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叙事的空间向度分析
本文关键词:教育叙事的空间向度分析
【摘要】:教育叙事的深化需要视角的转换、方法的更新,空间理论的兴起、叙事研究的空间走向为教育叙事提供了空间化叙事的可能。应用空间并置、多视角叙述、空间句法和意象并置等空间叙事方法和结构,有利于把握叙事的动态性和节奏感,聚焦教育情境的"关键点",使教育事件从社会、文化、心理等多维度上呈现,实现叙事文本的灵活性、多元性和开放性,达到叙事的深描。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关键词】: 教育叙事 空间叙事 叙事方法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一、空间转向:教育的空间化叙事何以可能?教育叙事研究贴近教育生活实际、关注教育微观世界,以故事叙说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描摹、思考教育现象、探寻蕴含于具体情境之中的教育意义和教育问题,自20世纪70年代从西方教育领域兴起以来,已经获得了较丰实的研究成果。一方面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丁钢;;教育叙事的理论探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2 龙迪勇;;叙事学研究的空间转向[J];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徽希;;福柯“话语”概念之解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马娣子;后现代的城市文化[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徐晓燕;;城市社区规划设计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2期
4 李红梅;;“形式”的智慧言说:《海浪》的叙事艺术[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刘萍;;从女性主义看简·爱的矛盾[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6 王生坤;薛婷婷;;“过渡型社区”的概念、生成因素与存在的困境[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王青;;从淑的形象解析哈代的女性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8 吕倩倩;;弗吉尼亚·伍尔夫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9 向晨晨;;跌入超现实主义者的拾荒之梦——桑塔格眼中的摄影之美[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10 周艳;;“英雄救美”情结中的性别意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宇;;城市转型下创意产业空间的生产——以上海市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周晓;洪亮平;;“再城镇化背景”下城市更新创新方法初探——基于广东省“三旧改造”规划的辩证思考[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刘代云;李健;吕娟;;市场经济下城市设计空间塑造的内在理性探讨[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苏友芬;;简述女作家共同的叙事形式选择——小说[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5 刘璐;;无韵诗章:论伍尔夫小说的诗化特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鲁明军;;知识共同体:当代艺术学谱系的取向[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刘晓毅;;后现代主义艺术的现代主义特征[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尹德辉;;资本·全球化·中国当代艺术[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9 刘凡;;越界与异质空间[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10 陈宇光;;城市空间架构的文化价值意义[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陈敏华;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黄庐进;转型时期中国中产阶层消费行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吴庆华;城市空间类隔离[D];吉林大学;2011年
8 石健;靳以综论[D];吉林大学;2011年
9 毛广雄;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地产业集群的耦合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马仁锋;创意产业区演化与大都市空间重构机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论奥斯丁笔下的中老年女性人物[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于洋;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当代中国城市成长管理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秦虞;《纯真年代》的叙事艺术[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崔晓晰;论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达洛卫夫人》中的时间概念[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史学荣;小说中空间的叙事功能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和慧芳;屈赋自传性文本的叙事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邹创;在真实和想象的空间中建构自我身份[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小鲁;从平面构成角度解读立体主义绘画——反观立体主义绘画对现代设计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汪成;动态化标志设计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10 刘云云;宇宙·晶体·诗意[D];江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龙迪勇;寻找失去的时间——试论叙事的本质[J];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09期
2 龙迪勇;反叙事:重塑过去与消解历史——叙事学研究之二[J];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02期
3 龙迪勇;叙事学研究之五 梦:时间与叙事[J];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08期
4 龙迪勇;论现代小说的空间叙事[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10期
5 龙迪勇;空间形式:现代小说的叙事结构[J];思想战线;2005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世杰;;怎样撰写教育叙事[J];黑河教育;2010年06期
2 高峰;教育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影响孩子终身的大事——教育叙事之一[J];山东教育;2004年Z1期
3 刘京平;邓立斌;;教育叙事的弊病与诊疗[J];江苏教育;2007年01期
4 刘京平;邓立斌;;教育叙事的弊病与诊疗[J];山西教育(教育管理);2007年01期
5 刘永和;;教育叙事:使人“有所感”[J];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01期
6 蔡呈腾;;教育叙事是教师专业个性化发展的重要途径[J];吉林教育.现代校长;2006年06期
7 刘京平;邓立斌;;教育叙事的弊病与诊疗[J];生活教育;2006年10期
8 刘京平;邓立斌;;教育叙事弊病的诊与疗[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2006年12期
9 蓝福亮;;教育叙事的基本原则[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21期
10 刘润爱;;用故事传播教育思想[J];基础教育;2006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赣洪;危文斌;;教育叙事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研究[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施铁如;;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叙事方法[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刘卫英;马彦芳;;《凤仙郡冒天止雨孙大圣劝善施霖》的空间叙事艺术[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四辑)[C];2010年
4 鲁德才;;《水浒传》的叙事艺术[A];水浒争鸣(第四辑)[C];1985年
5 李玫;;文学与影视作品中的上海书写比较——以《长恨歌》为例[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牛致功;;刘知几的修史主张[A];唐史论丛(第四辑)[C];1988年
7 孟君;;集体记忆的多副面孔——论“文革”的电影城市空间形态[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林珍;;《远山淡影》中的不可靠叙述与读者解读[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列斌;;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增强话剧的表现力——评《春秋魂》的导演手法[A];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10 郭红梅;;新媒体艺术的空间叙事[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卜 骥;教育叙事怎样写[N];中国教师报;2004年
2 山东省胶南市滨海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 徐吉志;教育叙事,讲述“行走”中的真实故事[N];江苏教育报;2009年
3 李岚;教育叙事如何写?[N];中国教育报;2006年
4 袁小燕;教育叙事——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N];贵州民族报;2006年
5 华东师范大学 丁钢;我们如何做教育叙事?[N];中国教育报;2004年
6 山东省广饶县花官乡中心小学 杨国新;“罗曼蒂克”的教育叙事能否经得起拷问?[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华东师范大学 丁钢;教育叙事:接近日常教育“真相”[N];中国教育报;2004年
8 王英姿;有些想法,,一吐为快[N];中国教育报;2006年
9 上海师范大学 黎加厚 郜云雁 余冠仕;博客为何能够博得教师的青睐?[N];中国教育报;2005年
10 杨绍球;改一改教师论文评审的视角[N];中国教师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妮;托妮·莫里森小说的空间叙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林德全;论教育叙事[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醒东;事件·场景·交往[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余新明;《呐喊》《彷徨》的空间叙事[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黄继刚;爱德华·索雅的空间文化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6 韩晓;中国古代小说空间论[D];复旦大学;2006年
7 龙迪勇;空间叙事学[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8 项仲平;影视剧的影像叙事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9 程雯慧;动画的影像叙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10 王义军;审美现代性的追求[D];暨南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佳宝;中国当代电影艺术的空间叙事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向莉莉;徐克电影的空间叙事[D];汕头大学;2010年
3 鲁德明;《最蓝的眼睛》的空间叙事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4 郭晓艳;教育叙事文本的分析与解读[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林莎莎;教育叙事在中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福萍;回旋于游戏之上的颠覆文本——论余华小说的空间叙事[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黄德泉;电影的空间叙事研究——以张艺谋导演的作品为例[D];北京电影学院;2005年
8 吴雯雯;想象中国的空间叙事[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艳蕾;《三国演义》的空间叙事[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10 汤俊;教育叙事在职高物理教研中的实践应用[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756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075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