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教师学习:当代教师教育变革的第三条道路

发布时间:2017-11-24 18:03

  本文关键词:教师学习:当代教师教育变革的第三条道路


  更多相关文章: 教师学习 教师教育 教师教育变革 教师学习平台


【摘要】:教师学习是教师教育变革的第三条道路,教师学习方式与成就教师之路间具有某种对应性。教师学习的内在机制是理论成师与实践成师间的双轨同期互动。当代教师学习之路的一般样式是:教师学习发生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相会处,教师穿行于知与行之间,教师学习的重要保障是学习平台建设。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教师教育研究项目“基于师范生从教能力培育的教师教育新模式研究”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FKB070281)研究成果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及至目前,教育史上已经出现了两条教师教育道路:一条是培训之路,即单纯关注教育理念与知识输入的教师教育,在这条道路中,理论成师的教师发展方式被推向极致,普通教师的教育实践智慧则被边缘化,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性与教育经验被漠视;另一条是教育之路,即强调对教师进行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金美福;两种教师发展模式论比较——兼与台湾学者饶见维先生商榷[J];东北师大学报;2004年04期

2 樊香兰;孟旭;;论现代教师教育道路演变的逻辑[J];教师教育研究;2009年04期

3 李志厚;;论教师学习的基本追求[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周龙影;教育行动研究与教师的专业发展[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兰成华;;经济转型时期大学文化的构建[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徐勇;;批判的复兴与文化研究的辩证法[J];北方论丛;2006年05期

3 折延东;;论文化全球化视野中比较教育研究的使命[J];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06期

4 何元春;苏丕仁;;文化互动中的中国乒乓运动开展的价值认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5 郭建荣;;大学英语教学的再认识[J];才智;2010年26期

6 孙玉石;;《红煤》与《红与黑》比较研究初探[J];池州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卞亚琴;岳奎;;高校院系文化的内容体系和特征探析[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期

8 姜涌;许慧艳;;试论教师教学语言艺术性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16期

9 刘彦;;行动研究理念下的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年03期

10 阮朝辉;;泛论短信写作对文化的解构与重构[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绍宏;陈玉林;;文化理论对技术史若干问题的重构[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2 徐红;;提升科学教师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锋;文化资本导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2 郑葳;教育心理学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云鹏;文化权:自我认同与他者认同的向度[D];吉林大学;2005年

4 赵欣歌;林风眠与中国画新传统[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5 陈振华;中国新时期小说反讽叙事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贾明;现代性语境中的大众文化[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7 胡疆锋;亚文化的风格:抵抗与收编[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8 冯青来;文化与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辉;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文化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陈立旭;重估大众的文化创造力[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阳功庆;论特雷·伊格尔顿的文化批评观[D];湘潭大学;2010年

2 裴佳;影视字幕翻译中的文化转向:以美剧《老友记》情感文化翻译为例[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3 刘慧玲;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实践[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叶娌燕;马尔库塞文化批判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孟凡浩;大众消费社会下的文化转型[D];中国传媒大学;2006年

6 李景;行动研究与教师专业成长[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海霞;全国排球联赛看台文化调查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8 潘羽辉;转向哪儿?[D];河南大学;2006年

9 马萍;大众文化与90年代文学[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郭海燕;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2 龙宝新;檀传宝;;受教育需要的关怀与提升:教师教育的使命所系[J];教师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3 龙宝新;;对当前我国教师教育中存在的“钟摆”倾向的反省[J];教师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4 宁虹,刘秀江;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J];教育研究;2000年07期

5 袁东;靳希斌;;国外教师教育模式变革分析[J];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6 顾泠沅,杨玉东;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行动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06期

7 刘良华;;行动研究:是什么与不是什么[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学军;张森林;;社会民主主义能“拯救资本主义”吗?——驳陆克文《第三条道路的使命》[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年08期

2 方秋兰;;浅析“第三条道路”的价值理念及其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启示——读《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1年02期

3 张晶;;论小说《三岔口》中“三岔口”意象的消解内涵[J];华中人文论丛;2011年01期

4 沈纯道;;法磊:自由撰稿人和自由翻译的双栖高手[J];职业;2011年19期

5 沈纯道;;罗若远:重在团队建设的杰出保险代理人[J];职业;2011年22期

6 谢玉华;;工资集体协商:能否走出协调劳动关系的“第三条道路”?[J];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03期

7 高u&;;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阈下中国改革对策的探讨——以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为例[J];学习与探索;2011年04期

8 张连国;;低碳陷阱:民主社会主义背景下的低碳经济[J];河南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9 李录志;;身心关系研究的新维度及其意义[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罗任权;;影响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重大问题与对策研究[J];嘉应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巍;;“第三条道路”政治哲学的一个标本——从福利国家到“社会投资国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2 池小平;;拉美左派重新崛起原因探析[A];"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5年

3 龙吟;;毛泽东论中国革命中的中间路线[A];毛泽东与中国历史文化[C];1993年

4 梁立东;;上海城市人口控制初探[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5 林德山;;瑞典社会民主党与瑞典模式改革[A];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暨“新世纪初的世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6年

6 邵燕祥;;读袁可嘉一九四八年《诗三首》[A];袁可嘉诗歌创作与诗歌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吴嘉蓉;;论社会民主党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改良——认识当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相互关系的新视角[A];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共产党执政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8 朱必任;;改良的社会主义价值意义论析[A];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暨“新世纪初的世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6年

9 王德培;;未来改革态势中的三个要点[A];2010年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内容汇编[C];2010年

10 刘玉安;;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还是社会自由主义?[A];“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航;企业应走“第三条道路”[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2 薛旭;创自主品牌可以走第三条道路[N];北京科技报;2003年

3 ;第三条道路应该是一条成功的道路[N];中国汽车报;2003年

4 孔繁来;社会保障的第三条道路[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5 杨沼;追寻“第三条道路”[N];中国税务报;2004年

6 范剑青;“第三条道路”上的彷徨[N];人民日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冯威;“浅阅读”逼出第三条道路?[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8 张 旭;华泰汽车试水自主研发的“第三条道路”[N];中国企业报;2004年

9 侯松容;提升企业管理的第三条道路[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3年

10 李袅;侯松容和他的“第三条道路”[N];中国经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幼英;当代西方“第三条道路”兴衰的政治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2 郑伟;“第三条道路”价值观批判[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胡颖峰;吉登斯现代性社会理论与“第三条道路”思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焦凤梅;挑战与应对[D];复旦大学;2006年

5 马春文;英国福利国家的危机和转型[D];吉林大学;2008年

6 代恒猛;从消极福利国家到积极“福利社会”——经济全球化视角下西欧福利国家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7 曹现强;当代英国公共服务改革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涂用凯;社会民主主义的全球治理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9 王存福;德国社会结构变迁与社会民主党转型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10 李拥军;经济全球化与当代政党政治发展路径选择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晓芳;“第三条道路”刍议[D];外交学院;2005年

2 姜红明;“勒庞现象”与“第三条道路”的现实困境[D];武汉科技大学;2003年

3 余长火;制度创新与第三条道路[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4 余维法;第三条道路初探[D];郑州大学;2001年

5 汪咏华;论西方社会民主主义的“第三条道路”[D];武汉大学;2003年

6 顿时春;布莱尔“第三条道路”评析[D];新疆大学;2001年

7 程美;英国工党“第三条道路”述评[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陈晨华;吉登斯“第三条道路”思想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9 郑丹凤;“第三条道路”:英国新工党的新变革[D];武汉科技大学;2004年

10 杨莹;第三条道路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2231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2231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5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