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测量与评价专业化的路径——“课程评价国际研讨会”综述
本文选题:课程评价 切入点:测量与评价 出处:《上海教育科研》2010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2009年11月6日~8日,"课程评价国际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与会代表基于我国当前评价领域存在的诸多非专业化问题,指出课程评价改革的方向是课程测量与评价的专业化。专业化的课程评价,应该基于专业思维、基于标准、基于过程、基于证据、基于推论。
[Abstract]:From November 6th 2009 to 8th, the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Curriculum Evaluation was held i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direction of curriculum evaluation reform is the specialization of curriculum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and the specialized curriculum evaluation should be based on professional thinking, standard, process, evidence and inference.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分类号】:G4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本刊编辑部;;课程评价改革国际研讨会拟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09年10期
2 杨向东;王中男;;呼唤课程测量与评价的专业化——“课程评价国际研讨会”综述[J];全球教育展望;2010年01期
3 葛大汇;学业测量与评价的理论背景[J];计算机教与学;2005年05期
4 ;《教育测量与评价》征稿启事[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08年01期
5 ;《教育测量与评价》征稿启事[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09年08期
6 ;《教育测量与评价》征稿启事[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09年09期
7 ;《教育测量与评价》征稿启事[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09年12期
8 ;《教育测量与评价》征稿启事[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0年01期
9 ;《教育测量与评价》征稿启事[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0年02期
10 ;《教育测量与评价》征稿启事[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瑜;张忠德;欧爱华;唐雪春;许银姬;;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出院患者生存质量的测量与评价[A];2004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黄大同;魏献忠;梁伟坚;;SPECT成像空间分辨率的测量与评价[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物理分会第十次学术年会、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一次医疗设备科学管理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徐安林;;《数控设备维修综合实训》课程开发[A];2005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李琼华;;树立新的课程理念 提高语文教师素质[A];首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周跃云;;音乐新课程评价浅议[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音乐专辑)[C];2006年
6 包天喜;;浅谈如何实施对学生的素质评价[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7 赵霞;;基于学生主体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及反思[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8 赵福忠;;中学化学新课程改革展望[A];2011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陈栋;;国乐飘香飘——论高师民族乐器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10 周燕;;让每块金子都闪光——新课程背景下音乐课堂教学评价的体会[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音乐专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潘启雯 通讯员 戴勇;加强大规模考试中有关效度的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潮州市金山中学 黄树烨;高中音乐课程评价初探[N];潮州日报;2010年
3 宋时春;课程评价不止是测验分数[N];中华读书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宋晓梦;课程评价如何走出困境[N];光明日报;2006年
5 一丁;课标教材培训深入课程评价层面[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6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兰璇;一份好试卷是怎样炼成的[N];中国教育报;2010年
7 衡阳县樟木乡中学 余小凤;巧用评价促发展[N];衡阳日报;2010年
8 唐代清;高职师范院校隐性课程评价[N];中国教育报;2006年
9 江苏省职教科研中心 袁丽英;职业教育课程评价要抓住三个关键[N];中国教育报;2009年
10 李 健;课改:质量就是生命[N];中国教师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志军;发展性课程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李雁冰;质性课程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3 李俊峰;普通高等学校散打课程开发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4 吕红;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课程质量保障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胡雅欢;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张倩苇;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技术与课程发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艳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艳秋;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艾兴;建构主义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10 欧阳文;大学课程的建构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静敏;中学语文教育评价在新课程中的具体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2 郝路军;高等学校课程评估与课程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3 唐旭;论多元智力理论与语文教学的整合[D];重庆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敏;我国大学本科课程评价发展状况及其改进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5 张恩德;初中物理课程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学生评价部分[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刘以娟;四川大学护理本科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D];四川大学;2004年
7 王新娟;世纪之交两岸三地初中语文课程改革比较[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闫淑惠;中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程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周蓉娟;高中物理专题研修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10 孙慧;辽宁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238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623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