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我们为什么需要创造教育

发布时间:2018-01-11 20:00

  本文关键词:我们为什么需要创造教育 出处:《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创造 创造教育 教育价值 功利化教育


【摘要】:创造是人之为人、追求意义的需要,人通过创造活动实现自身发展的可能性。教育及创造教育的功利化,不仅损害了学生作为人之为人的内在品质和创造性,也损害了教育通过培养人而促进社会发展的价值。基于人性发展需求的创造教育,其根本目的在于满足人创造的欲望、发展人创造的才能、拓展人的精神世界、培植人独立自主的个性、促进人性的完善与卓越。
[Abstract]:Creation is the need for human being to pursue meaning. The possibility that human beings realize their own development through creative activities. The utilitarianism of education and creative education not only damages the inner quality and creativity of students as human beings. It also damages the value of education to promote social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cultivation of human beings. The basic purpose of creative education based on the needs of human nature development is to satisfy the desire of human creation, to develop the talents of human creation, and to expand the spiritual world of human beings. Cultivate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and promote the perfection and excellence of human nature.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当每年一度的诺贝尔奖揭晓或是科技实力排名的名次有些落后,当产品的科技含量远低于预期、研究成果的领先又一次落空,我们就会感叹创造性人才的缺乏,就会感到创造教育的危机与迫切。的确,诺贝尔奖、科技排名、产品技术含量、研究成果领先皆与创造和创造教育密切相关,或者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宣庆坤;竭尽此生就是幸福——加缪《局外人》的哲学解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2 刘志山;道德教育向现实生活的回归与超越[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马天俊;现代文化中的个体与权威[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04期

4 廖小琴;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人的精神生活质量[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冯建军;生命教育论纲[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5期

6 周鸣鸣;论审美化德育模式的建构[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5期

7 许文贤;反思、超越与践履——现代高校德育的个体价值目标及其实现[J];改革与战略;2005年01期

8 朱家安;;发挥德育的个体性功能 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9 张文喜;自然主义与基督教神意信仰之间: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两种误读[J];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10 郗春梅;葛桦;;当代道德教育指向:从道德顺从到道德选择的理路[J];管子学刊;2006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琰焱;网络影响下的高校德育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曹世敏;道德教育文化引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崔景贵;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金美福;教师自主发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胡泓;从他者到他们[D];河南大学;2003年

6 傅书华;蓦然回首[D];河南大学;2004年

7 曹树真;“引导”中“生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彭泽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立仁;德育价值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郑发祥;从鲁宾斯坦到布鲁什林斯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樊陈琳;学校管理人员专业化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徐论初;教师教育中学科自封闭现象及改进之原理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阎亚军;生活知识观及其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陈德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个体道德建构[D];延边大学;2003年

5 朴晋康;论传统义利观的现代流变[D];延边大学;2003年

6 曹稳;成功性就业与当前大学生职业指导策略[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刘全心;教师在学校德育中的理性自觉[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高新芝;小学英语课程资源开发[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9 洪中元;试论课堂教学中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张明月;经济人性化的理性反思[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涛;;论创造教育的价值体系[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2 王少华;创造教育的本质特征初探[J];江西教育科研;1996年01期

3 卢明德;知识经济与创造教育[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4 顾颖;强化创造教育思想 培养跨世纪人才——创造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经济师;1999年05期

5 范法明;创造教育——迎接知识经济时代[J];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6 方艳;创造教育的原则和方法[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7 杨毅,苏伟丽;创造教育之探讨[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李嘉曾;;推广创造教育势在必行[J];群言;1996年01期

9 张万详;创造教育应摆上教育改革的日程表[J];天津教育;1998年03期

10 车丽萍;创造教育研究述评[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项政;项敏;;创造教育与环境道德教育结合的认识与实践[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杨进发;;陶行知先生与创造教育[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会刊[C];1987年

3 车丽萍;;创造教育的课程设计模式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4 李嘉曾;;创造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5 梁堂华;;浅谈徐特立的创造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尤敬党;张凤鸣;;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研究论纲[A];第六期全国陶研骨干培训班文集[C];2001年

7 陈家吉;;实践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A];福建省陶研会2001年工作会议专辑[C];2001年

8 曾小英;;治愈现代创造教育之病需中国传统教育之药[A];孔学研究(第十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一次暨海峡两岸第七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熊菲;;陶行知教育思想——创造教育的指南[A];纪念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20周年——陶研优秀论文集[C];2004年

10 季苹;;杜威教育价值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叶鹏;刘道玉和他的创造教育[N];光明日报;2009年

2 通讯员 舒琼 田喜书 涂玉文;武穴市创造教育之花越开越艳[N];黄冈日报;2010年

3 王灿明 南通大学创造教育研究所;观念革新“给力”创造教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中国创造学会会长、上海市创造工程研究所所长 袁张度;我国的创造教育[N];光明日报;2003年

5 潘俐;创造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差异[N];中国妇女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辛成;“创造教育”应该进课堂[N];铜川日报;2008年

7 黄云刚;“三生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幸福生活[N];云南经济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靳晓燕 整理;成功,是考出来的吗?[N];光明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续梅;让教育惩戒释放教育价值[N];中国教育报;2006年

10 盛洪;创造教育的平等与平均数[N];发展导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波锋;教育的审美价值[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颜士刚;技术的教育价值的实现与创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娄立志;论目前我国教育的主导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刘文霞;个性教育论[D];南京师范大学;1997年

5 王俭;基于价值尊重与价值认同的教育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陈文华;老子思想的教育价值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单美贤;技术哲学视野下的技术教育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周贵礼;论当代教师思维方式变革[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袁爱玲;学前创造教育课程及其理论构建[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10 何敏;教育时空问题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奎;支持生存教育的数字化游戏的分析与探讨[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柳谦;论体验的教育价值[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刘佳琦;主体间性理论的教育价值探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华道金;儿童自尊感的人格教育价值及其保护与培养[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祁丽华;试论《孟子》人文精神及其教育价值[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倪烈宗;价值多元与学习社会的构建[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7 邝红军;教育辩证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张晓宇;创造教育应有的哲学理念[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9 余英;教育游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黎文芳;实践经验的教育价值[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109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4109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2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