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有效教学:基于适应与超越的视点
本文选题:有效教学 切入点:适应 出处:《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有效教学是人们对教学的目标期待。从适应与超越的维度来看,有效教学既要适应同时又要超越现实社会和人之发展的双重需求,在两者的矛盾中寻求合理张力,高度达成有效教学的理想。
[Abstract]:Effective teaching is the expectation of the goal of teaching. From the dimension of adaptation and transcendence, effective teaching should not only adapt to the dual needs of reality society and human development, but also seek reasonable tension in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m. To achieve the ideal of effective teaching.
【作者单位】: 玉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
【分类号】:G4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论教育之适应与超越[J];教育研究;1996年02期
2 冯建军;人的超越性及其教育意蕴[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朗;罗莹;胡红武;袁新梅;;农村中小学“双人双语”教学模式探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7期
2 范国琴;教育对创造性人才成长的负面影响及其消除[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3 王立红;;创新普通高等院校健美操课程模式,实现体育价值的多元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4 方丽英;;论高等教育理念创新[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卢俊;刘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改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6 张启树;超越论——面向21世纪的教育价值选择[J];池州师专学报;1999年04期
7 刘世英;刘江燕;宫大宁;;高校师资管理的策略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赵义泉;超越式学习的本质规定及其立论基点[J];东北师大学报;2005年01期
9 王澍;;基础教育改革30年:知识转型与立场更迭[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10 和学新;主体性教学:内涵与特征[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薛勇民;王凤华;;生命哲学视野下的终身教育价值观[A];2009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铁林;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与一流大学的崛起[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冬云;交往德育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薛忠祥;当代中国教育的应有价值取向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赵荷花;学习的教学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安世遨;大学生对话管理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6 韩承敏;教育随笔的哲学思考[D];苏州大学;2007年
7 史根林;名校论[D];苏州大学;2007年
8 高闰青;“以人为本”理念及其教育实践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于光;德育主体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王凌皓;中日近代道德教育理念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温海花;论生命化英语课堂教学[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杜迎洁;走向人文性的课堂管理[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方黎;论高校德育个体发展价值的实现[D];苏州大学;2009年
4 韩兴杰;农村基础教育“城市中心”价值取向之检讨[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孙蕊;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要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刘光平;我国研究型大学引领社会的内涵与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7 张艳玲;在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奇明;农村初中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管理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杜维;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探析[D];新疆大学;2008年
10 侯亚彬;论青少年自主选择性道德人格的培育[D];河南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宝马,潘惠,陈志华,王骏,巢国祥;扬州市农村社区人群肥胖超重现况及影响因素[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1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小华;;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调研分析——以连云港市省重点高中为例[J];地理教育;2010年Z1期
2 牟丹;;地理专题复习有效教学法[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9年12期
3 涂木年;;中学语文有效教学初论[J];语文月刊(学术综合版);2009年12期
4 林怀传;;以有效阅读促进有效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年04期
5 麦贤慧;;有效教学要“有舍有得”[J];新课程(综合版);2010年02期
6 李锦辉;;谈有效教学的策略匹配[J];教书育人;2009年S4期
7 许全玲;;对信息技术理论课有效教学的探究[J];新课程(教师);2010年01期
8 卞有勇;;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刍议[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0年01期
9 林华宝;;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探析[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年02期
10 于力;;改变教学方式,实现有效教学[J];考试周刊;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绮琴;;适应社会需要 促进理疗发展[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康复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2 黄穗远;;点燃学生课堂的激情——实践初中课堂“有效教学”之我见[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3 刘小平;;实施有效教学,确保学生学习成功[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4 魏红;申继亮;;高校教师有效教学的特征分析[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5 夏宏华;;开展有效教学,实现科学备考[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6 任伟;马进;;有效教学:案例与反思[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年
7 刘小平;;实施有效教学,确保学生学习成功[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8 黄穗远;;点燃学生课堂的激情——实践初中课堂“有效教学”之我见[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9 程江卫;;科学课堂中有效性教学的几点作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10 程江卫;;科学课堂中有效性教学的几点作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浙江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程伟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超越性[N];文汇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林凤斌;要适应社会[N];河北日报;2002年
3 钟启泉;有效教学的理念[N];中国教师报;2003年
4 武汉市江岸区档案局局长 袁远;适应社会需求 创新服务机制[N];中国档案报;2004年
5 沙龙承办 吴江梅堰实验小学;课堂浪费与有效教学[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6 孙立平;和谐社会与权力规范[N];经济观察报;2006年
7 文汇;奥运会 人类文明价值的超越性体现[N];中国改革报;2008年
8 张艳芳;外贸可持续发展须实施技术超越性战略[N];发展导报;2002年
9 宋兰兰 通讯员 孙立 孙沭沂;部署民族宗教工作[N];长江日报;2007年
10 厦门市公安局副局长 洪君盛;适应社会治安变化 探索流动人口管理[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赵君;艺术彼在世界里的审美狂喜[D];暨南大学;2006年
3 耿彦君;唯物辩证法论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孟琦;课堂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胡永红;有效体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新生;卡尔·拉纳神哲学思想探析[D];复旦大学;2006年
7 任丽新;儒学与基督教:天人关系、神人关系及其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8 尤娜;现象学—诠释学心理治疗的综合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赵录旺;在解构与建构之途[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10 韩国茹;即超越即内在的圆融之教[D];南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茂祥;走班学习的理论与实践初探——兼论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学习的有效教学思想[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2 梁春玲;中学物理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陈爱忠;新课程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肖贻杰;大学教师有效教学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5 曹立群;中学历史教学阅读法的分类指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任苒;有效教学研究——理念、实践与展望[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赵新江;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冰冰;论如何超越教学法进行有效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9 刘三秀;论审美超越性[D];厦门大学;2001年
10 谭志云;在物理教学中实现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309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630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