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协同共建与有效应用的机制与途径
[Abstract]:......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区域性优质基础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机制与推广策略研究”(课题编号:CCA070217)资助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马宁;余胜泉;;区域性教育资源建设与整合[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02期
2 容梅;胡小勇;张伟春;;数字时代区域学科资源建设新模式:“天河部落”的行动[J];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04期
3 胡铁生;焦建利;汪晓东;胡小勇;;发达区域中小学教育资源建设现状分析:以佛山市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09年01期
4 孟庆军;董玉琦;解月光;;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与投入调查分析[J];中小学电教;2005年11期
5 胡铁生;岑健林;;佛山市区域性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机制实践[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伍丽烨;;和谐社会视角下农村教育发展的路径探析[J];中国青年科技;2008年08期
2 李梅;宋蔚;张新明;;影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师因素的调查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3 张进宝;;基础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08年03期
4 岑健林;袁华莉;;区域性教育信息化突破——浅析佛山市教育信息化生态系统建设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09年02期
5 孙刚成;高延龙;闫世笙;;和谐农村建设视角下的陕北农村教育发展策略[J];学术论坛;2008年03期
6 荆永君;钟绍春;;教育资源研究热点述评[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8年02期
7 杨剑英;;农村地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之实践与探索——昌平区信息化发展之路[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08期
8 乐军;;区域高校信息化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合作发展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08期
9 王珠珠;陈庆贵;;《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报告(下)[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12期
10 汪家宝;赵呈领;;吸纳与创新:中美不同文化传统下的e-Learning比较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孙刚成;;和谐农村建设视角下的城乡教育财政公平探讨[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尹为民;钱铁云;;教学网站群聚与服务提升[A];2009国际信息技术与应用论坛论文集(上)[C];2009年
3 孙进康;;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建设与应用机制研究[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谢忠新;学校信息化应用评估模型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谢同祥;教育信息化系统规划及其知识咨询系统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松琦;区域性教育信息平台框架研究与设计[D];汕头大学;2009年
2 肖飞生;中小学信息化教育装备综合效能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3 常国涛;甘肃省基础教育区域信息网络建设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何超;开源学习管理平台的资源共享设计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豪斯巴雅尔;鄂尔多斯市中小学蒙古文教学资源建设的现状调查与思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小岩;密云县中小学教师对教学资源需求的调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7 吴岚;《信息技术》网络教研现状及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袁同庆;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郭晓雯;音乐教育网络资源建设现状与利用途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黄永;《温病学》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余胜泉;朱凌云;曹晓明;;教育资源管理的新发展[J];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09期
2 黄宏慧;;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现状调查与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03期
3 梁林梅;桑新民;;基础教育区域信息化现状及问题调查、分析和反思[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08期
4 马宁;余胜泉;;区域性教育资源建设与整合[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02期
5 胡小勇;詹斌;胡铁生;;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新国;民主建设的新思路与民主实践的新发展[J];理论与现代化;1999年07期
2 郑明喜;探索党建工作新途径 开拓思政教育新思路[J];镇江高专学报;2001年04期
3 阴天榜;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产学结合若干问题的探讨[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4 毛英,徐雪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功能实现的条件、途径和机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5 朱福惠;我国违宪审查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途径[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6 王占彬,白喜婷,侯玉泽,王清义,张赞平;高职高专食品专业产学结合人才培养途径与机制探索[J];中国农业教育;2003年01期
7 孙田歌,张蒲荣;试论完善普通话水平测试机制的有效途径[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8 谈永康;谁该享受优质教育资源?[J];教育文汇;2004年01期
9 章飞;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失衡的弊端分析[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文U,
本文编号:24868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2486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