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本质属性与衍生特征
本文关键词:论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本质属性与衍生特征
更多相关文章: 教师实践性知识 本质属性 衍生特征 道德性 身体化倾向
【摘要】: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决定和指引着教师在实践中的行动,实践性与个性化是其本质属性,情境性、默会性、整体性、生成性等特征都从属于这两个属性。同时,教师实践性知识承载着显著的道德诉求,并表现出一定的身体化倾向。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
【关键词】: 教师实践性知识 本质属性 衍生特征 道德性 身体化倾向
【基金】: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市级项目“优秀教师实践性知识形成与发展的案例研究”(项目编号:B08123)的成果之一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总是借助于特有的“实践性知识”(practical knowledge)来支撑的。可以说,关注教师专业领域中固有的实践性知识的存在,充分体现了当今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之诉求。然而,由于知识概念的复杂性和实践概念的模糊性,又因教师实践性知识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振华;解读教师个人教育知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21期
2 蔡春;;个人知识:教育实现“转识成智”的关键[J];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中明;姚鼐的妇女观和他笔下的妇女形象[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孙显元;“以人为本”的社会结构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裴德海;;政治制度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选择[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刘卫平;孙晓娟;;论思维创新的实践基础[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5 李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途径—对私有制的再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05期
6 刘荣清;马克思现代理性主义人性观的生成——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王郁;肖桂林;;中国与发达国家农业合作社发展的比较与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8期
8 孙淑萍;;高校生态德育的理论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1期
9 魏形峰;;不同“中坚思想”下的中西饮食观念[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4期
10 钱广荣;道德国情论纲[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蒲国良;;关于十月革命研究中两个基本问题的思考[A];纪念十月革命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刘增惠;石鹏;;马克思论人和自然的关系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吴建刚;;浅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汪琼枝;;传统义利观与马克思主义正义观价值基点的不同旨趣[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邢荣;;现代性矛盾的现实根源——马克思的资本视角[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许耀桐;;关于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能力的探讨[A];和谐社会:公共性与公共治理——2004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7 刘大椿;;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文关怀[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8 魏永征;;在“一国两制”下对表达自由与公共权力的界定——一位中国大陆学者看《基本法》23条立法[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9 李莉娅;叶苗;;舆论引导方式,期待艺术性创新——“开放条件下舆论引导方式”调查与分析[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10 苏志加;刘啸霆;;集聚海外人才的软环境创新研究[A];“青年科学家创新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课题研究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正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李新曦;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的素质塑造[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3 董耀鹏;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控制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4 崔禄春;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5 侯典明;江泽民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6 张占斌;博彩业与政府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7 王广彬;中国社会保障法制史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8 毛曦;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地理[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9 张拴平;张申府哲学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10 胡振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互关系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立慧;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历史经验[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高常营;渴望家园的回归——世纪之交人文精神重建问题的反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赵澜波;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活方式与人的全面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4 孙文营;论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困境与出路[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5 张春玲;对我国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关系的历史剖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6 李照修;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7 朱洪强;邓小平对外开发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8 游红武;后冷战时代国际冲突探源[D];暨南大学;2000年
9 廖秋红;媒介的社会伦理角色定位[D];暨南大学;2000年
10 李仙飞;马克思个性观新探[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2 蔡春,扈中平;立足于“关系”的教育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2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先q;概念反映什么[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2 刘震;论教育的职能[J];零陵学院学报;1980年00期
3 薛志明,吴群;双曲线的一个性质[J];数学通报;1980年09期
4 安文;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阶级性[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5 陈清华,李剑;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6 万小初,蔡长宁;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阶级性吗?——与安文同学商榷[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7 陈建中;阶级本性不能改变吗?[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8 徐梅芬;人性就是人的社会性[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9 关世申;浅议报纸的性质[J];社会科学辑刊;1980年06期
10 袁志冲;;真理应属于主观范畴——与吴家麟同志商榷[J];晋阳学刊;198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存生;;司法公平与法官“人格”[A];依法治国专题研究——司法改革与依法治国理论研讨会、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贾玉东;;论保障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A];依法治国专题研究——司法改革与依法治国理论研讨会、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冯棉;;模态逻辑研究中的若干问题[A];1993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3年
4 黄健;;试析负概念的结构特征及换质推理有效性[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5 陆玉文;;论充足理由律是思维的基本规律[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6 许锦云;;普通逻辑中的概念应改为词项[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7 唐静;;对市场经济概念的逻辑学分析[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8 席升阳;;亚里士多德的范畴说[A];1997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7年
9 陈克守;;三大古典逻辑概念论比较[A];1997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7年
10 徐川平;;形式逻辑诸因素在编辑工作中的应用[A];“新学科与编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8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新明;国外邮政体制简述[N];工人日报;2000年
2 于省宽;怎样体现管理能力[N];经济日报;2000年
3 刘桂斌;经济全球化实质的二重性[N];社会科学报;2000年
4 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 李宪明;以法制为保障 发展信托事业[N];金融时报;2001年
5 瞿辉;福利性:社区服务的最本质属性[N];中国社会报;2001年
6 戴文宪;发展城镇农民工入会的思考[N];工人日报;2002年
7 黄彦蓉;新时期工会工作的思考[N];工人日报;2002年
8 李希慧;罪刑法定与从旧兼从轻原则应一以贯之[N];检察日报;2002年
9 燕晓斌 李宇松 黄伟 马世敏;从新《婚姻法》看非法同居的消亡[N];江苏经济报;2002年
10 周祥森(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史学月刊》编辑部);叩问学术之希望[N];社会科学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善良;现代认知压观下的数学概念学习与教学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马治国;网络教育本质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刘少军;法边际均衡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张旗;基于属性的图像分类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5 朱华炳;制造业生产物流系统规划与调度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6 张持健;商空间下模糊系统与模糊控制的问题求解[D];安徽大学;2005年
7 张强;法治视野下的警察权[D];吉林大学;2005年
8 刘芳;市场力和行政力驱动的城市住区空间区位演化[D];同济大学;2006年
9 董玉整;网络与真理[D];武汉大学;2004年
10 姜美玲;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歆;词语与词语教学[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2 谢军;对我国人生信仰几个问题的思考[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3 郭伟平;论我国反诉制度的改革[D];河南大学;2001年
4 邓燕霞;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论[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5 蔡s,
本文编号:11347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134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