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大学新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医学院校大学新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出处:《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医学院校大学新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修订版(88个项目)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37名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内外倾向(E)与心理健康呈显著负相关(r=-0.329,P0.01),神经质(N)和精神质(P)与心理健康呈显著正相关(r=0.643,P0.01;r=0.352,P0.01);2多血质类型的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得分最低,其次是粘液质类型的大学新生,胆汁质和抑郁质类型的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得分最高(F=49.16,P0.01)。结论医学院校大学新生的人格特征影响心理健康水平。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ity traits and mental health of freshmen in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ethods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EPQ) revised edition (88 items) and symptom Checklist 90 (SCL-90) were us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337 freshmen. Results (1)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mental health and mental health (r = -0.329).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P0.01N and P0.01) and mental health. Ru 0.352 (P0.01C); (2) the scores of mental health of freshmen with multiple blood types were the lowest, followed by those with mucous type, and those with bile and suppressive tulips with the highest scores of 49.16. Conclusion th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freshmen in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fluence the level of mental health.
【作者单位】: 中国·华北煤炭医学院(唐山);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人格是反映个体差异的普遍的相对稳定的行为倾向指标,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1]。当今时代,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已经成为高校的重要目标之一,心理学家认为人格类型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从人格入手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的心理健康教育会起到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曼华,杨凤池,周梅;医学生心身状况与人格因素关系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0年02期
2 崔伊薇;大学青年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人格特征相互关系的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199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秀芬;大学生人格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2 况利,兰长安,李进,张琪,杨德兰,黎雪梅,汪仲春;大学生人格特征4年动态观察[J];重庆医学;2004年06期
3 郑众;;当前教育体制下大学生心理障碍成因与对策[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年Z1期
4 曾武;影响学习成绩的心理卫生因素[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井坤娟,王彦,王艳茹,王琳,甘恒志,西征;三年制高职护生焦虑状态与应对方式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5年10期
6 张柏芳;钱蔚珍;余巍;宋娟;;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个性及防御方式的相关研究[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6年03期
7 叶明志,王玲 ,温盛霖 ,陶炯;不同个性特征医学生自我评价水平比较[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5期
8 贺君,谢海燕,李先涛,温泽淮,梁伟雄,陈云波;优秀医学毕业生的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年02期
9 张彤,齐艳;医院聘用护士焦虑、抑郁情绪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年03期
10 王雁,梁虹,宋玉萍,孙宏伟;高护女生人格、防御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静;安徽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01年
2 曾武;医学生心理健康对学习成绩影响的统计技术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2年
3 刘丙元;影响高中学业不良生学业成就心理因素的探索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尹慧;影响蒙古族初中学生学业成绩的性格特征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5 丁爱芝;福建省卫校生心理健康及人格状况调查与教育途径[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6 籍青林;班级合作小组管理模式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的实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谢艳;中等卫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干预实验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4年
8 邹华;医学生心身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5年
9 李静;贫困大学生人格因素、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
10 季巧英;丽水市公务员心身反应特点及其与应激有关因素的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涂晓辉;我国医学生人格特征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0年03期
2 霍金芝,芮秀文,张天柱,周文君;人格和心理素质与医学生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J];医学与社会;1999年02期
3 唐文,申克飞,王绵帆;优秀医学生人格特征研究及对医学教育的启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0年01期
4 赵靖平,沈其杰,郑延平;低年级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7年02期
5 季建林,徐俊冕,夏镇夷;83例大学生心理咨询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0年01期
6 解亚宁,张育昆,于涛,金雪梅,赵靖平;生活事件因素与中国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和多元回归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年04期
7 蔡则环,,陈桂兵, 李松;淮阴地区大学新生精神卫生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莉莉;肖丽娟;;大学新生适应研究综述[J];林区教学;2011年08期
2 刘幸娟;纪伟;;心理学视角下大学新生自我和谐与自我同一性的相关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年07期
3 余建林;;大学新生不适应心理的主要表现及应对策略探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9期
4 李远贵;;浅谈大学新生的心理矛盾与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96年03期
5 张春艳;;大学新生心理问题现状及应对措施[J];林区教学;2011年09期
6 吕叙杰;;浅析影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年10期
7 魏学飞;;大学新生的心理困惑及其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02期
8 张莉;;大学新生心理适应问题探析及教育对策[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8期
9 路红显;;增强大学新生适应能力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10 严立宁;马静涛;于聪;;关于辅导员如何开展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海雁;;雁北师院大学新生SCL-90量表测查结果的比较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2 赵会春;;大学新生常见心理问题产生原因及相应教育策略[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3 李晓波;詹丽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李悦;柯本忠;;大学新生的挫折心理分析和应对策略[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5 张继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经验刍议[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6 张柏华;;大学新生中独生与非独生子女的人格和心理状况比较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7 徐银儿;陈毓麒;;140例大学新生症状自评量表调查结果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郭志平;潘燕;李正中;;大学新生锻炼行为《阶段变化问卷》的检验及应用[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陈张彩云;张燕明;何镜炜;;香港浸会大学新生中新移民对心理素质、生活技巧及学习能力的自我评估[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10 田晓红;;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杨翠敏 通讯员 刘岩;顺义近八百困难大学新生获救助[N];北京社区报;2009年
2 傅北水;大学新生如何度过心理失衡期[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3 记者 王晖;16.2%的大学新生有“心病”[N];河南日报;2006年
4 中国矿业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项丽娜;大学新生如何适应新生活[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张学英 本报记者 周芝敏;一切从“心”开始[N];黑河日报;2010年
6 记者 吴巧君;新学期用心准备[N];天津日报;2004年
7 周胜华;大学新生当防适应性障碍[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8 通讯员 曾理邋记者 张国圣;新生要“调心”“老生”要“收心”[N];光明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赵永宏;大学生成长第一课该上什么?[N];大同日报;2006年
10 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医生 武雅学;大一新生易患三种心病[N];健康时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婧;社会上的心理咨询服务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文华;当代大学新生适应不良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佘丹丹;大学新生适应性调查及适应不良群体的干预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3 何爽;大学新生分离—个体化与家庭亲密度、学校适应的关系[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时艳阳;社交自我效能感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宇;大学新生自我同一性与学校适应性的关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6 司秀玲;大学新生的角色适应与心理健康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黄岩弟;大学新生依恋、情绪智力及学校适应的相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晓科;大学新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魏艳哲;北京中医药大学新生适应性与人格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10 李树军;市属高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及其关系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311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431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