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的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5 21:21
本文关键词:全球化背景下的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美国学校公民教育 积极公民 社会科 服务学习 邻里学习社区
【摘要】: 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由来己久,它对于提高美国青少年公民意识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成为美国政治生活得以保持200余年兴盛不衰的重要文化基础。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影响在文化领域的深入,美国的公民教育正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公民知识与学生在社会上获得的经验之间出现了断裂。近十年来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脱离公民团体,参与政治活动的人数也在不断减少,特别是年轻公民,与他们的父辈相比,他们对投票、政治讨论和政治事件的兴趣、热情均呈现下降趋势,许多年轻人不愿充分地参与政治生活。面对新时代出现的新问题,美国教育界也在积极探索学校公民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为此,美国教育界提出了“积极公民”公民教育新目标,并建立了一整套学校公民教育体制。 本论文共分以下六个部分: 引言介绍提出问题的缘由,综述国内外公民教育研究现状,阐述本论文研究的意义、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提出了全球化时代美国学校公民教育新目标——“积极公民”。这部分分析和归纳了“积极公民”教育目标提出的背景和内涵。从国际环境来看,全球化背景给美国学校公民教育带来新的挑战;从社会背景来看,美国公民中业已存在的政治误解使得学校公民教育教育水平难以提高;从学校环境来看学校公民教育水平下滑。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美国教育界提出了“积极公民”教育目标。针对“积极公民”教育目标的时代特征,本文具体分析了“积极公民”的内涵和具体要求。 第二章分析了美国实践“积极公民”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社会科。笔者通过论述社会科界定的演变过程,阐释社会科的时代内涵;针对不同时代社会科的内涵,具体分析了产生不同界定的历史背景;在此基础上具体论述了社会科的目标,并以具体案例说明社会科的实施过程,阐述社会科的价值。 第三章分析了实现“积极公民”教育目标的学校公民教育新途径——服务学习。笔者分析了服务学习的概念、特点及意义,最后具体概括了服务学习的具体步骤,并以案例加以说明,以此为依据分析了服务学习的价值。 第四章阐述了实现“积极公民”教育目标的另一新途径——邻里学习社区。在具体分析邻里学习社区内涵的基础上,论述了实践邻里学习社区主要项目,并以此为依据分析了邻里学习社区的价值。 第五章论述了美国学校公民教育对我国学校公民教育的启示,根据美国公民教育的成功经验以及我国学校公民教育的现状,阐述了美国“积极公民”教育目标及其实践对于中国现时代公民教育的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571.2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尤晓磊;公民教育视域下的美国学校服务性学习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2 张峰;美国学校公民教育借鉴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912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191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