教学模式变革[A];全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董平;基于网络教育的高校教学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2 韩春燕;基于网络环境下高校基本教育模式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3 张瑞;基于Web2.0技术及WIKI技术的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应用[D];西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551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855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