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投入、教育溢出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
本文关键词:教育投入、教育溢出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投入 教育溢出 面板数据 Granger因果关系
【摘要】:本文利用我国1996-2006省际面板数据阐述了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机制和渠道,结果表明教育支出对地区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其生产弹性要大于物质资本的生产弹性,并且教育溢出作用明显,教育投资与GDP存在直到滞后8期显著的单向因果关系。
【作者单位】: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计量与预测研究中心;
【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项目(课题编号2009B070)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G40-054
【正文快照】: 1引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同时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也在加剧,这可能与地区的资源禀赋、制度环境、地理位置、宏观政策以及历史因素有关,但在当代知识化、信息化、全球化的社会环境下,造成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核心要素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崔玉平;中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J];教育与经济;2001年01期
2 王俊;孙蕾;;我国经济增长与预算内教育支出增长的VAR时间序列分析[J];财贸研究;2005年06期
3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年10期
4 马骁,徐浪;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东西部之比较[J];经济学家;2001年02期
5 陆根尧,朱省娥;中国教育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01期
6 王超,罗然然;我国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4年04期
7 李玲;中国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低贡献水平的成因分析[J];财经研究;2004年08期
8 郑丽琳;;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程度的区域差异[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彦东;张红星;;区域性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2006年03期
2 肖红叶,郝枫;资本永续盘存法及其国内应用[J];财贸经济;2005年03期
3 李平;钱利;;进口贸易与外国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对中国各地区技术进步的实证研究[J];财贸研究;2005年06期
4 郑丽琳;;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程度的区域差异[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6年02期
5 张华瑛;;城市化、教育投资对城乡差距影响的区域差异[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7年05期
6 林勇;张宗益;;经济权利禀赋与我国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07年09期
7 解百臣;;中国教育投资机制及其对策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官升东;;国家意愿与西部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基于陕西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7年01期
9 洪传春;许文兴;;福建省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的实证分析[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宋华明,王荣;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测算及相关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曲兆鹏;姜晓华;;二元性劳动力市场政策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讨论稿)[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黄平;曾昭磐;;教育培训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分析[A];1999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3 王博;;中国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再考察:1978-2004[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张兴;;经济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以山东省为例[A];山东省首届服务业发展论坛优秀论文选[C];2007年
5 施晓丽;石爱虎;;福建省中心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演变及分解[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化与中国区域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洪天;关于我国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和个人收益率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2 郎益夫;中国高等教育投资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3 白菊红;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与农民收入分配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4 王春岭;农业政策性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5 樊潇彦;经济增长与中国宏观投资效率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6 何奕;上海经济发展的区域效应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7 王守法;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8 侯丽薇;中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效应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9 何元庆;对外开放与生产率增长[D];浙江大学;2006年
10 鲁志国;广义资本投入与技术创新能力相关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柯常青;美国高校区域经济职能的实现模式及其借鉴意义[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陈文燕;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3 边雅静;人力资本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D];河北大学;2003年
4 翟翠霞;辽宁经济与高等教育现实适应性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年
5 高云;来沪留学生教育的经济分析与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6 余惠利;四川省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7 洪传春;福建省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
8 张璐;中国区域间资本的流动性和流动效率实证分析(1979-2004)[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9 牛晓叶;高等教育投资项目评价研究[D];燕山大学;2006年
10 蔡枚杰;建设用地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勇;我国教育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关系及实证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06期
2 廖楚晖;政府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分析法——兼论两种基本分析模型的局限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崔玉平;中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4 李玲;中国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低贡献水平的成因分析[J];财经研究;2004年08期
5 王俊;孙蕾;;我国经济增长与预算内教育支出增长的VAR时间序列分析[J];财贸研究;2005年06期
6 胡永远,刘智勇;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地区差异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4年09期
7 赖明勇,包群;关于技术外溢与吸收能力的研究综述——外商直接投资理论研究新进展[J];经济学动态;2003年08期
8 马骁,徐浪;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东西部之比较[J];经济学家;2001年02期
9 何枫,陈荣,何林;我国资本存量的估算及其相关分析[J];经济学家;2003年05期
10 许宪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J];经济学(季刊);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所康;;教育过程经济效益的测量[J];上海教育科研;1987年06期
2 邓传德;;试论我国职业大学的教育经济效益[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3 廖德著;王贤国;李让恒;;高水平的教育投入 高标准的学校建设——韶关市教育印象之一[J];湖南教育;1988年07期
4 游心超;侯晓明;;农村教育整体改革的理论与方法——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教育整体改革研究报告之一[J];中国教育学刊;1988年02期
5 陶西平;;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J];前线;1988年03期
6 扈中平;;试论我国教育发展的地区布局[J];教育研究与实验;1988年01期
7 熊振南 ,郑国彪;我国教育发展水平的地区比较研究[J];统计研究;1989年06期
8 彭德昭;从教育供求双方的利益关系看教育的商品性[J];教育导刊;1989年02期
9 王景荣;试论现行招生制度对高等旅游院校的不适应及改革探索[J];旅游学刊;1989年03期
10 孙国强;这场改革是否操之过急?[J];中小学管理;198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守明;;自制教具意义略谈[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2 饶常林;;浅议知识经济与政府作为[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0年年会暨“知识经济与政府管理”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宋明武;赵泽兵;邵广纪;;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人才[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柴效武;;人才税开征的理论依据与税制构想[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二辑)[C];2002年
5 王学鸿;;加入WTO对云南省三农的冲击及其应对策略[A];云南国际贸易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刘颂;;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相关原理综述[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7 梁彦;温双艳;;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研究综述[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8 沈百福;杜晓利;李芙蓉;王红;;县域教育投资评价实证研究[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9 张学敏;;教育投入的来源分析与运行机制探索——关于我国《教育法》相关条文修订的思考[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10 李福华;;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书荣 贺路启;加大教育投入 创业育人兼容[N];中国建材报;2000年
2 实习记者 卢爽;英豪科技 加大教育投入[N];财经时报;2000年
3 赖群阳;夯实教育现代化基础[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记者 唐青林 通讯员 汪泽云;乐山化解教育投入增量不足矛盾[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靳奕:这张“大饼”不简单[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通讯员 李遵立 记者 范有德;寿光市每年教育投入超两亿元[N];光明日报;2000年
7 记者 范有德;山东“两基”工作通过国家验收[N];光明日报;2000年
8 张晓红;加大教育投入 增强教育实力[N];甘肃日报;2000年
9 伍文义;民族教育应具备大教育观念[N];贵州政协报;2000年
10 廖伟雄 谭祖德;四大问题困扰农村义务教育[N];湖南经济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会可;共和国教育财政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吕丽艳;教育卸责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栗建华;我国教育投入、经济增长与就业问题SD模型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4 黄林芳;教育发展机制论[D];复旦大学;2005年
5 潘力;人力资本投资与中国高等教育投融资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6 邱白莉;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孙大文;我国教育生产率及其增长方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张娜;基础教育产权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利娟;社会转型期城郊农民教育投入行为选择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喻志松;教育系统利用外资的效益、规模、风险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家胜;关于我国增加教育投入的若干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2 苏超时;中美两国基础教育的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贾晓萍;论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障碍、成因及其对策[D];黑龙江大学;2002年
4 常磊;论教育公正[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苏学愚;中国教育投资短缺的经济学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侯巍;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7 余桔云;公共财政下中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8 邓春雪;倾听与理解:藏族学生教育需求[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林伟连;研究生教育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及提升途径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10 陈江生;中国西部经济发展与教育投资配置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1850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185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