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动机:一个尴尬的教育心理学术语
本文选题:外部动机 + 外源性动机 ; 参考:《上海教育科研》2010年08期
【摘要】:在日常生活和学术环境中,人们一直惯用"外部动机"这一术语。实际上这一称谓并不科学。本文对之进行了发生学和命名学的检视,指出这一貌似科学的称谓却存在不能圆说的逻辑谬误。
[Abstract]:The term "external motivation" has always been used in daily life and academic environments. In fact, this term is not scientific.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generology and nomenclature, and points out that there is a logical fallacy in this seemingly scientific appellation.
【作者单位】: 南阳师范学院教科院;
【分类号】:G44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丽明;试论外语课堂评估手段的现状及可选策略[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2 滕瀚,唐智松;网络教育中情感教育的思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3 何更生;迁移机制及其对教学实践的启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4 陈玉玺;知识创新及其认识活动的特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5 孙玉红;;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任其平;论发展高师学生主体性的心理学教学[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7 陈志超;;大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外界诱因及预防对策[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王晓芳;运用“注意”规律提高体育教学质量[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曹荣誉;问题解决策略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朱利;电化教学手段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李欣;;中学英语教学的三大认识误区及诊断[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蒲生财;;中学化学教师如何通过课堂教学体现教材价值功能[A];甘肃省化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学术报告会暨二十三届年会——第五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3 曹继军;;浅议初中思想政治课新课导入的方法[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4 闫伟;;制造“冲突”与转变错误概念[A];2005年全国高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卢福波;;语法教学与认知理念[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希希;论有效的课堂交往[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喻平;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式及教学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刘新福;PSIC子空间协作模型与协作学习支持环境的实现技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彭虹斌;课程组织研究——从内容到经验的转化[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三福;教学的语用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路海东;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决的认知与元认知策略及其训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邹玉玲;主体性体育及其课程观探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赵娟;初中代数学习困难生认知特征及干预措施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9 苏德;多维视野下的双语教学发展观[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10 周志平;学校教育中的知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锋;发现式学习研究及CAI课件的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韩夫苓;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相关动作教材体系及其教法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3 王浩;民办高校与普通高校大学生自我概念、成就动机及其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杨玉东;国家数学课程改革中教师培训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5 王凯;新型骨干师资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张玉敏;论化学美学思维能力及其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陈振全;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事故的侵权行为及其防治[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李文卿;素质教育与当前中小学教师素质[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马志成;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研究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10 江佳慧;论情感在阅读教学中的功能[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海飞;;是什么驱动你按照自己的方式行动[J];家教指南;2002年06期
2 王俊岭;;把握动机特性,有效促进教学[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29期
3 刘妍君;王才康;;自我决定理论在新课改理念下对教学行为的启示[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高伟雄;谈内外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J];卫生职业教育;2003年S1期
5 杜文霞;;学生学习动机中的过度理由效应[J];文教资料;2009年21期
6 刘小群;王立军;;影响学习动机的外部因素与学习动机的激发[J];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任娟;;浅析学习动机[J];考试周刊;2009年36期
8 杜思宇;;学生学习动机的弱化及其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10期
9 马莹;赵志纯;;农村教师从教动机调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7年08期
10 白红敏;;自我决定理论对教育的启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李丽;;家长参与及其与学生学习动机、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程本洪;;浅谈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A];浙江省推广发展健康促进学校项目论文集[C];2005年
3 王燕;张景焕;权月彤;;学校组织创新气氛和教师创造动机对教师创造力的作用:多层线性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周莹莹;张大均;;当代大学生职业动机结构及其发展特点[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万晶晶;郑晓边;王凤霞;刘华山;;初中生理科课程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6 李向东;;试论远程学习者学习动机的激发[A];第五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0年
7 杨兆山;张海波;;发展性适应:学生适应问题的教育学阐释[A];2010年农村教育高端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吴增强;课堂中的心灵交融[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张德庚;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N];营口日报;2006年
3 东北师范大学 潘永兴;教育中的激励:一种教育自觉的理念[N];光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辉;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结果处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权月彤;学校组织创新气氛、教师创造动机与教师创造力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付秀君;班级创新气氛、创造动机与初中生创造力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万伟;两类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和成就目标定向的比较[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夏晓娟;大学生时间洞察力、自我决定动机与学业拖沓的关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5 崔继珍;中学生学业延迟满足及其成因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丽;家长参与及其与学生学习动机、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康莉;父女关系对初中女生异性交往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8 徐希铮;目标内容、动机调节方式对创造力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潘贤权;新手—熟手—专家型教师主观幸福感与教学动机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10 张虎;基于Web2.0的大学生个人学习环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344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934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