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浮城”到“生根”——回归后香港特区政府实施国民教育策略与创新机制研究
[Abstract]:After Hong Kong's return to the motherland, the SAR Government gradually got rid of the perplexity of colonial education, the successful transformation of n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gradual improvement of Hong Kong people's national identity, all of which benefited from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of national education by the SAR Government. In view of the plight of n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n mainland China, we should actively learn from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government in implementing national education, take the government as the leading factor, design the top level,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convergence of education. Through teaching materials, classroom, life, emotion and other imperceptible multiple infiltration, focus on cultivating students to others, family, society, national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voluntary spirit, Let the national education from the formalized "floating city" take root "in the students' hearts, students' national consciousness, national spirit and patriotic feelings will arise spontaneously.
【作者单位】: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研部;
【基金】: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项目“中国市级政府创新激励措施研究”中香港教育创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1105-0532)
【分类号】:G5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少伟,赖柏生;香港教师眼中的国民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S1期
2 许向东;香港学校德育评介[J];比较教育研究;1997年03期
3 刘桂秋;;美国的“社会—情感教育”及启示[J];中国德育;2009年01期
4 张鸿燕;香港学校德育途径与方法之探讨[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5 王学风;岑晖;;香港回归后国家民族教育的若干问题[J];教育评论;2008年01期
6 李德;胡菊华;;借鉴与探索:香港德育教育内容与策略创新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年06期
7 王鹏,侯钧生;情感社会学: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社会;2005年04期
8 徐士强;;我是中国人——香港回归以来国民教育发展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008年11期
9 张鸿燕;;简析回归后香港公民教育的特点[J];现代教育论丛;2007年08期
10 张鸿燕;;香港公民教育的变革与发展[J];新视野;2008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韬;在情趣中实践教与学的真谛[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刘敏;重视第二课堂对“法律基础”课的补充作用[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3 戴育滨,张贻发,杨利江,吴善添;新时期高校共青团组织青年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郭亚丹;;贵州师范大学数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的比较研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年09期
5 陈荣莲;徐小勇;丁兴贵;徐庆富;;创新实践与人才培养新模式——钱伟长教育思想实践[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7年10期
6 黄功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的内涵解析及提升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09年06期
7 李国荣;高扬志愿者旗帜 开拓共青团工作新领域[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8 贺迅;曾光明;许秋芝;刘云国;方燕红;杨霞;;ARLR原理对我国高校理工文融合教育研究的启示[J];高等理科教育;2005年06期
9 阿布都外力·克热木;;论翻译教学问题及其措施——以西北民族大学汉语专业翻译课程改革为例[J];消费导刊;2008年02期
10 夏颐;;关于根舍因与克拉夫基的范例教学理论的述评[J];消费导刊;2009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戴世强;;钱伟长先生科学研究的成果和方法[A];力学史与方法论论文集[C];2003年
2 戴世强;;授之以“渔”,还是授之以“鱼”?——学习和实践钱伟长教学方法论的一些体会[A];第三届全国力学史与方法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冯秀芳;李兴莉;;钱伟长先生的教育思想及其实践[A];第三届全国力学史与方法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璐斐;;对香港青年一代团结引导工作的研究[A];港澳海外统战工作新探索[C];2008年
5 孟庆勋;;浅谈钱伟长的力学观[A];中外力学思维纵横——第四届全国力学史与方法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姬振旗;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陈彦光;分形城市系统的空间复杂性研究[D];北京大学;2004年
3 冯秀芳;钱伟长治学理念及教育思想初探[D];上海大学;2007年
4 姚俭建;财富与身份:华村准中产阶层研究[D];上海大学;2007年
5 魏峰;乡土社会的教育政策运行[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芳芳;初中历史教学中情感意识培养初探[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2 颜世利;大学元素化学探究式教学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3 汪小琳;非政府组织中的志愿精神培育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4 张鹏燕;香港学校公民教育的演进透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冰;高校共青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9年
6 吴兴亚;当代大学教师角色困境及其解决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阎崴;当代我国成年仪式教育功能及其实现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8 房静静;情感跌宕:艾滋病人在困境中寻求支持[D];中南大学;2008年
9 王琳;美国新品格教育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10 王伟伟;论当代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及其实现[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申申;港、台地区道德教育发展辨析[J];比较教育研究;1996年04期
2 刘国华;香港《学校公民教育指引》评析[J];比较教育研究;1996年04期
3 李荣安;香港学校公民教育新指引中的国家民族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1997年03期
4 许向东;香港学校德育评介[J];比较教育研究;1997年03期
5 张永雄;;德育及公民教育在香港课程改革中的理念、策略和实践经验[J];中国德育;2006年03期
6 朱小蔓;人的情感发展与教育[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4年06期
7 张鸿燕;香港学校德育途径与方法之探讨[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8 黄琳庆;香港、台湾德育教育特点比较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01年03期
9 林修果,曾盛聪;回归后香港德育的区域性特色及其发展趋势[J];教育评论;1997年04期
10 丁月芽;文化、认同与香港公民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1997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邢捷;谭兰;;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调查研究——以湖北省恩施自治州为例[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年01期
2 ;中国农业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职攻读)招生简章[J];中国畜牧杂志;2010年01期
3 孙长明;韩梅;;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J];辽宁高职学报;2010年01期
4 顾惊雷;;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国际比较——背景、政策效果与借鉴[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年01期
5 齐山华;丁培卫;;基于SWOT分析的我国民办教育产业发展对策研究——兼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的经营模式[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年02期
6 陈霞明;;美国“积极行动”的司法审查评析[J];云梦学刊;2010年01期
7 刘彦;董俊杰;;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阈中的大学生志愿服务[J];北京教育(德育);2010年01期
8 张如画;;现代艺术与设计中的视觉语言表现与多样性变化[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苏丽娜;;论我国政府与学校关系的现状及变革[J];教书育人;2010年03期
10 赵娟;;香港教育交流走笔[J];湖南教育(教育综合);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覃业阶;;评价与激励 民办教育教师评价的思考[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2 黄学溥;;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的教育思想[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3 要振生;;略论杜威的素质教育观[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4 徐卫红;;从洪堡到哈耶克:一种国家教育观[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5 王伦信;;台湾地区的中国教育史研究概观[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6 张兰馨;;李大钊革命教育思想初探[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7 张大民;;李大钊教育思想的发展[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8 陈杏年;;试论孙中山的教育近代化思想[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9 熊明安;高慎英;;民国时期的教育辅导制度[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三)[C];2009年
10 刘良华;;民国前期教育思潮的演进[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彤 陈威华 赵焱;巴西史上首位女总统迪尔玛宣誓就职[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2 本报记者 曹英 张琴琴;问教长治[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3 杨雄 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教育纲要岂能“只见学校、不见家庭”[N];文汇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潘希;职业教育体系急需完善[N];科学时报;2010年
5 记者 郝卫江;家庭教育应得到充分体现[N];中国妇女报;2010年
6 马敏;借世博东风提升国民整体素质[N];光明日报;2010年
7 蔡钡;加强养老金投资国民教育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养老风险[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0年
8 记者 李学梅;气候变化是伪命题?法国科学家反驳[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9 本报特约记者 于正兴;融合带来的效应[N];解放军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石鑫;扩大优势资源 建设教育强区[N];阿克苏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曙明;宁夏近代教育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2 汪丞;理想与现实[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孔祥立;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4 章博;《鹿特丹规则》研究:制度创新与借鉴[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5 于甲川;中日两国林业近代化比较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6 李龙泉;解构主义翻译观之借鉴与批判[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7 汪巧红;民国时期湖北的新县制研究(1939-1949年)[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朱立恒;传闻证据规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谷峪;日本社会转型期的职业技术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黄利;保释与取保候审制度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宇洁;从传统石庭走向现代石景[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2 李慧媛;在声乐学习实践中感悟民族新唱法的“声”、“字”、“情”[D];天津音乐学院;2010年
3 安丽敏;单士厘的世界之旅及其思想认识研究(1898-1912)[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成君;农村金融体制的国际比较与借鉴[D];吉林大学;2009年
5 刘洋;澳大利亚博物馆资金结构的初步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6 杜东霞;中国新型农民合作社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7 冯美迎;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经济效应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9年
8 刘洋;我国诉讼证据规则之探讨[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9 安志华;强国魂论—中华民族精神再陶铸[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10 王丽娜;王安石人才思想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4257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2425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