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内卷化:教育的瓶颈描述

发布时间:2017-12-13 13:36

  本文关键词:内卷化:教育的瓶颈描述


  更多相关文章: 内卷化 教育 发展


【摘要】:内卷化是指单位投入的高密度而边际效用的减少,其表现在基础教育领域是效率的低下、高等教育领域是学科的无效分化、教育科学研究领域的重复研究等等。教育的内卷化应引起教育界的高度重视。
【作者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内卷化已成为社会学、经济学中用来描述发展状态的高频词汇,同样,也可以借用它来描述教育中的某些现象。比如,在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的学习效率并非总是随着学习投入的增加而提高,高等教育领域学科过度分化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教育科学研究领域的重复投入研究等。缘于内卷化是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世定,邱泽奇;“内卷化”概念辨析[J];社会学研究;2004年05期

2 范志海;论中国制度创新中的“内卷化”问题[J];社会;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成智;大学理念的演变与思考[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2 徐辉,季诚钧;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地区高校通识教育之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8期

3 刘宝存;大学的创新与保守——哈佛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之路[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4 刘振天;大学社会批判精神的源泉及当代境遇[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5 王冀生;文化是大学之魂[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4期

6 施晓光;;大学:三种意义上的释读[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3期

7 许毓成;试析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后体育院系发展所面临的问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8 王志刚,王昌民;办学思想在高校形成办学特色中的关键作用——高校办学特色系列研究之三[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9 迟晶;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的理想与现实——浅议北京大学人事制度改革[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10 杨黎明;十九世纪英国“新大学运动”对中国大学改革的启示[J];沧桑;2005年Z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韩映雄;高等教育质量精细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庞青山;大学学科结构与学科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贺祖斌;中国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学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张安富;合并型多校区大学融合过程中的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6 曹赛先;高等学校分类的理论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7 马廷奇;大学组织的变革与制度创新[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8 奂平清;华北乡村集市变迁与社会结构转型[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9 姚金菊;转型期的大学法治[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10 李正;中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小平;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2 王勇;大学参与企业培训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张建新;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工作的激励思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皮凤英;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改革趋势研究——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杨竞红;会通中西 传承创新——三、四十年代梅贻琦通才教育思想和实践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6 何旭明;科学与人文[D];中南大学;2003年

7 曾德军;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计与评价体系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8 刘慧婷;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在当代的统一与融合[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4年

9 刘贵占;论当代大学生精神家园的构建——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反思[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10 吕思为;我国研究型大学形成的教育政策基础及环境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敬朴;中国农村教育观的变革[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陈敬朴;彻底的农村教育改革将是农村的二次革命[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3 唐秋生,何晓英,单伟光,秦苗;学位点评估工作的研究与实践[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葛新斌;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弃儿及其前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23期

5 刘仲林;交叉学科分类模式与管理沉思[J];科学学研究;2003年06期

6 黄宗智;发展还是内卷?十八世纪英国与中国——评彭慕兰《大分岔: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J];历史研究;2002年04期

7 彭慕兰,史建云;世界经济史中的近世江南:比较与综合观察——回应黄宗智先生[J];历史研究;2003年04期

8 张斌贤;教育历史:本性迷失的过程——对教育发展的“另类”观察[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9 张济洲;孙天华;;论农村教育目标定位的困境与出路[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宪平;教育界也刮走穴风[J];师道;2004年01期

2 李斌;东欧教育界的若干一体化准则[J];管理科学文摘;1994年05期

3 刘凡丰;;教育界能采用全面质量管理吗?[J];教书育人;2005年30期

4 刘凡丰;教育界能采用全面质量管理吗?[J];教学与管理;2001年23期

5 毛志成;儒之五品——兼谈教育界自身素质[J];教育艺术;2003年10期

6 文;教育界人士缅怀小平同志[J];人民教育;2004年Z3期

7 ;警惕教育界的“围城现象”[J];河南教育;1994年01期

8 周国平;;守人护性——《周国平论教育》序[J];内蒙古教育;2010年13期

9 加里·比特纳 ,黄全愈;论美国教育界的“铁饭碗”[J];比较教育研究;1990年01期

10 卫先韫;;教育牵动我的心[J];江淮法治;2006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艳卉;;教师自身如何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压力[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2 周德昌;;《北宋教育论著选》一书的前言[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金祥凤;;自学辅导教学实验的模糊评判[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4 罗小琼;;“中华教育改进社”探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崔运武;;论辛亥革命与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历史进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6 默晋虎;;师生共生活、共甘苦为最好的教育[A];太原市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8年

7 李绍印;;略论能力及其培养[A];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上)[C];1981年

8 韦钰;;科学教育和综合国力——架构科学与教育之间的桥梁[A];第三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4年

9 ;前言[A];叶圣陶教育思想在当代的价值——江苏省叶圣陶研究会(2007)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编者的话[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晶晶;教育界迎来“多事之年”[N];中国商报;2005年

2 范绪锋 鲍东明;教育界政协委员:共商教育大计[N];中国教育报;2002年

3 熊佳焰 吕娜 李海 陆明杰;穗港两地教育界社工界人士共商抵制网络黄毒[N];中国社会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杨正林;优先发展教育 促进教育公平[N];西藏日报;2008年

5 方益波;教育改革的方向在哪里[N];中国改革报;2005年

6 记者 刘浪;学生体质亟待增强[N];重庆日报;2000年

7 李扬 赵建荣 涂贤平;溧阳教育界精算效益账[N];常州日报;2006年

8 中央音乐学院萧友梅促进会副会长 黄旭东;艺术教育界对蔡元培美育思想的误读及出路[N];中国艺术报;2010年

9 记者 李斌 张建平;对教育,,他们最有发言权[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10 本报记者 尚行宇;师德师风重在建设[N];贵阳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坚;延续的痛苦——身体社会学视域中的农村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海云;新教育中国化运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牛利华;“回归生活世界”思潮的教育学省察[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汪楚雄;中国新教育运动研究(1912-1930)[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5 邵晓枫;百年来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史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黄祖军;农户对子女教育投入的行为逻辑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7 龚兵;从专业协会到教师工会[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杨建华;中国近代教育期刊与近代教育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辉;庄泽宣“新教育中国化”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雷亮;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对1915-1927年教育变革影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郁惠;罗炳之教育研究思想论略[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袁德亮;《壬戌学制》:中国教育自主意识觉醒之标志[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欧阳国健;积极学校气氛的塑造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葛安娜;从“减负”反观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晓蕾;信息技术背景下的互动教育玩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杨芳;论叶圣陶小说中的教师形象[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莹;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互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10 吴珠丽;洛克的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853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2853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9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