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蒙古族青少年心理适应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31 11:45

  本文选题:蒙古族 切入点:青少年 出处:《民族教育研究》2010年03期


【摘要】:采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适应分量表》,调查了1 768名蒙古族中小学生的心理适应状况及发展趋势和特征。结果表明:蒙古族青少年群体的心理适应水平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其中生理适应和社会适应方面男生显著高于女生,人际适应方面女生显著高于男生;不同学校类型的蒙古族青少年心理适应水平存在显著差异,除生理适应外的所有因素,重点学校青少年适应水平均高于一般学校。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家庭的蒙古族青少年在适应水平上没有显著差异;不同家庭来源的蒙古族青少年心理适应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呈现出城市乡镇农牧区的递进层次;蒙古族青少年心理适应水平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初二和高一发展较好,初三出现低谷,随年级的增高,蒙古族青少年的适应性水平呈起伏式增长的发展趋势。
[Abstract]:The mental adaptation status, development trend and characteristics of 1768 Mongolia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the questionnaire of Mental Health quality of adolescents and adaptation scale. There are significant gender differences, The physiological and social adaptation of boy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girls, and the interpersonal adaptation of girl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boy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 of Mongolian adolescents in different types of schools, all factors except physiological adaptatio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adaptation level between the only child and the non-only child family, 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 level of the Mongolian adolescents from different family sources. There are significant grade differences in the level of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 of Mongolian adolescents, the second and the first year of junior high school develop better, the third grade is low, and with the increase of grade, the level of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 of the Mongolian adolescents is significant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rural and pastoral areas in the cities. The adaptability level of Mongolian youth shows a trend of ups and downs.
【作者单位】: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研究(项目编号:03JZD0029)成果之一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徐浙宁,郑妙晨;国内“学习适应性”研究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0年05期

2 张大均;江琦;;《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适应分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年02期

3 冯正直,张大均;中学生心理素质特点的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毕业生追踪调查课题组;安徽电大开放教育毕业生追踪调查报告综述[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2 朱祖林;开放教育毕业生追踪调查问卷结构设计的信度效度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3 余华东;智慧主要是培养出来的[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4 黄希庭,范蔚;个性化成才教育探索[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5 于坤章,宋泽;信任、TAM与网络购买行为关系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年05期

6 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课题组 ,郑日昌,邓丽芳,张忠华,郭召良;《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2期

7 张大均;江琦;;《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适应分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年02期

8 郑希付;宫火良;;《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个性素质分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年02期

9 沃建中;孙慧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归因风格分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年02期

10 胡胜利;;中学生SCL-90评定结果分析及其常模的建立[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张言彩;韩玉启;;转换障碍对满意和重复购买意图影响的实证分析[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2 陈晓红;王傅强;;我国东中西部中小企业外部环境的实证比较研究[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徐哲;赵懿清;;服务管理差距与服务质量差距之间关系模型的研究[A];第三届中国质量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陈劲;景劲松;沈祖志;;复杂产品系统创新项目风险作用机理研究[A];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潘文安;;基于整合能力的供应链伙伴关系与企业竞争优势研究[A];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肖东生;付跃龙;陈建华;;应急管理团队信任问题结构方程模型[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周海宏;;器乐学习与儿童智力发展研究报告[A];第一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赵介城;虞一萍;魏立莹;仇剑莹;;中国成人智力量表[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8年

9 赵介城;虞一萍;巫善勤;;青少年智力项目的预测结果分析[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喻平;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式及教学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方明;缄默知识面面观[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漆昌柱;羽毛球专家—新手在模拟比赛情景中的问题表征与运动思维特征[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4 蔡鸿明;用于创新设计的人脑模型体系构造及知识生成[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5 丁彪;企业领导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杨东;儿童解决学科问题认知模型的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许远理;情绪智力组合理论的建构与实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8 路海东;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决的认知与元认知策略及其训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姚美玲;唐代墓妼词汇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景劲松;复杂产品系统创新项目风险识别、评估、动态模拟与调控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星;民警人格结构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2 高冬东;关于领导能力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3 谷政;论数学形象思维及其培养[D];苏州大学;2001年

4 金东贤;加工水平与时间间隔对面部再认成绩影响的发展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5 洪彬彬;成功智力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6 卢少兵;英语听力教学对学生智能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7 张蕊;秦巴山区智力低下儿童病因分析及脆性X智力低下(FMR1)基因的甲基化和CGG位点多态性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8 冯启翔;《简易个别智力量表》简体版的试用和修订[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谢士杰;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战秉聚;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素质教育的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樊富珉;社会现代化与人的心理适应[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2 张大均,冯正直,郭成,陈旭;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几个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3 冯正直,张大均;中学生心理素质概念和成分的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4 冯正直,张大均;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研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年03期

5 徐韬园,施慎逊,林霞凤,祈仁娥,郑毅,李宝林,王民洁,单友荷,郭兰婷,郭传琴,张惠生,沈宜元,范希文,李翔,陈美珍,王继跃,罗雪莲,顾庆翠,梁炽强,王兴达,赵美荣,李玉秀,陈卫,刘遂成,赵忠国,王爱萍,海怀林,刘振,朱贵斤,李子申,张秋水,赵小菲;AAMD适应行为量表在我国的应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建文;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构、机制与功能[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卢春莉;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问卷的编制及应用分析[D];山西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路;蒙古汗国及其前期蒙古族的畜牧业经济[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0年01期

2 舒振邦;略谈蒙古民族对元代历史的重大贡献[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0年01期

3 色道尔吉;蒙古族文学概况[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0年01期

4 梁一儒 ,赵永铣;蒙古族英雄史诗简论[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0年01期

5 宪东;射大雕民族的文采与风骚[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0年01期

6 阿木尔巴图;谈谈蒙古族民间图案[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0年01期

7 妥木斯;文浩雕塑简介[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0年01期

8 文浩 ,吉格吉德斯冷;裕谦[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0年01期

9 毕力格太;塞北古城的星星之火——回忆我的哥哥吉雅泰地下革命活动片断[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0年02期

10 那木云;关于十一——十三世纪蒙古族社会的性质[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乌兰察夫;段文明;;理学在元代的传播与发展[A];朱子学新论——纪念朱熹诞辰86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0年

2 廖一中;;豫咸与平原义和团起义[A];义和团平原起义10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3 秦仲和;;萨都剌和他的词[A];三晋文化研究论丛(第一辑)[C];1994年

4 甘旭岚;;蒙古民族各阶层人士的抗日斗争[A];抗日战争史及史料研究(一)——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5 赵之恒;;咸同年间内蒙古东部地区的反清起义[A];少数民族史及史料研究(三)——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6 马熙群;;承德——蒙古民族的“遵义”[A];少数民族史及史料研究(三)——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7 贺灵;;锡伯族萨满教概述[A];民族学研究第九辑[C];1990年

8 张凌;王影;;关于性健康教育的思考[A];江苏省第二次性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9 郝洪喜;马铁松;;敢问路在何方?——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改革开放脱贫致富纪实[A];少数民族史及史料研究(三)——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10 李慧;孙国徽;王利明;范永红;史志勇;鲁宾;;内蒙古工业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与启示[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加强青少年学生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N];北京日报;2000年

2 李立祥;奶茶飘香[N];北京日报;2000年

3 小魏;国家筹集资金投建青少年活动场所[N];中国妇女报;2000年

4 别清河 陈丽荣 唐宋;今日走西口[N];中国工商报;2000年

5 本报评论员;要更加关心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记者 时晓玲 范绪锋;青少年校外活动条件将大大改善[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崔晓林;那达慕盛会[N];中国旅游报;2000年

8 刘赵平;抓住暑假修学旅游商机[N];中国旅游报;2000年

9 重庆市少年宫 蒋秋;关注青少年儿童校外教育[N];重庆日报;2000年

10 共青团重庆市委 汪平;构建青少年宫建设和管理新格局[N];重庆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潮鲁;蒙古族长调牧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2 桑郁;云南通海蒙古族文化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3 张兴贵;青少年学生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包红梅;论蒙古史传文学向历史小说的转型[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何红艳;科尔沁蒙古族说唱文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6 崔玲玲;青海台吉乃尔蒙古人的人生仪礼及其音乐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4年

7 曹道巴特尔;蒙汉历史接触与蒙古族语言文化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8 叶尔达;拉布占巴·咱雅班第达·那木海扎木苏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9 赵允卿;东北民族天神崇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10 苏德;多维视野下的双语教学发展观[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斌荣;刺激材料的呈现方式对儿童青少年分类活动影响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2 曾向;青少年身体自我及其与自我价值感关系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陈伟华;健康人生教育模式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付丽敏;河北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现状调查与管理模式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苏娟娟;青少年学生的自尊、自我和谐和网络关系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6 程岭红;青少年学生责任心问卷的初步编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严桂泉;论信息时代青少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8 徐瑞;学生越轨行为的成因及防范[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9 谢慧;学校、家庭、社会三维互动德育网络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10 耿长欣;网络“净化”器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6905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6905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9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