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发展——路在何方

发布时间:2017-11-02 09:29

  本文关键词: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发展——路在何方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技术学 教育信息化 课程体系 专业建设 社会需求


【摘要】:从1980年起到现在,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迅速,不仅数量增多,而且培养层次也得到了提升,且教育技术的地位在信息化时代也不断地得到提高。在一片大好形势下,由于种种原因,使得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发展受到限制和影响。为了能使本专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文章从新地位、新问题和如何建设与发展好教育技术学专业进行了阐述。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 教育信息化 课程体系 专业建设 社会需求
【分类号】:G40-057;G652.0
【正文快照】: 自1978年我国电化教育第二次起步以来,高等学校从电化教育到教育技术,走过了27个年头。在新世纪的信息时代,由于教育的信息化,加快和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建设步伐。这一强大的变革对高等学校的教育技术工作,也带来了撞击与影响,引起了这一领域的改革,并发生了巨大的变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克抗;;教育技术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结构及课程体系[J];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11期

2 桑新民;探索并遵循专业建设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争鸣与合作中开创中国教育技术学的希望之路[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3 吴维云;;AECT定义对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影响[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年05期

4 桑新民;梁林梅;刘永贵;;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继往与开来——南京大学专业创建的理念与实践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01期

5 胡水星;;地方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J];中小学电教;2009年05期

6 陈晓慧;陶双双;孙晶华;;对教育技术学本科课程设置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09期

7 沈丹丹;;面向信息化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实习改革[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年03期

8 马维启;;地方院校教育技术学本科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9 赵彤洲;王海晖;吕涛;;普通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建设的思考[J];高教论坛;2008年06期

10 施凯;邱开金;;基于“一体二翼一支撑”的高职鞋类专业建设的实践与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赖俊峰;陈小刚;贾永旺;;调整课程体系,拓宽专业口径,引进产学研新模式——关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A];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2 刘艳莉;王成山;;改革创新、强化特色、推进专业建设[A];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2)[C];2008年

3 崔海亭;郭彦书;王振辉;;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探索与研究[A];制冷空调学科教学研究进展——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讨会[C];2006年

4 吴信才;杨伦;郭际元;;积极开展GIS专业建设 努力探索人才培养模式[A];首届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罗森林;;新世纪信息对抗技术专业建设构想[A];全国光学、光电和电子类专业教学经验交流、研讨会专集[C];2002年

6 张新长;黎夏;;GIS学科与专业建设的发展思路研究[A];2009`中国地理信息产业论坛暨第二届教育论坛就业洽谈会论文集[C];2009年

7 张永炬;杨善晓;吴志刚;雷必成;;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探讨[A];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8 王荪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的探讨[A];2008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张俊茹;;教育信息化与教育过程新特点的形成[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10 张俊茹;;教育信息化与教育过程新特点的形成[A];北京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2005-2007)[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缪衢;研究表明:教育信息化市场巨大[N];人民日报;2001年

2 山东省青州市第一中学 张立强 王爱胜;教育信息化,,我们期待什么?[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3 韩振江;教育信息化要做的事不少[N];中国教育报;2001年

4 佳师;ERM破教育信息化瓶颈[N];中国电子报;2002年

5 王克新;教育信息化培育PC市场[N];中国企业报;2004年

6 谢涛;教育信息化:市场在哪?[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余峧;教育信息化突破“PC+课桌”模式[N];通信信息报;2004年

8 郑雅轩;教育信息化要把握“三个关系”[N];中国教育报;2002年

9 金祥孔;白银区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N];白银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霍娜;农村教育信息化更重应用实效[N];中国计算机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婧;功能层面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标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建设市场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3 胡弼成;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现代化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4 罗尧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朱飞;我国展示设计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6 高爱国;医学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与探讨[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7 陈晓慧;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文化审视[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秦永杰;基于核心能力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2年

9 王东光;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系列课程综合改革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10 钟金宏;教案的有效组织工具[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红玉;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初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梁萌;教学设计师的素质结构与培养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3 李军;教育技术学专业科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官伟强;珠海市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5 吴胜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陶舟;农业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推广与实施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7 刘晓芬;江西高职教育信息化现状及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李立;教育领域数据存储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彭钟山;贵阳学院高师科学教育专业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曾美霞;面向教育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1310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1310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b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