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情绪智力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7-10-31 12:13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情绪智力的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情绪智力 主观幸福感 生活事件 大学生


【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情绪智力在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之间的作用模型。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师范大学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69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生活事件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情绪智力均呈显著负相关(r=-0.33,P0.01;r=-0.16,P0.01),情绪智力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r=0.26,P0.01);2表达情绪能力能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β=0.28,P0.01);3理解和推理他人情绪的能力在主观幸福感—生活事件中起缓冲效应(β=-0.26,P0.01),即较低或者中等程度的理解和推理他人情绪的能力能缓解生活事件对主观幸福感的负面影响。结论大学生情绪智力对主观幸福感—生活事件既存在主效应,又存在缓冲效应。
【作者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所;
【关键词】情绪智力 主观幸福感 生活事件 大学生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主观幸福感一般被定义为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综合心理指标[1]。健康心理学认为,个体生活中任何变化都需要一定程度的重新调整,这类调整在某种程度上会产生压力,压力的积累会促发心理疾病。研究表明,个体体验到的负性生活事件越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极盛,丁新华;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的关系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2期

2 王才康;少年犯情绪智力及共与有关个性因素的相关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博;王道阳;;大学生的压力应对方式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2 张海芹;师范院校特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白秀杰;;改制后的师范专科学校教师心理压力及调适[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4 袁枫;;青年人压力管理之探析[J];北方经济;2006年18期

5 李红;;组织压力视野下自我效能信念的启动[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黄韫慧;吕爱芹;王垒;施俊琦;;大学生情绪智力量表的效度检验[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7 王英春;褚跃德;郭璐;;青少年运动员情绪智力及与问题行为的关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8 蔺志华;;体育课程介入青少年灾后心理干预手段的探讨[J];搏击(体育论坛);2012年01期

9 孙璞;殷恒婵;林小群;;运动与非运动群体大学生压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卢三妹;张晓红;麦粤徽;李梅;;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压力影响的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山云;佘廉;;基于ISM和FTA方法的水污染公共安全事件影响因素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顾鸿;;海员应付方式特点的研究[A];江苏航海2010年第4期(总第85期)[C];2010年

3 邱远;刘柏青;;大学生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内在关系的初步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许欣;王斌;;高校教练员工作-家庭冲突现状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严军锋;;教师压力研究现状综述[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冯燕;;运动员全运会赛前运动自信、自我评价和比赛应对策略[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李虹燕;;论新时代编辑人员的自我调控[A];机制创新·合作共赢——第8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王广新;于延周;金文彬;;虚拟现实技术在森林防火心理应激的应用基础及前景分析[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7 新形势下的森林防火问题探讨论文集[C];2009年

9 周末;杨鑫辉;刘燕;;应对方式在生活事件和主观幸福感关系中的调节作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刘素蓉;;护理工作压力源对护士身心健康的影响[A];第二届第二次中医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天印;基于系统模拟的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于天琪;社会经济地位与幸福感的相关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李洪波;矿难后矿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杨慧馨;中老年人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5 田中初;当代中国灾难新闻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6 张纪梅;七情学说的历史与心理学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6年

7 董惠娟;地震灾害与心理伤害的相关性及其心理救助措施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6年

8 毕重增;自信人格理论的建构[D];西南大学;2006年

9 杨俊敏;维汉大、中学生体育目标定向、身体自尊、社会性体格焦虑、主观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杨会芹;中国湖南省城乡高中生抑郁易感因素及预测模型追踪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倩;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归因风格对大专生应对方式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莫合德斯·斯依提;新疆护理专职教师职业倦怠状况与工作压力关系的调查与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3 陈成全;江西省民办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赵姗;高中教师胜任力、教学效能感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5 赵园园;偏差青少年的社会联结现状及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郑美娟;大学生幸福感结构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郭秋月;初中生生活事件、归因方式与英语学习态度之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吴伦卉;中医特色护理运用于痔病患者术前焦虑的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宋锋;青少年体育锻炼中主观幸福感与运动习惯的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周杨;师范类大学生生活应激、情绪智力及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井世洁;初中学生日常生活事件的应激强度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青年研究;2000年05期

2 王才康,胡中锋,刘勇;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1年01期

3 邓芸菁,窦刚,张锋;少年犯人格的基本特征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年03期

4 辛涛,申继亮;CES-D的结构分析及其在成年人的试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7年01期

5 刘贤臣,刘连启,杨杰,柴福勋,王爱祯,孙良民,赵贵芳,马登岱;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7年01期

6 解亚宁;简易应对方式量表信度和效度的初步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年02期

7 苏月桐,傅以容,邱建国,伍仁琴,张鸿亚;犯罪少年行为习惯及人格特征调查[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年02期

8 蔡建红;犯罪青少年的自尊水平及与家庭因素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9年02期

9 王玲;狱中青少年的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初探[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伟;孙雅娜;王滨;;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年04期

2 宋广文;刘昌龙;李建伟;;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12期

3 顾凡;施昕强;;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以贫困大学生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年09期

4 张远兰;冯正直;;军队离退休老干部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生活事件和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9年04期

5 梁长岁;包乌云;;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三个相关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甘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人格特征的实证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10年04期

7 许远理;熊承清;;大学生情绪智力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效应分析[J];心理研究;2009年04期

8 袁立新;;大学生情绪智力与抑郁、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朱琳;;论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J];社会心理科学;2003年02期

10 刘昌龙;李建伟;谢慧;;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福军;施昕强;王平;;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的关系[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杜勇敏;;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社会因素分析[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郑小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自我接纳的研究[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4 王玲;;潍坊市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状况调查[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5 朱伟;陈国法;王催春;;大学生依恋、核心自我评价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6 王东宇;;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及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测量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张进;;主观幸福感概念、测量及其与工作效能变量的关系[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耿勇;孔燕;陈利;;戒毒所护士主观幸福感、人格特征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9 刘英;董强;杨清波;张文林;刘阳;;368名卫生离退休卫生人员主观幸福感调查[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李琳;马蓉;;乳腺癌抑郁患者生活事件和心理防御方式的研究[A];第十二次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乳房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 社会学所研究员 杨宜音;人的主观幸福感从何而来[N];北京科技报;2005年

2 宗闻;高学历高收入年轻女性主观幸福感最低[N];消费日报;2010年

3 山东省委党校人才测评与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主任 邢占军;幸福是一种飞翔的体验[N];社会科学报;2003年

4 宜春市四小 李秋兰;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智力[N];宜春日报;2009年

5 董为柏;维护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N];中国医药报;2003年

6 王晓钧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情绪智力研究:回归科学之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7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王益明;测量幸福[N];社会科学报;2005年

8 ;“情商”十年[N];中国教师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王建一;心理资本——企业竞争力的新核心[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6年

10 肖峰;“幸福感”的若干双重属性[N];光明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会勇;大学生情绪智力的测量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李yN;团队情绪智力、领导行为与团队有效性关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3 许远理;情绪智力组合理论的建构与实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4 米健;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经济学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5 邢占军;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的编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娄伶俐;主观幸福感的经济学理论与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7 陈作松;身体锻炼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红政;陆军新兵心理状况与生活事件相关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9 陈薇静;基于情绪视角的知识型员工工作倦怠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10 陈君;高中生自杀意念的易感性—应激模型:多时段追踪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惠秋平;大学生情绪智力、主观幸福感与感恩倾向的关系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0年

2 周杨;师范类大学生生活应激、情绪智力及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3 范敏;大学生自尊、情绪智力与主观幸福感及适应性的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李涛;大学生情绪智力及其对心理健康的作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梅卜;农村初中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许莎莎;老年人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周翠金;生活事件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8 马希武;藏族大学生情绪智力、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9 熊婧;影响警察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因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10 王香美;初中生生活事件、父母养育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223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1223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c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