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下农村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测算——基于历年省级数据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23:17

  本文关键词:“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下农村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测算——基于历年省级数据的实证分析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农村义务教育 地区差异 城乡差异


【摘要】:采用基尼系数分解和泰尔指数分解的方法,从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两个方面探讨农村义务教育的非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城乡差距在不断缩小,但城乡差距的缩小仅仅是在经费"增量"上城乡水平的接近,"存量"问题也就是农村义务教育的历史欠账问题依旧存在。此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和支出的地区差异水平依旧呈现扩大趋势。这些情况说明,"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对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从本质上分析,是教育经费投入的逐步加大缓解了差异扩大的速度,而并不完全是制度本身在抑制农村义务教育的非均衡发展。只有通过事权体制的调整,将农村义务教育事权上划中央政府和财政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Abstract]:By using the methods of Gini coefficient decomposition and Thiel index decomposi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unbalanced development of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from two aspects: regional difference and urban-rural difference.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s shrinking. However, the narrowing of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only close to the urban and rural level in the "increment" of funds, and the problem of "stock" is still the problem of historical arrears of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The regional difference level of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expenditure and expenditure is still increasing. These conditions show that the "county-oriented" edu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has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However, in essence, it is the gradual increase of educational expenditure that alleviates the speed of disparity expansion, but not the system itself, which restrains the unbalanced development of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Only through the adjustment of power system. The best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is to assign central government and finance to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部科研所;云南财经大学财税研究所;
【分类号】:G522.3
【正文快照】: 一、引言当我国经历20多年的改革开放,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中东西部地区间经济与社会发展差距呈现出不断加大的趋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思想也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产生的。随着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对公共财政问题的关注,对义务教育公共品属性的进一步明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尤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潘天舒;我国县级义务教育投资的地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教育与经济;2000年04期

2 孙靖;黄海滨;;泰尔指数在东、中、西部地区收入差距分析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07年11期

3 江文涛,刘秀梅;中国农村义务教育公共投资地区差异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5年02期

4 李晓多;刘钟钦;;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结构实证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端明,蔡敏;中国农业专业化程度偏低的原因分析和出路探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2 商丽浩,田正平;美国州政府的基础教育转移支付制度[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12期

3 曾满超,丁延庆;中国义务教育财政面临的挑战与教育转移支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4 张藕香;张军政;;我国区域不均等:分解方法与实证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5 聂海;陆迁;;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研究[J];商业研究;2007年05期

6 江文涛;;农村义务教育投资的地区差异[J];财经科学;2006年03期

7 薛宇峰;中国农村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和空间分布特征[J];财经研究;2005年05期

8 吴殿廷,宋金平,梁进社,张同升;库兹涅茨比率的分解及其在我国地区差异分析中的应用[J];地理科学;2003年04期

9 欧向军;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演变的结构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年02期

10 范剑勇,朱国林;中国地区差距演变及其结构分解[J];管理世界;2002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范剑勇;;要素聚集与地区差距:来自中国的证据[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赵明;李少昆;董志强;马兴林;;实施超高产工程确保粮食安全[A];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第九十次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文集[C];2004年

3 赵明;李少昆;董志强;张宾;丁在松;;实施超高产工程确保粮食安全[A];2004’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文集[C];2004年

4 李祥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调整对省内义务教育维持性支出地区差异的影响——以湖北为案例的经验分析[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张广胜;江金启;;我国农村区域收入不均等变动趋势的经济学解释——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06年年会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学敏;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樊丽淑;中国经济转型期地区间农民收入差异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3 李颖;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4 刘秀梅;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经济效应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5 彭效军;西部开发中增长极的集聚和扩张效应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6 杨文健;中国水库农村移民安置模式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7 丁金泉;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周金玲;义务教育及其财政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曾以禹;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10 牛飞亮;制度变迁中的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分析[D];中国人民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良;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差异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2 江东坡;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的中国粮食安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3 金晶瑜;我国东西部农村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4 王华;关于建立健全我国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思考[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5 尹玉玲;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周守军;枝江市义务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杨金华;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分析[D];郑州大学;2003年

8 余阳;论我国义务教育的财政制度选择[D];四川大学;2003年

9 王洪亮;江苏省农民收入增长及差异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10 鞠方;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居民收入分配问题探析[D];湘潭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满超,丁延庆;中国义务教育财政面临的挑战与教育转移支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2 刘亮;分税制财政体制:激励与均衡效应的实证分析[J];财经论丛;2004年05期

3 黄解宇,常云昆;对西部地区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模型分析[J];财经研究;2005年08期

4 黄泰岩,王检贵;居民收入差距测量指标体系的选择[J];当代经济研究;2000年09期

5 王家赠;教育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2年03期

6 郭晓东;农村义务教育“分级管理”体制问题探析[J];教学与管理;2003年31期

7 潘天舒;我国县级义务教育投资的地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教育与经济;2000年04期

8 钟宇平,雷万鹏;公平视野下中国基础教育财政政策[J];教育与经济;2002年01期

9 袁连生;论教育的产品属性、学校的市场化运作及教育市场化[J];教育与经济;2003年01期

10 岳昌君;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对教育资源配置的影响[J];教育与经济;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江文涛;罗丹;;中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专项投资研究[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资讯[J];教育科学论坛;2010年02期

2 陈静;;社会公正视野下的中国农村义务教育现状初探[J];职业;2010年05期

3 王浩庆;;浅议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模式的认识[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01期

4 师文明;余晓辉;;金融发展不平衡、教育不平等与地区收入差距[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廖全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内容现状调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年03期

6 ;教育部2010年工作要点[J];中国民族教育;2010年03期

7 陈金干;;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提升所面临的挑战[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刘梦羽;;给30万代课教师一个说法[J];中国报道;2010年03期

9 王志章;陈云;龙尹;郑婷;;新炫耀式消费对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0年02期

10 教文;;教育部出台八项措施 力促今年毕业生就业[J];人才资源开发;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巫桂寿;刘小燕;陈佩玲;欧阳志斌;;原发性高血压6个相关基因的研究[A];第12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专刊[C];2010年

2 吴忠族;;突破学生公平就读环境的瓶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贵州卷)[C];2010年

3 杨明光;;浅谈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困境及对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4 徐勇;钟晓军;李剑富;;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消费支出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刘嘉颖;李敬光;赵云峰;吴永宁;;辽宁省人群全血中全氟有机化合物的地域分布[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9暨第四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樊香兰;;新中国基础教育财政体制的发展历程[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三)[C];2009年

7 巫桂寿;刘小燕;陈佩玲;欧阳志斌;;原发性高血压6个相关基因的研究[A];第11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专刊[C];2009年

8 姚雯;马颖;黄炳勋;;用数值预报初估场间接对比新疆地区两种探空仪[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三届气象综合探测技术研讨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9 张巧云;;树立科学发展观 促进湖南城乡和谐发展[A];湖南省领导科学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陈晓红;王傅强;王慧民;;我国不同地区的创业特征比较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拉毛措 通讯员 杨晓刚;刚察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N];祁连山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吴齐强 卞民德;谁动了我们的“薪水”[N];人民日报;2010年

3 张莉 姚雪青;2009年度人物[N];新农村商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杨忠阳;围绕中心 纠风惠民[N];经济日报;2010年

5 高洪忠 孙泽炎;交强险经营结果差异原因分析[N];中国保险报;2010年

6 教育研究杂志社;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多维审视[N];中国教育报;2010年

7 记者 江卉 通讯员 龚伟 实习生 胡柳依;让更多孩子上一流学校[N];湖北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刘晓梅;吉林:去年新增财力71%用于民生[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9 李锋 谭显根;镇安:确保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N];商洛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丁贤飞;淮北 “城乡共进”同享实惠[N];安徽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智超;教育政策执行的滞后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毛飞;苹果种植户销售行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3 朱捷;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地区差异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4 张盛仁;基于人口流动的湖北省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苗树彬;公共服务视角下的中国乡村治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汪希成;西部地区农村公共品投入保障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7 石绍宾;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供给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宋海英;乡镇企业发展的地区差异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9 汪锋;中国的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不平衡:1978-2005[D];重庆大学;2007年

10 西爱琴;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决策与管理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琴;马克思主义社会公平思想与我国教育公平的实现问题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源远;中国能源效率的地区差异及收敛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3 李玲利;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及财政政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4 盖素霞;农村普通高中教育存在问题的调查[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刘雪;胶州市A镇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现状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6 刘晶;河北省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现状、问题与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先容;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中的乡镇政府责任[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8 付卫东;公共财政体制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9 赵永波;公共财政框架下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均衡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刘宏毅;区域差异下地方政府支出结构的增长效应实证分析[D];复旦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116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4116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9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