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形成性评价”到“为了学习的考评”
本文选题:评价 切入点:考评 出处:《教育学报》2010年04期
【摘要】:自"形成性评价"的概念提出后,其内涵不断发展,使用的术语也有所变化。在其历史发展中,使用的术语发生了从"形成性评价"到"形成性考评",再到"为了学习的考评"的变化。这个术语变化的过程也承载了相应的涵义发展,即评价从关注课程开发的效果,扩展到关注学生的学习质量。而对学生学习质量的关注中,也从诊断学生阶段性的学习结果发展到经常性地收集学生学习过程的证据并用于反馈学习和调整教学,再在促进学习的核心价值下融通不同的评价方式,并持续性地与教学过程相融合,着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Abstract]:Since the concept of "formative evaluation" was put forward, its connotation has evolved and the terms used have changed. The term used has changed from "formative evaluation" to "formative evaluation", and then to "evaluation for study". It extend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quality of students' learning, and the attention to the quality of students' learning also develops from diagnosing the students' periodic learning results to collecting the evidence of the students' learning process regularly and using it to feedback the learning and adjust the teaching. Under the core value of promoting learning, different evaluation methods can be combined with the teaching process to improv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用法;;历史教学自主学习法的探索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年02期
2 卢晶;;构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学生学习报告手册[J];教学与管理;2010年04期
3 冯涛;;新课程视域下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评价[J];教学与管理;2010年06期
4 韩亚成;丁琼;;分层递进20年——上海华东师大一附中实验中学的探索历程[J];上海教育科研;2010年03期
5 曾剑斌;金红珍;;新时期体育教学评价模式评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年03期
6 胡艳;;国外中小学形成性评价实践研究及其启示[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0年01期
7 赖俊明;;试论新课程下教师教学合作方式的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0年02期
8 谢芙蓉;;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地理课程学习方式的变化——探究式学习[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年01期
9 尹淑桂;;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历程及其努力方向研究分析[J];硅谷;2010年05期
10 陈素燕;陶海飞;;中英金融专业本科教育比较研究[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蒋春丽;王立新;;大学英语教学评估改革初探[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2 吴佳德;;实施教师自我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3 包天喜;;浅谈如何实施对学生的素质评价[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4 陆建军;;探究隐性分层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中的运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5 温国忠;;改革考核评价体系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辽宁卷)[C];2010年
6 何新慧;孔祥亮;;《伤寒论》PBL教学再认识[A];仲景医学求真(续三)[C];2009年
7 石带娣;;分层教学在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中的应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8 陆建军;;探究隐性分层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中的运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9 贺君婷;李海英;;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价对学生语言学习策略影响的探索[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10 付巧英;;浅论任务型教学[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商报记者 扈明;中国儿童英语语言能力白皮书发布[N];北京商报;2010年
2 静海实验中学 薛金生;教学之关键在教师 教师之关键在设计[N];天津教育报;2010年
3 浙江湖州市弁南小学 沈锦良;如何让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评价“增效”[N];美术报;2010年
4 唐山师范学院滦州分校 李宁;体育课堂中善用形成性评价[N];中国体育报;2009年
5 夏临华 周建忠 刘海涛 王云;湖南文理学院:“三维一体”教学质量管理模式的研究[N];中国教育报;2009年
6 叙永县向林中学 姜国福;并班背景下的毕业班英语教学随想[N];泸州日报;2009年
7 张立影;小学英语课程应以评价性为主[N];济宁日报;2009年
8 陕西省洛川县教研室 王小梅;谈英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N];延安日报;2009年
9 刘丽峰;小学科学教学中评价手段的运用[N];济宁日报;2009年
10 记者 王晶;省教育厅长详释新高中综合素质评价[N];湖北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黎健;广西母亲安全政策评价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王笃勤;环境适应型评价模型及其在大学英语评价中的应用[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唐德海;大学课程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德美;小学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王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激发英语学习兴趣[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3 黄玉芳;构建PPFA学习模式促进初中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实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4 常利燕;形成性评价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5 孙婧姝;档案袋评价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曾利霞;形成性评价在英语专业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和探索[D];中南大学;2009年
7 赵洪萍;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8 黄良波;大学英语作文反馈方式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9 夏敏;形成性评价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词汇学习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10 王琼瑜;大学英语对话式教学探讨[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621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662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