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尊重与“尊重的教育”
本文关键词:论尊重与“尊重的教育”
【摘要】:尊重为个体与人类生活所必须,"尊重的教育"更是当代具有重大意义的理论课题与实践课题。本论文分析了"尊重的教育"的理论内涵与前提性问题,指出了"尊重的教育"是兼具目的与过程、感性与理性、认知与行动的教育理论;在理论前提上,笔者分析了"尊重的教育"何以是积极的教育,尊重的逻辑来源以及尊重的价值基础,以期更全面地透视"尊重的教育"的本体内涵。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尊重 “尊重的教育” 本体内涵 理论前提
【基金】: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项目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尊重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伦理准则之一,自2001年东北师范大学提出“尊重的教育”理念以来,许多研究者对“尊重的教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对“尊重的教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既有理论上的探讨,也有实践上的分析。但对于这一理论问题,我们有必要在本体上进行深入的分析,从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炎才;中国近代经世致用思想基本特征刍议[J];安徽史学;2003年02期
2 韩德民;李泽厚与20世纪后半期中国美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3 范立舟;“宋学”风貌的全新展示——评《中国学术史·宋元卷》[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4 张启树,陈修梅;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5 王敬川;王艮“百姓日用即道”思想三特色[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6 何长文;巫与圣的文化关联[J];北方论丛;2004年03期
7 董雪静;殷商地域文化与《诗经》恋歌[J];北方论丛;2005年05期
8 胡旭晟;理性批判·理想主义——论法理研究之精神[J];比较法研究;1994年Z1期
9 冯建军;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及其教育——兼论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10 王健敏;关爱教育的教学实施模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修树新;;从《紫色》中透视“善”的内涵[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吾淳;;由精英而大众:荀子与孔孟伦理思想之别及其意义[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五辑)——2006国际儒学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禾;论中国宫廷舞蹈[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0年
2 姜晓敏;略论西汉对犯罪的预防与惩治[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毕世响;乡村生活的道德文化智慧[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周汉华;中国法制改革论纲:从西方现实主义法律运动谈起[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赵明;近代中国的自然权利观[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杨平;康德与中国现代美学思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李小光;生死超越与人间关怀[D];四川大学;2002年
8 李凯;儒家元典与中国诗学[D];四川大学;2002年
9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戴兆国;孟子德性伦理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瑞鹏;科学革命的新诠释——论中国17、18世纪的科学革命[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雷天遥;价值视野中的中国法治现代化[D];湘潭大学;2001年
3 王铭;唐宋之际“四书”的升格运动[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4 孙圣河;庄子对原始巫教文化的继承与发展[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邓红;民办回族幼儿园教师成长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岳慧兰;幼儿创造力认识与培养的调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于凤银;非连续性教育思想探讨[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8 许晶;从中西方科技伦理思想的演变探讨科学技术的价值向度[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9 李怀;非正式制度与乡村制度变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王党辉;本体与存在:王阳明哲学的一体两面[D];河南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柳海民;林丹;;困境与突破:论中国教育学的范式[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2 刘建军;;基督教与中世纪文学观念的内在联系[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3 丁钢;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J];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4 风笑天;结果呈现与方法运用——141项调查研究的解析[J];社会学研究;2003年02期
5 施铁如;“怎么都行”——学校改革研究的后现代思考[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3年02期
6 许锡良;评“怎么都行”——对教育“叙事研究”的理性反思[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年01期
7 风笑天;英克尔斯“现代人研究”的方法论启示[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忠;“尊重的教育”是人化教育的需要[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2 罗尔;“尊重的教育”的人性真谛[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3 孙鹤娟;“尊重的教育”的核心在于解决教育的主体意识问题[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4 王逢贤;学校管理与教育理念的选择——兼议“尊重的教育”理念[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5 张向葵,孙天威,张林;论自我尊重是“尊重的教育”的心理基础[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6 张海波;杨兆山;;学校教育制度:践行“尊重的教育”理念不可或缺的一环[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罗华陶;;试论本体内涵下现实教师教育的缺陷及修正[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2期
8 苏榕娜;;论“尊重的教育”[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朱春花;尊重的教育——21世纪人类教育理念的新选择[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10 卢志文;“尊重的教育”:新世纪的教育理念[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曾庆雨;;论新时期的“师道尊严”[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坚;论个性化道德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孙明娟;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9690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969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