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青少年的同伴关系与心理社会适应

发布时间:2017-12-04 15:04

  本文关键词:青少年的同伴关系与心理社会适应


  更多相关文章: 友谊 同伴拒绝/接纳 社交网络中心 心理社会适应 青少年发展 同伴关系 同伴接纳 儿童 学业成就 行为适应


【摘要】:同伴关系对青少年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友谊、同伴拒绝/接纳和社交网络中心是同伴关系的不同维度,对青少年的学业、情绪和行为适应起着独特的作用。未来研究需加强社交网络中心以及同伴关系对青少年心理社会适应影响的性别差异等方面的研究。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山东省青年干部管理学院政法系;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青少年处于儿童向成人的过渡时期,相对于前期的生命历程来说,青少年期同伴的影响作用显著增强,同伴关系对其发展具有无以取代的独特作用和重大的适应价值。本文将从同伴关系的不同维度对青少年的学业适应、情绪适应和行为适应等方面的影响以及该领域的未来研究展望等方面展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邹泓;同伴关系的发展功能及影响因素[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年02期

2 王振宏,郭德俊,方平;不同同伴关系初中生的自我概念与应对方式[J];心理科学;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长好,邹泓;依恋研究述要[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2 许有云;儿童心理理论与儿童道德发展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林晶晶;;幼儿性心理与行为的发展及其教育方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4 李爱华;中专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5年05期

5 李爱华;;中专生心理健康与生活事件的关系研究[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7年06期

6 杨光艳;张哲华;;同伴接纳、友谊与学业成绩的关系探微[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2期

7 辛世敏,郝春东;儿童自我概念与学业成就关系的研究综述[J];北方论丛;2003年05期

8 侯爱民;国内儿童同伴关系的相关研究综述[J];滨州师专学报;2002年03期

9 王建新,刘兰花,褚会英;不同类型家庭中学生行为问题状况调查[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10 熊英;;关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综述[J];成才之路;2008年3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禄小平;;对幼儿有效道德认识建构的思考[A];毕节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讨会文章选集[C];2006年

2 方芳;;区域活动中幼儿自控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3 杨丽珠;张丽华;;3~9岁儿童自尊结构研究[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少英;学前幼儿同伴关系发展追踪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骆勇;道路交通中攻击性驾驶行为分析与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3 傅一笑;基于双生子的儿童个性、心理健康研究和不通过五种感觉通道的交流现象初探[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4 曲孝丽;当代青少年价值观的发展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5 王东;论诚信观的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6 姜志明;中国体育教学的文化反思[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7 刘国艳;中国12~36月龄幼儿情绪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张建端;《12~36月龄幼儿情绪社会性评估量表》修订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刘肖岑;青少年自我提升的发展及其与适应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刘在花;小学生社会智力的结构、特点、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高峰;学业不良初中生心理健康与家庭环境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兆禧;心理行为训练对工读学生积极自我评价的影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旭;初中生自尊水平与认知加工偏向效应关系的实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索玲;中小学生自尊结构、发展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5 许文英;警校学生主观幸福感、学业延迟满足对专业承诺的影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焦丽;农村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健康调查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邱永;论中学幸福教育的实现[D];山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洁;父母教养方式、价值观对幼师生道德行为的影响[D];山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雷晓燕;重庆市初中生同伴交往障碍、应对方式及其相关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8年

10 陈和平;重庆市大学生自我控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振宏;初中生自我概念、应对方式及其关系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年03期

2 邹泓;同伴关系的发展功能及影响因素[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年02期

3 陈国鹏,朱晓岚,叶澜澜,唐永明;自我描述问卷上海常模的修订报告[J];心理科学;1997年06期

4 黄希庭,余华,郑涌,杨家忠,王卫红;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0年01期

5 陈欣银,,李正云,李伯黍;同伴关系与社会行为:社会测量学分类方法在中国儿童中的适用性研究[J];心理科学;1994年04期

6 庞丽娟;幼儿不同交往类型的心理特征的比较研究[J];心理学报;1993年03期

7 张文新,林崇德;儿童社会观点采择的发展及其与同伴互动关系的研究[J];心理学报;1999年04期

8 石伟,张进辅;国外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对行为倾向影响的研究[J];心理学动态;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友谊桥[J];中国保安;2004年14期

2 ;友谊桥[J];中国保安;2004年16期

3 ;友谊桥[J];中国保安;2004年20期

4 ;友谊桥[J];中国保安;2004年18期

5 ;友谊万岁(英文)[J];英语辅导(疯狂英语中学版);2004年07期

6 何芳;友谊结[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4年01期

7 叶洪军;关于友谊[J];现代交际;1996年10期

8 卜伽丘;名人名言[J];心理与健康;1997年06期

9 周琪;友谊的真谛[J];时代教育;2004年28期

10 范清廉;友谊[J];初中生辅导;2004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金保;;同学友谊之花永远开放[A];老兵话当年(第一辑)[C];2001年

2 王晓鹰;;国际友谊博物馆的宣教工作[A];北京博物馆学会第四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蔡伯仁;;论木增与徐霞客诚挚友谊的可持续发展[A];徐霞客与丽江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4 纪宏;;友谊、爱情与人才发展[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5 ;让希望的太阳升起来[A];民间组织理论探索——广西民间组织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李学先;;战斗结成的友谊[A];纪念李人林文集[C];1999年

7 曾光;;论国际友谊博物馆的安全防范[A];北京博物馆学会第四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郭斯萍;余仙平;;家庭因素在矫治青少年网络成瘾中的重要作用[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倪正宇;万建绪;;海派商业文化在友谊华侨的运作[A];海派商业文化论文集[C];1995年

10 孙红日;李幼穗;;儿童青少年合作的发展及影响因素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继华(中国人民大学);作为幻影,友谊归来[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2 本报驻京记者 师欣;友谊的力量[N];南方周末;2003年

3 王恬;加深友谊 促进合作 加强团结 共同发展[N];人民日报;2005年

4 王小巍;心理咨询电话为极端孤独的当代人呼唤友谊[N];中国社会报;2005年

5 记者 冯婉蓉;友谊路变身CBD可借鉴成熟经验[N];天津日报;2005年

6 记者 赵嘉鸣;金永南强调发展朝中友谊[N];人民日报;2001年

7 袁岳;不可以撒娇的友谊[N];南方周末;2003年

8 成平 外企人事总监$$ 采访整理/本报驻京记者 师欣;健康友谊的前提[N];南方周末;2003年

9 潘绥铭 文清;异性友谊难建立[N];北京科技报;2004年

10 实习生 王建波;新疆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来喀视察[N];喀什日报(汉);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刚;试论中国台湾自由主义谱系中的李敖[D];复旦大学;2006年

2 陈俊龙;非营利组织的绩效管理[D];复旦大学;2003年

3 周斌;20世纪20年代民间外交观念及其实践活动[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红媛;故事情境对儿童理解白谎的影响[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张春妹;小学儿童的尊重观念及其与友谊的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3 吴福友;通往善的解释学之路[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万晶晶;初中生友谊发展及其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5 李林荣;网络时代的青少年道德教育[D];吉林大学;2006年

6 张爱平;张耒与苏轼交谊及其文艺思想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东升;论《人鼠之间》的主题[D];内蒙古大学;2006年

8 刘钰娟;深圳市友谊城物业管理公司战略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9 薛平;张謇与金沧江——个世纪前的中朝(韩)友谊个案研究[D];扬州大学;2001年

10 秦丽君;大连友谊集团货币资金管理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2513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2513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e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