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规律的人本理解
本文关键词:教育规律的人本理解
【摘要】:教育活动必然反映各教育主体的目的倾向和价值选择,仅仅以教育关系的必然性为唯一特性去阐释教育规律是不妥当的。要认识和显明教育规律的特点,就不能仅仅从"物"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还应从"人"的角度出发,把教育规律看作是教育活动中各教育主体参与其中共同生成的规律,它不仅具有客观性、必然性,还具有生成性、价值性、或然性。
【作者单位】: 肇庆学院教育系;肇庆学院高教所;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规律”反映了事物过程、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之所以为规律,就在于其具备:一是可重复性。也就是规律在相同的事物过程、事物之间是重复出现的,效应也是重复发生的;二是客观性。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到、是否喜欢它,规律都客观地存在并发生作用;三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泽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胡适文学思想中的跨学科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顾云虎;;学习的目的和意义:问题与话语——一种课程与教学文化现象分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3 田心铭;实践的唯物主义和实践的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和实用主义哲学的比较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4 谢维和;论教育理论发展的时代特点——教育学概念体系的创新与转型[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2期
5 尤晓阳;继承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重视个体的人的全面发展[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6 黄书亭;;危机管理的类型学分析[J];科技和产业;2008年09期
7 万力维;;不变中的变革:大学学科等级制度的变革[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年09期
8 杨小霞;;泉州地区女性民间宗教信仰问题探究[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2年03期
9 鲍传友;消解与重构:新课程情境中的教师权威[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5期
10 章淑慧;;社会转型期竞技体育中的人文价值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仁法;;我党“为民”观的历史发展及其政府行政思维意义[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七辑2011)[C];2012年
2 赵友芬;;论高校图书馆人本主义理念的建构方式[A];现代图书馆的人本主义思考与实践——2002江浙沪晋图书馆中青年论坛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华程;城市与教堂:制度视野下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发生与演进[D];西南大学;2011年
3 汪丽梅;知识观视域中的教学方法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宫铭;经验和语言——实用主义文学理论转型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5 李文田;改革开放30年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变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牛文明;学科和课程的分化与综合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孙启进;结构的力量:社会结构与高等教育分流结构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史晖;转型与重构:中国近代课程制度变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钟志东;马克思的文化批判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华侨大学;2011年
10 王继恒;环境法的人文精神论纲[D];武汉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琳仙;当前基础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林春妮;论以人为本教育思想在教学中的贯彻[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夏菡斐;人本视域中的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4 张东靖;保罗·弗莱雷的教师观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书娟;幼儿园教材中的女性角色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姜健;我国研究生信息素养问题剖析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刘洋;早期儒家的人本思想[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霞;李泽厚“情本体”思想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吕志雯;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与我国的人本管理[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轩;生存安全性抑或安全性生存——一种人学价值论的视野[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雪;教育活动存在着规律吗[J];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15期
2 宋剑;温双艳;;回到教育事件本身——复杂性理论视域中的教育规律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05期
3 刘海涛;;试论王阳明的教育思想[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年03期
4 孙喜亭;教育具有“产业”属性,但教育不是“产业”[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5 扈中平;教育规律与教育价值[J];教育评论;1996年02期
6 吴全华;教育规律的理解方式与教育规律的特点[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03期
7 邢津;;论高校艺术教育的基点及方向[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8 吴秋芬;;教师专业性向的内涵及其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2008年02期
9 张启树;论教育活动的相对独立性[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06期
10 孙彩平;教育规律中的量——兼析教育负效功能的存在机制[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仕明;;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2 李萍;;在生成活动中发展孩子的自主性——生成性主题活动《自动门》的感悟与反思[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3 陈谟开;;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活动——省教委主任陈谟开在省教科院召开的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座谈会上的讲话[A];中国德育的重大改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十年报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五卷)][C];1998年
4 张华东;张丽新;;探索传美教育规律,推进传美教育活动[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三卷)[C];1994年
5 金中义;王玉琴;;探索传统美德教育规律 提高传统美德教育效益[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一卷)[C];1991年
6 杨亚光;;从方法论角度思考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A];科学发展观与领导能力提升研究[C];2006年
7 施泽民;;校外教育活动组织的滚轮式结构[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8 刘展平;;团队自我教育活动创新模式的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9 田际明;;办教育必须遵循教育规律[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10 王建平;董金玉;;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化博物馆的教育活动[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陈建涛;结合实际抓教育 工学结合求实效[N];东营日报;2005年
2 柯士雨 本报记者 刘凌;办实事 赢民心[N];贵阳日报;2005年
3 粤先宣 邹发生;把激情化成提高自主创新的动力[N];南方日报;2005年
4 记者 李章军;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指示精神 善始善终抓好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 认真做好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准备工作[N];人民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刘泰山、罗昌爱、赵鹏、马应珊、陈娟;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云南确保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收到实效[N];人民日报;2005年
6 记者 童文佐 王志萍;唱响先锋颂歌[N];朔州日报;2005年
7 何雅玲;蒲城教育活动突出针对性[N];渭南日报;2005年
8 记者 范武平;用“六个始终”扎实推进先进性教育活动[N];武威日报;2005年
9 程永康 刘海;樟树创新形式开展教育活动[N];宜春日报;2005年
10 通讯员 沈先 记者 曹显钰;坚持领导指导督导不放松 善始善终抓好先进性教育活动[N];安徽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敬杰;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朱志平;课堂动态生成资源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yN;数学教学生成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蔡中宏;论教育与社会发展[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海波;教育问题的前提批判[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娥蕊;3~9岁儿童自信心结构、发展特点及教育促进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7 杨兴玉;文学意义的生成与持存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8 颜士刚;技术的教育价值的实现与创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长乐;自主性德育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0年
10 朱超华;教师核心能力发展与教师管理模式变革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凌;青少年户外体验活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2 孙鹏;靳埭强研究[D];汕头大学;2007年
3 徐永文;南宋时期赣东北朱熹后学的教育活动与教育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修琪;北京奥运志愿教育活动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5 王师师;将建构主义理论应用于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中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洪小华;我国职业院校教育活动史研究(1949-1999)[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7 孔淼;论语言的生成性及其在中学俄语教学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周美玲;数学学习中的生成性知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及其优化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10 唐祯熹;新世纪高等学校党校教育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1616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161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