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我国内地生死教育的实然思考与应然探讨

发布时间:2019-05-28 05:10
【摘要】:分析了内地生死教育的实然状态:目前生死教育在价值、意义层面的抽象学术论证居多,实践层面仅限于学校教育的个别尝试、分散实施,在社会公众教育领域则基本停留在空白状态;指出应实现生死教育从实然向应然的跨越:学校生死教育学科化、实践化,社会生死教育大众化,生死教育理论研究应用化。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on the actual state of life and death education in the mainland: at present, the abstract academic argumentation of life and death education at the level of value and significance is in the majority, and the practical level is limited to individual attempts of school education and is decentralized. In the field of social and public education, it basically stays in a blank state;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leapfrogging of life and death education from reality to necessity should be realized: the subject and practice of school life and death education, the popularization of social life and death educa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life and death education.
【作者单位】: 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
【基金】: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09年课题立项基金项目“高职护生生死教育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0920
【分类号】:G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靳风林;国内外死亡学研究的现状及其展望[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2 胡宜安;论生死观教育的必要性及其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08期

3 程少波;;实施“死亡教育”的必要性、年龄阶段和途径[J];教育评论;1991年02期

4 陈雅雪;韩跃红;;从临终关怀看死亡教育[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谢云天;潘东;;高校生死教育需求调查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07年02期

6 宋晔;一个亟待关注的课题:生死教育[J];上海教育科研;2003年02期

7 刘秀娜;罗羽;周娟;;医学院校开设死亡教育选修课的尝试[J];护理研究;2007年26期

8 郭巧红;任小红;周丽娟;刘琳;;对护生开展死亡教育的探讨[J];护理研究;2009年05期

9 王云岭,郑林娟,孙洪岩;从医护人员的职责看死亡教育[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4年05期

10 赵登蔚;关于死亡教育[J];医学教育;1990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小东;论对青少年的生命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冯敏良;安乐死视野下的社会福利[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刘艳;;解读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与功能[J];沧桑;2009年01期

4 刘向辉;;生命断裂处:让教育在场[J];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5 陈京军;周险峰;;生命的复归——略论当代大学生的生死观教育[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年04期

6 于玲;李惠兰;;晚期癌症病人的临终关怀[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7年09期

7 余文珊;晚期癌症病人的临终关怀及护理[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1999年S1期

8 梅萍;生命的意义与德育的关怀[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9 刘君;阎亚东;;告知癌症病人真实诊断的利弊分析[J];现代护理;2006年22期

10 董佩芳;沈晓如;金莉莉;陈琴蓝;杨燕;吴美蓉;;216例老年患者死亡教育需求的调查及分析[J];护理与康复;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云岭;曹永福;杨同卫;;在高等学校开设生死教育课程的尝试[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刘霖;袁长蓉;徐燕;;死亡教育与姑息护理[A];姑息护理(Palliative Care)理论与技术国际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6年

3 张美英;胡巧云;吴红娟;;晚期肿瘤患者的临终关怀[A];浙江省中晚期肿瘤姑息治疗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婕;一项国际性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上海的实施效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艳;安乐死与人的尊严[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2 易蜀川;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孙静妍;学前儿童生命教育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4 侯晨辉;在校护理本科生对临终关怀认知的调查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王静;中学生物学生命教育的内容与方法[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阿芳;死生之际[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7 郑世彦;生如夏花,,死如秋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邵洪宇;九年一贯制学校递进式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王申;死亡态度和生命教育需求调查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10 孟庆超;镇江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风险预警与对策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靳风林;国内外死亡学研究的现状及其展望[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2 卢锡芝,屠玉玲,章晓莉;临终关怀与死亡教育的进展[J];护理管理杂志;2004年01期

3 翟晓萍;戴新娟;;肿瘤科护士对死亡教育的认知及实施现状调查[J];护理管理杂志;2006年11期

4 韩映虹,王银玲;美国儿童死亡教育及其启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1期

5 刘艳;对临终关怀的探讨[J];青岛医药卫生;2004年01期

6 平荣;阿米娜;;开展临终关怀与死亡教育的意义[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年12期

7 张莹;;死亡教育概述[J];上海护理;2006年05期

8 郑晓江;现代人十大生死问题探析[J];社会科学;1999年01期

9 宋晔;一个亟待关注的课题:生死教育[J];上海教育科研;2003年02期

10 郑晓江;中国人死亡态度之探讨——死亡的神秘化[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有军;张敏敏;;构建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校园危机管理体系[J];教学与管理;2010年06期

2 袁刚;;有限且有效:政府干预高等教育的应然模式[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3期

3 孙倩;;教育功能的研究综述[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0年01期

4 高钰琳;傅义强;陈佩云;;生死教育对高年级医学生死亡焦虑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0年05期

5 李福岭;;美国老年教育与我国老年教育之比较[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谭文华;;科学知识:实践基础上的主客观性统一[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刘从德;李曼;;论马克思恩格斯双向度的人权主体观[J];学术界;2010年02期

8 马艺欣;杨茜旭;丁玲;;“安乐死”好与坏之我见[J];才智;2010年01期

9 吕宁;;论宪法功能的实现——从应然到实然的逻辑思考[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张萌;马洪丽;;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探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淑华;章肖平;陈明敏;黄恩;;本土化临终关怀模式的研究[A];2009年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老年精神障碍学组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王春;;临终患者家属护理需求及干预[A];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赵青兰;;肿瘤患者临终关怀伦理问题的探讨[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陈新汉;;人生的哲学意蕴四则[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5 邹宇华;楚慧珠;刘茂玲;夏云;;死亡教育概论[A];第八届粤港澳台预防医学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6 梁务清;;护士对临终癌症患者家属的关怀[A];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7 叶翔;;关于临终关怀──对一个老人样本的记录与思考[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李春迪;张康德;宋广文;;灾后伤残儿童心理危机及干预方法探析[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9 王瑶;;生命哲学视野下对儿童死亡教育的反思[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10 邹宇华;刘茂玲;楚慧珠;;死亡教育概论[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留澜;从血缘到契约[N];太原日报;2010年

2 山东省胶南市滨海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副校长 徐吉志;校长权力如何制衡[N];中国教师报;2010年

3 山东省东平县接山中心小学校长 颜廷银;学生被“冻死”折射生命教育的缺失[N];中国教师报;2010年

4 宋生贵;激进之虞[N];中国文化报;2010年

5 刘练军;2009年让人痛心的教育不公案[N];法制日报;2010年

6 上海大学哲学系 陈新汉;人生的哲学意蕴[N];光明日报;2010年

7 山东省沂南中医院 李祥农;针刺内关治落枕[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8 游伟;取消“预算外资金”是民主政治的应然[N];法制日报;2010年

9 黄勇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库兹城大学;当代西方美德伦理学的两个两难(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中级人民法院 尉靖靖;减刑假释应引入公开听证程序[N];检察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金勇;增进建设环境公共价值的城市设计实效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2 唐丽芳;课程改革中的学校文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彬辉;论环境法的逻辑嬗变[D];武汉大学;2005年

4 尹伟中;侦查程序中的人权保护与伦理反思[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学成;民事检察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6 刘慧;生命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立莉;张载与王夫之人性论思想比较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2 梁娟娟;中荷安乐死问题比较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

3 崔迪;幼儿园死亡教育的价值及特点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吴伟;论法律效力的多重指向及其内在关系[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马琳琳;中国现行刑法解释主体评析[D];吉林大学;2007年

6 周海华;高校教师知识结构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7 苟菁;论《海商法》218条第三人与海上责任保险合同[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8 唐宁;股东大会规范的强制性与任意性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李艳;台湾地区中小学生命教育研究与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史湘芸;伦理视角下的企业雇员福利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4867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24867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e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