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约”之下的“创新”——基于高密度环境与创新理念下的城市中小学建筑设计
发布时间:2023-10-21 13:53
随着当下生产的发展与社会的演进,"教育"作为社会人才培养的核心,正经历着理念的更迭与创新模式的探索。而作为初等教育载体的中小学建筑,在目前集约化城市发展的时空背景下,面临着用地紧凑化与空间创新化、多样化的双重趋势。文章试从创新教育理念出发,寻找并提炼出城市中小学建筑在"高效集约"与"空间创新"上的交集和关联,并通过项目案例的探讨,在实施层面对高密度下城市中小学的设计做出策略性与方向性的总结。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城市发展趋势与教育建筑现状
2 创新教育理念的缘起与发展
2.1 创新形式的学习——学习不再囿于教室与教师
2.2 实践导向的学习——学习不再是一个人的学习
2.3 多学科多元化的学习——学习不再是单类型学科的学习
2.4 学习内涵的延展——学习不再只是学科学习
3 高密度开发与创新教育空间的交汇点
3.1 规划小规模、集中式、多布点的城市型学校
3.2 高效灵活的教学模式及空间使用
3.3 交通空间向共享空间、功能空间的转化
3.4 多维度外部空间的机遇
4 城市中小学校项目实例分析
4.1 项目背景
4.2 功能组织
4.2.1 挖掘交通空间/公共空间潜力
4.2.2 优化功能联系,整合相关功能
4.3 核心教学空间
4.4 场所营造
结语
本文编号:3855963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城市发展趋势与教育建筑现状
2 创新教育理念的缘起与发展
2.1 创新形式的学习——学习不再囿于教室与教师
2.2 实践导向的学习——学习不再是一个人的学习
2.3 多学科多元化的学习——学习不再是单类型学科的学习
2.4 学习内涵的延展——学习不再只是学科学习
3 高密度开发与创新教育空间的交汇点
3.1 规划小规模、集中式、多布点的城市型学校
3.2 高效灵活的教学模式及空间使用
3.3 交通空间向共享空间、功能空间的转化
3.4 多维度外部空间的机遇
4 城市中小学校项目实例分析
4.1 项目背景
4.2 功能组织
4.2.1 挖掘交通空间/公共空间潜力
4.2.2 优化功能联系,整合相关功能
4.3 核心教学空间
4.4 场所营造
结语
本文编号:38559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3855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