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
本文关键词: 教育技术学 以史为鉴 学科建设与发展 电化教育 南国农 华南师范大学 学术研讨会 教育发展 发展历程 发展史 出处:《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南国农与中国电化教育发展学术研讨会"筹备会,于2010年1月5日在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召开。与会人员有中央电教馆周君达、陈庆贵、刘雍潜,西北师范大学杨改学和华南师范大学胡钦太、许骏、卓雄辉、李运林、徐福荫等。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
[Abstract]:The preparatory meeting of "Nanguo Nong and China Audio-visu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Symposium" was held in January 5th 2010 at the School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The participants included Zhou Junda and Chen Qinggui. Liu Yongqian, Yang Zhengxue,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and Hu Qintai, Xu Jun, Zhuo Xiong Hui, Li Yunlin, Xu Fuyin, etc. National Educational Science, 11th Five-Year Plan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南国农与中国电化教育发展学术研讨会”筹备会,于2010年1月5日在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召开。与会人员有中央电教馆周君达、陈庆贵、刘雍潜,西北师范大学杨改学和华南师范大学胡钦太、许骏、卓雄辉、李运林、徐福荫等。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研究课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木子;;以史为鉴,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2 汪基德;周可可;;论“媒体中心”与“系统方法”——兼评电化教育应该从“媒体中心”转向“系统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3 南国农;;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8期
4 张立新;张丽霞;;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1999年02期
5 朱广艳;;“教育技术昆明高峰论坛2009”论文征集正在进行[J];中国电化教育;2009年10期
6 杨会;陈琳;;中国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贡献力量研究——基于《电化教育研究》和《中国电化教育》10年载文的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7 包国庆;;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学晋升一级学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体会[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8 晋一鸣;孔惠洁;;从中美学者对教育技术的定位观点看教育技术专业的发展趋势[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06期
9 刘秀琴;邱百爽;赵蔚;;网络教育的研究方向分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8年03期
10 刘亚楠;上超望;;IT与教育创新——第五届全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学术论坛综述[J];现代教育技术;2009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兴波;;以史为鉴 转变作风 拓展思路[A];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王心;;教育技术学中的系统思想与辩证思想[A];第九次哈尔滨“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发展”全国中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3 罗江华;;田野工作在教育技术研究中的价值及其应用[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刘志斌;杨冀平;;对中医传染病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思考[A];全国第3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第2届委员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李佳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6 刘雍潜;李龙;谢百治;潘克明;陈丽;董玉琦;韩锡斌;;《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发展研究》课题报告[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7 桑新民;;现代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创新研究[A];中国电化教育协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郑旭东;;教育技术哲学研究论纲[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王立;;在实践中促进科学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A];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1982-2002)纪念文集[C];2002年
10 张牛;;以史为鉴 可知兴替[A];《重庆通史》首发座谈会评论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栏目主持人 周善华;以史为鉴[N];中华合作时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高明;以史为鉴 服务发展[N];巴中日报;2009年
3 张恩和;“以史为鉴”和从“史”学坏[N];中华读书报;2002年
4 陈鲁民;以史为鉴可知兴替[N];解放军报;2004年
5 本报驻日本记者 于青 崔寅;以史为鉴 面向未来[N];人民日报;2010年
6 记者 范海杰 实习生 钟晓平;以史为鉴 资政育人[N];徐州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丁华乾;以史为鉴 咨政育人[N];重庆日报;2004年
8 新华社评论员;以史为鉴 面向未来[N];人民日报;2005年
9 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 刘春良;以史为鉴 共创和谐[N];安徽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李娜;文以载道 以史为鉴[N];图们江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加圣;基于范式转换的外语教育技术学学科构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2 徐晓雄;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加涅思想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汪基德;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与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梁林梅;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绩效技术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沈书生;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设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倩苇;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技术与课程发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宫淑红;美国教育技术学的历史与范式演变[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陈卫东;教育技术学视野下的未来课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赵可云;教育技术实验研究方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姚红玉;基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虚拟导师系统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彦栋;中国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构建探索[D];云南大学;2012年
2 程腊梅;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邵帅;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伟伟;地方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学本科课程设置探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5 黄林凯;探索中国电化教育之道[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婧;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韩亮;高师院校教育技术学本科课程设置探究[D];长春师范学院;2011年
8 高山;复杂性视野下的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初探[D];云南大学;2011年
9 熊佳慧;就业视角下地方高校教育技术学实践类课程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梁琳;中美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563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456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