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教师如何辅助干预学生的抑郁心理——基于视觉艺术教育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9-07-26 09:14
【摘要】:本文探索从视觉艺术教育的角度来调节学生非良性的抑郁心理,运用提升视觉安全和视觉心理的快乐适应方式来开展教师对学生的心理护理。探讨视觉艺术教育的精神之一是融入社会主流意识、校园文化、教师教育和家庭氛围的共同媒介和促进体,进而成为调节学生抑郁心理的辅助干预方式。
[Abstract]:This paper explores how to adjust students' non-benign depression psycholo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isual art education, and to carry out teachers' psychological nursing to students by means of happy adaptation to improve visual safety and visual psychology. One of the spirit of visual art education is to integrate into the mainstream consciousness of society, campus culture, teacher education and family atmosphere of the common media and promotion, and then become an auxiliary intervention way to regulate students' depression psychology.
【作者单位】: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分类号】:G451.1;G4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彩琦,刘志华,金志成;视觉选择性注意脑机制研究进展[J];应用心理学;2002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何立国;视觉心理表象的眼动机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林文娟;;“读图”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影响及教育对策[J];科教文汇;2006年02期

2 张文继;;读图时代的教学心理调节[J];林区教学;2006年09期

3 曹建召;要彦梅;;读图能力:阅读能力的现代阐释[J];江西教育科研;2006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志华;视觉特征捆绑的认知及神经机制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广平;视觉工作记忆中图形特征的存储与捆绑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赵剑;网络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贾武力;空间注意的资源分配对基于客体返回抑制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黎娇娥;CAI课件可视化的初步优化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韩丽;同一线索化条件下基于位置与基于客体返回抑制的竞争[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焦丽丹;论博物馆展示设计的注意控制[D];浙江大学;2007年

5 李世英;新课程理念下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世木;表象训练在撑杆跳高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刘伟,袁修干,庄达民,柳忠起;眼动测量系统及其在工效学中的应用[J];航空学报;2001年05期

3 蒋国勤;撑竿跳高技术释读[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4 邓铸;眼动心理学的理论、技术及应用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韩玉昌;眼动仪和眼动实验法的发展历程[J];心理科学;2000年04期

6 游旭群,杨治良;视觉表象扫描加工可塑性水平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2年01期

7 刘鸣;表象研究方法论[J];心理科学;2004年02期

8 陈少华,郑雪;人格特质对选择性加工偏向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5年05期

9 阎国利;眼动记录方法综述[J];心理科学;1995年03期

10 闫国利,田宏杰;眼动记录技术与方法综述[J];应用心理学;200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陶云;不同年级学生阅读有或无配图课文的眼动实验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关尔群;多媒体课件中不同色彩文字材料对阅读影响的眼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2 欧竹青;视觉表象对传递性关系推理影响的实验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付炜珍;旋转图形加工的眼动特性[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194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25194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4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