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移动学习的可用性设计
本文关键词:微型移动学习的可用性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微型移动学习 可用性评价 设计理念 研究者 测试方法 用户界面 学习者 手持设备 学习系统 在线学习
【摘要】:以移动终端作为载体开展的微型移动学习,试图有效满足移动学习者的要求,如学习内容实用、学习时间分散等。为此,对于微型移动学习的设计,除了考虑内容、媒体的设计之外,还需要从用户的角度,对其可用性进行设计。本文调查分析了在线学习、WAP和移动手持设备的可用性现状,确定了微型移动学习可用性设计的原则,从微型移动学习的特点出发,结合可用性测试的各种方法及工具,初步形成了微型移动学习可用性设计及测试的方案。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微型移动学习 可用性评价 设计理念 研究者 测试方法 用户界面 学习者 手持设备 学习系统 在线学习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国家一般课题“终身学习视野下的微型移动学习资源建设研究”(课题编号:BCA080038)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一、微型移动学习研究背景无处不在的移动通信技术及移动媒体为终身学习提供了无缝接口。为了让以移动终端作为载体开展的微型移动学习有效满足用户对学习内容实用、学习时间分散的要求,对于微型移动学习的设计,除了考虑内容及媒体的设计之外,还需要从用户的角度关注其可用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青;刘涛;徐鹏;;网络教学平台的可用性测试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9年0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江彩华;国内移动服务可用性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方海光;张景中;;教育软件可用性评测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2 刘静;;网络可用性量化评估[J];通信世界;2007年44期
3 李瑞坤;;基于可用性的课件设计[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8年07期
4 林芳;;数字图书馆门户可用性评估指标体系[J];图书情报工作;2008年04期
5 刘爱华;;高校图书馆网站可用性评价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8年02期
6 巫慧娟;刘正捷;;基于Hofstede文化因素模型的交互设计研究[J];人类工效学;2006年02期
7 华迎;;网站可用性测试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08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向明;“质的研究”中研究者如何进入研究现场[J];高等教育研究;1997年04期
2 陈向明;质的研究中的“局内人”与“局外人”[J];社会学研究;1997年06期
3 陈向明;“质的研究”中研究者的个人倾向问题[J];教育研究;1998年01期
4 J.鲍曼 ,光军;国家的生存:情报和社会研究者[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06期
5 马敏;浅析图书馆建筑设计理念进程[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6 陈向明;文化主位的限度与研究结果的“真实”[J];社会学研究;2001年02期
7 陈向明;;研究者个人身份在“质的研究”中的作用[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7年02期
8 余幼宁;墨西哥召开第一次通信学研究者讨论会[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11期
9 朱寿桐;绅士气度与新月派的形成[J];江苏社会科学;1993年04期
10 张小华;美术教学中要注重设计理念的引入[J];湖南教育;2003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洪;;屏障厚度的一种新的测试方法[A];中国体视学学会’99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1999年
2 袁伟;;商业步行街设计理念[A];第七次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许千里;李蓓;;高速公路生态设计理念的探讨[A];中国公路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Hank M.Hudson;Susan M.Grigson;;新的设计理念改善硫设备的可靠性[A];2006北京国际石油技术进展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5 邢艳丽;黄经元;张树侠;;TCM2电子罗经的测试方法研究及应用[A];中国惯性技术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学术交流会暨重庆惯性技术学会第八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6 张朝辉;姚国宏;史梦琪;;山区公路环保公路设计的新理念[A];中国公路学会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王志红;谢薇;;民族医学的研究应该具有人类学的眼光和胸怀——民族医学研究的观念和方法浅谈[A];第五届全国民族医药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6年
8 戴骏炜;;用户手册测试方法[A];冶金企业自动化、信息化与创新——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建网30周年论文集[C];2007年
9 霍勤;高希言;;对主干课程强化测试方法的探讨[A];全国中西医结合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吴锦发;范军;;太阳热水器测试方法探讨[A];中国太阳能学会2001年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良华;一个课程关键:让教师成为研究者[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肖洁;年轻人短信戒烟效果好[N];科学时报;2005年
3 张珊;香港明年将建成全球第三高楼设计理念为中国龙[N];中华建筑报;2009年
4 ;测试方法[N];网络世界;2001年
5 ;测试方法综述[N];计算机世界;2003年
6 实习生 陈浩 苏烨 记者 董娜;劳动湖南扩设计理念要传承劳动精神[N];齐齐哈尔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谈健;设计理念提高房产附加值[N];广东建设报;2004年
8 记者 晏燕 实习生 赵治国;用“反规划”设计理念规划园区[N];科技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徐晓敬;专家谈卫工湖设计理念[N];辽宁日报;2003年
10 连岳;逃城的设计理念[N];南方周末;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霁宇;臭蜣螂表皮纳米力学测试方法和纳米力学行为[D];吉林大学;2005年
2 徐冰;两面性与真诚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覃力;日本高层建筑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4 王琨;跳远运动员起跳腿专项能力测试及肌肉生物力学特性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2年
5 刘若华;原棉短纤维含量的测试方法研究[D];东华大学;2002年
6 卢艳丽;基于高光谱的小麦株型与籽粒蛋白品质监测[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7 田倩;低水胶比大掺量矿物掺合料水泥基材料的收缩及机理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8 王欣;传统园林种植设计理论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9 宋波;多端口路由器并发测试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10 陈科;基于并行思维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秋颖;教师成为研究者:现实与展望[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谢章莲;论教师成为研究者[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吴佩平;浅析社会文化、心理与产品设计理念[D];中国美术学院;2003年
4 陈晓环;从理念到图形[D];西北大学;2004年
5 赵景峰;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的测试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3年
6 梁栋林;旋波材料微波参数自由空间测试方法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7 王海霞;中小型服装企业网的建设与现代服装设计理念的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2年
8 吴璜;在研究中认识新的自我——关于“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杨丽娟;上海语文高考改革二十年述评[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10 欧群慧;论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可能——一项个案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6564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656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