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学政与晚清教育、学风的变迁——以黄体芳为例

发布时间:2019-05-27 16:07
【摘要】:学政为有清一代主管一省学务的最高职官,对科举制度和教育体系的运行、学术与文化的发展以及社会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黄体芳在江苏学政任内的严格考试之举,"培士风、振儒术"的种种举措,振兴书院的经古传统以及倡导汉宋兼习和经世学风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教育和学风的变迁,同时表明,中国固有的社会政治文化传统中蕴含着致中国重新振兴之根本性资源的追求与信念,仍因袭地渗透于地方学务官员的意识深处。
[Abstract]: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tudy the operation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and the education system,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cademic and culture and the social stability. On the basis of the rigorous examination of the students in Jiangsu, the various initiatives of the "culture of the wind and the wind", the ancient tradition of the revitalization of the Academy and the efforts to advocate both the Han and the Song and the study of the style of study, have influenced the changes of the local education and the style of study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inherent social and political culture of China contains the pursuit and belief of the fundamental resources to re-energize China, and it is still in the deep of the consciousness of local government officials.
【作者单位】: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温州文化研究工程项目“晚清瑞安黄氏研究”(WYK0654)课题研究成果
【分类号】:G5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田正平,朱宗顺;传统教育资源的现代转化yh——晚清书院嬗变的历史考察[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2 易惠莉;同光年间上海本邑绅士的生活价值取向——以张焕纶为主要考察对象(上)[J];历史教学问题;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显成;李鸿章督直期间的抗灾救灾实践及其教训[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徐希军;角色冲突:胡适思想多歧性的一个社会学解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王飚;“人”的觉醒对传统文学原则的挑战——论龚自珍文学思想的近代意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4 芮锐;光绪年间黄河郑工略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5 孙自俭;晚清铁路政策的官办与商办之争[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6 张立;科学“乃儒流实事求是之学”——略论阮元科学思想的实学精神及其局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7 郑志良;论乾隆时期扬州盐商与昆曲的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8 李中华;中国哲学的历程——兼论近现代中国学术思想的转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9 傅道彬,王秀臣;郑孝胥和晚清文人的文化遗民情结[J];北方论丛;2002年01期

10 杨绪敏;;论明代空疏学风形成和嬗变的原因及影响[J];北方论丛;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王天根;朱从兵;;严复译著时间考析三题[A];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诞辰150周年纪念论文集[C];2004年

2 王国平;;略谈江苏现代化启动的“非制度化推动”[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3 赵利民;;杂语并生 多元共存——论中国近代文学观念的文化生态[A];中国近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三届近代文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方祖猷;;十七世纪启蒙时期民主政治的中国模式——读《明夷待访录》有感[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杨瑞;;科学思想在史学领域的兴起与进取:从梁启超到傅斯年[A];中国现代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王夏刚;;学政与清代学术[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二辑)——首届“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6年

7 贾小叶;;督抚与晚清文化变革之决策[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C];2005年

8 李育民;;清政府应对条约关系的羁縻之道及其衰微[A];“近代中国、东亚与世界”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旭东;20世纪中国古史研究主要思潮概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陈义海;对明清之际中西异质文化碰撞的文化思考[D];苏州大学;2002年

3 李凯;儒家元典与中国诗学[D];四川大学;2002年

4 侯怀银;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发展问题的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5 李显冬;从《大清律例》到《民国民法典》的转型[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6 周建忠;屈原考古新证[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7 鲍明;满族文化模式[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8 修彩波;近代学人与中西交通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李兵;书院与科举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10 杜学元;社会女性观与中国女子高等教育(先秦至晚清)[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树欣;论梁启超对文献传播的贡献[D];苏州大学;2001年

2 舒畅;丁文江的科学思想及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王金连;晚清新式军事教育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王利民;论胡适的实用主义方法论[D];湘潭大学;2002年

5 蒲国蓉;利润共享与企业的治理结构[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6 张龙秋;“六经皆史”说考论[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7 梁景松;康有为与福泽谕吉的启蒙思想比较[D];延边大学;2003年

8 何东;李鸿章与中法战争[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9 张敏;《盛京时报》与清末宪政(1906——1911)[D];苏州大学;2003年

10 朱永香;梁启超政治功能论小说观[D];湘潭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立;刘华;;近现代越南教育的格局(1859-1917)[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1期

2 张力奎;;论清朝私学教育管理[J];天中学刊;2010年01期

3 韩锋;;吐蕃佛教文化中的儒家文化——以敦煌文献为中心[J];中国藏学;2010年01期

4 李兴祥;;明代贵州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模式探微——以王阳明为考察对象[J];贵州民族研究;2010年01期

5 马成慧;;从儒家思想的复兴看法治与德治[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6 刘固盛;;论老子“善”的思想[J];教育文化论坛;2010年01期

7 刘君君;李莅;;试论梁寅的思想操守[J];新余高专学报;2010年01期

8 朱文;;孔子和孟子“仁”论浅析[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张艳国;;简析张之洞中国文化自信论[J];江汉论坛;2010年01期

10 杨海文;;中国哲学的“互联网阅读”与“博客写作”[J];宁夏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孔炽;;明治前期的日本两大教育思潮[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2 齐红深;;论贺钦的教育思想[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3 禹志兰;张会军;;苻坚教育思想初探[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4 孙占元;;论左宗棠的教育思想[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5 于兴汉;;韩、柳师道观比较论[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6 汪灏;;《师说》的语境[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7 俞启定;;试观儒家造就通才的教育价值观在教育实践中的体现[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8 王慧;;论孔颖达的《五经正义》及其教育思想[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9 王敦琴;;张謇“中体西用”的女子教育思想[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10 耿淑玲;伍成泉;;从《抱朴子外篇》看葛洪的世俗教育观[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林霞虹 通讯员 穗协宣;市政协举办新年茶话会[N];广州日报;2010年

2 记者 宋晓晖;市法院召开特邀监督员座谈会[N];济南日报;2010年

3 编写:“《年度国学2009》年度报告”编写组 执笔:宋洪兵;学术生命的创新与继承[N];光明日报;2010年

4 复旦大学教授 顾晓鸣;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再现孔子[N];文汇报;2010年

5 徐进昌;忽必烈治国的儒学理念和对草原文化的影响[N];锡林郭勒日报;2010年

6 ;政协临夏州十届四次会议大会执行主席分组名单[N];民族日报;2010年

7 林存光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也论国学研究的态度、立场与方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深圳大学教授 王晓华;克服建构儒家生态学的三个难点[N];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张立文;孔门儒学怎样影响了朝鲜[N];中国教育报;2010年

10 朱军;沈阳海关破获国内最大走私海参案[N];科技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万志;金代区域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孙宝;魏晋文学与儒学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3 许家鹏;“儒术独尊”与“霸王道杂之”[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刘萍萍;黄文焕《陶诗析义》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5 严春宝;新加坡儒家文化传承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贺韧;儒家传统道德教育思想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韩恩珠;中韩两国儒文化意识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8 常裕;河东学派考论[D];南开大学;2006年

9 任丽新;儒学与基督教:天人关系、神人关系及其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10 张德苏;周室衰乱与孔子救世的人性思索[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玲;先秦儒学内圣修养论中的健康心理思想[D];河南大学;2009年

2 张杰;儒学与中国传统体育礼仪文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国增;论先秦儒家“中和”学说的形成[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梦s,

本文编号:24862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24862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2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