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本文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更多相关文章: 高职院校 大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 有机结合 教育存在 心理问题 师资队伍建设 心理健康问题
【摘要】: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令人担忧,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对此,应完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同时,在心理健康教育上应凸显高职院校特色。
【作者单位】: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道德与法律教研室;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当前,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和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据2004年全国心理卫生协会年的统计,有心理失衡或障碍的大学生占全国大学生总人数的1/4以上,有30%左右的大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1]。心理疾病已成为大学生休学、退学的重要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林玉琼;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2 米慧艳;王松琦;柳海英;;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及对策[J];教学研究;2008年02期
3 谷霞;赵应艳;;关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调查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4 黄重;;高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模式的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5 徐炳谦;张能云;;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途径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03期
6 陶书中;袁海燕;;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1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旭刚;徐杏元;;建构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的探讨[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李道玲;;教会学生应对挫折[J];成才之路;2008年16期
3 刘志强;朱玲玲;;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年06期
4 王娜;姜振逵;;以学生为本,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心理学角度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长春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5 励骅;;大学生情感健康教育研究[J];巢湖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6 卫新军;;亟待加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成功(教育);2008年08期
7 于泳;邵昆;;民办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的比较研究[J];成功(教育);2008年12期
8 马秀琴;;以人为本: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理念[J];大学时代;2006年04期
9 刘海荣;;职业教育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3期
10 陈雪松;黄再萍;;我校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冬;医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2 冯志;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3 耿晓颖;论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完善与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杜泰山;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康新昌;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吴景媛;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社会资本的运作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7 成孟丽;长春市某大专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感觉寻求和血清MAO活性关系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周文蓉;我国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9 刘东旭;当代大学生情绪分析及调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10 周振华;大学生心理状况自评问卷的项目筛选和信效度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靳嫒;孙丽岩;杨晓云;;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的新范式——群体教学[J];教育科学;2005年06期
2 徐晓芳;郭德华;夏玲;范文群;;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模式的构建[J];教育科学;2006年05期
3 陈玲丽,汪涛,潘毅,程树存;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04级新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胡雪菊;;对某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3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方位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2 殷尧;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体系的构建[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徐永清;;谈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6年05期
4 覃干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的建设与个案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年08期
5 孔晓东;吴学思;;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年06期
6 林玉琼;;浅谈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J];新世纪论丛;2006年01期
7 张泽;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杨和平;论高职院校经营[J];教育与职业;2005年09期
9 许振红,张广德;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10 杨泉良,杨清玲;高职院校专业的调整与改造[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心德;;日记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2 林增学;;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结构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3 张凤琳;王振勇;;重庆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及成因的调查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4 翟宏;孟庆茂;张挚;;大学生心理健康多维结构的探讨[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5 郭晓晶;;论高职院校产学“双赢”的办学模式[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6 东升;韩鑫;;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的定位及发展对策[A];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Ⅰ)[C];2004年
7 林建华;;弗兰克的理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的意义[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8 牟维莲;王立冬;;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9 孙建军;皮书举;;高职院校设计专业教学理念的ABC[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10 买合甫来提;孟庆茂;;维吾尔族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结构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玉兰 朱振国;高职院校不能忽视研究[N];光明日报;2009年
2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任波;高职院校必须坚持“五要”[N];重庆日报;2009年
3 记者 张守帅;我省4所高职院校今年单独招生[N];四川日报;2009年
4 记者 李桂敏;全省高职院校首个合作办学项目达成初步意向[N];盘锦日报;2009年
5 房士坤;首届全国高职院校服装设计技能大赛在扬州举行[N];江苏教育报;2008年
6 姚莉莉;“把脉”大学生心理健康[N];海南日报;2004年
7 记者 谭振华;岳阳高职院校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N];岳阳晚报;2010年
8 记者 王力;打造国内一流的高职院校[N];杭州日报;2009年
9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张盛仁;在服务“两型社会”中建设特色高职院校[N];湖北日报;2009年
10 田丹;我省中高职院校不再“升格”[N];沈阳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祝士明;高职教育专业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2 王前新;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3 壮国桢;高职教育“行动导向”教学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樊秀娣;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杨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建设市场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宏义;美国社区学院的办学职能及其启示[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2 冯多;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3 李勇胜;M高职学院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4 张拥华;新时期我国高职院校管理特色的创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尹国华;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傅龙华;走向完整的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小军;江苏省独立设置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8 孔德文;高职院校德育面临的新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9 刘平国;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蔡运荃;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口语学习策略调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2509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250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