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成就动机和自尊、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初中生成就动机和自尊、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应用心理学 初中生 成就动机 自尊 父母教养方式
【摘要】:目的研究初中生成就动机与自尊、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成就动机量表(AMS)、自尊量表(SES)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河北省两所初级中学316名初中生进行测查。结果1追求成功与自尊量表得分呈负相关(r=-0.352,P0.01);回避失败与自尊量表得分呈正相关(r=0.254,P0.01);合成动机与自尊量表得分呈负相关(r=-0.385,P0.01);2父母的温暖理解、父亲过分干涉与追求成功呈正相关(r=0.371,0.269,0.153,P0.01),母亲的严厉惩罚与追求成功呈负相关(r=-0.123,P0.05);父母严厉惩罚、拒绝否认、过分干涉、保护与避免失败呈正相关(r=0.166,0.163,0.125,0.112,P0.01或P0.05);父母温暖与合成动机呈正相关(r=0.275,0.195,P0.01),父母严厉惩罚和拒绝否认与合成动机呈负相关(r=0.-0.190,-0.202,-0.175,-0.160,P0.01)。父母温暖与自尊量表得分呈负相关(r=-0.315,-0.286,P0.01),父母的严厉惩罚和拒绝否认与自尊量表得分呈正相关(r=0.223,0.248,0.148,0.165,P0.01);3父亲温暖、自尊、父亲过分干涉对追求成功有明显的预测作用(P0.01);自尊、母亲严厉惩罚对回避失败动机有明显的预测作用(P0.01);自尊、父亲温暖、母亲严厉惩罚对合成动机有明显地预测作用(P0.01)。结论自尊作为一个中介变量在父母教养方式和子女成就动机间起作用。
【作者单位】: 华北煤炭医学院心理学系;
【关键词】: 应用心理学 初中生 成就动机 自尊 父母教养方式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最早提出成就需要的是心理学家默里,他认为,成就动机是指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乐意去做,并努力达到完美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成就需要高的个体希望完成某种困难的任务,具有掌握或管理客观事物的意向,尽可能迅速地独立地完成工作,能克服困难,达到高标准等等。成就动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宋耀武,李宝芬;父母教养方式与中学生自尊的相关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蒋京川;论成就动机与人格[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赵辉;家庭环境因素与大学生成就动机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年05期
4 张文新,林崇德;青少年的自尊与父母教育方式的关系──不同群体间的一致性与差异性[J];心理科学;1998年06期
5 李旭,钱铭怡;青少年归因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年02期
6 刘秀芬,黄悦勤,李立明;父母养育方式与人格障碍关系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年03期
7 李旭 ,钱铭怡;青少年归因方式在教养方式与抑郁情绪间的中介作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祚山,唐加祥,赵楠;转型期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养育方式研究[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2 谢言梅;;家庭教养方式及其与子女心理健康关系研究述评[J];大理学院学报;2006年11期
3 郑立新,彭金维,奚燕娟;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养育方式的比较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1年03期
4 仇凤琴,黄永兰,孙文英;犯罪青少年的父母养育方式调查[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3年04期
5 宋耀武,李宝芬;父母教养方式与中学生自尊的相关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殷华西;国内自尊研究概述[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7 王瑛琳,吕素芬,卢家荣;118例脑瘫患儿家长的心态调查及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2年10期
8 王艳玲,祖海芹,周萍,李剑;父母教养方式与高师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5期
9 高华,吕锋 ,韩帮海 ,朱孔香 ,梁家国;神经症患者家庭环境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对照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6期
10 赵光国,曾昭祥 ,郭军;强迫症患者家庭环境及父母教育方式的对照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蔡华俭;内隐自尊的作用机制及特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林;青少年自尊结构、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丽华;3-9岁儿童自尊结构、发展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4 苏雪云;超常高中生自我意识及其对情绪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杨福义;内隐自尊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许思安;汉族、壮族、蒙族、纳西族人格结构的比较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杨彦平;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的编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登浩;基层党政干部的人格特质、成就动机与幸福感[D];北京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晓静;个人特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吴锦冲;福州市重点中学高三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3 宋鸿雁;视障儿童与正常儿童自我概念和个性的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魏峰;大学生人格五因素及其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5 万晶晶;初中生友谊发展及其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袁素瑛;中专生推理能力、人格特征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张春妹;小学儿童的尊重观念及其与友谊的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李永慧;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其社会行为、家庭环境关系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杨福义;工读学校学生自尊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安莉娟;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自尊及其要素的影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静;自尊问题研究综述[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崔伊薇;大学青年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人格特征相互关系的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1996年03期
3 王芳芳,李雁杰,张胜良,贾小婷,郭惠媛;家庭环境因素对初中生学习成绩的影响[J];中国校医;2002年01期
4 张文新;初中学生自尊特点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1997年06期
5 张文新,林崇德;青少年的自尊与父母教育方式的关系──不同群体间的一致性与差异性[J];心理科学;1998年06期
6 张志杰;时间管理倾向与自尊、自我效能、学习满意度:中介作用分析[J];心理科学;2005年03期
7 张积家,陈俊;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和成功恐惧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2年02期
8 答会明;父母教养方式与孩子的自信、自尊、自我效能及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2年08期
9 李淑然,纪秀琴,屠惠明;1978—1987年北京市十六所大学本科生因精神疾病休学、退学情况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9年03期
10 岳冬梅,李鸣杲,金魁和,丁宝坤;父母教养方式:EMBU 的初步修订及其在神经症患者的应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厉飞飞;周一樨;;初中生的成就动机及其对学业成绩的影响[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1年06期
2 张磊;;心理师:其实,你不懂我的心[J];高考金刊;2009年10期
3 秋实;;“心”风采:探寻心理学类专业[J];第二课堂(高中);2011年03期
4 苏昊;许霞;;初中生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1年10期
5 李国强;王旭红;;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立体化培养模式的建构初探[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王磊;田晓红;;民族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体系探究[J];现代交际;2011年07期
7 ;欢迎订阅2011年心理学期刊[J];心理科学;2011年04期
8 谢立祥;;论班主任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11期
9 王梅;李薇;宋丹;;2008年天津市河北区部分初中生伤害相关行为调查[J];预防医学论坛;2011年07期
10 王璐;;应用心理学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向)就业形势分析——基于SWOT分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金辉;邹琴;;初中生的自我和谐与社交回避及苦恼的相关性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林明方;郭敏;欧阳锋;;海南男、女初中学生主观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王春莉;廖凤林;;初中生自我概念落差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岳盈盈;寇_g;;初中生自尊与攻击行为关系研究[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雷丹;;初中生负面身体自我与家庭影响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刘效贞;张影侠;司继伟;;初中生的数学估计表现及其与元认知能力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汪洁;沈晓维;谢珊珊;李慧君;;绍兴市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刘皓;殷小川;李婉君;;初中生意志品质结构的因素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金小苗;;初中生对学习成绩的知觉与学习满意感的关系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王海梅;陈会昌;;初中生父母定向的自我建构的基本特点及变化趋势[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宁中学 朱国琼 张晓林;要重视强化初中生记忆力[N];四川科技报;2009年
2 杨文生 月航;常州应用心理学研究中心成立[N];常州日报;2010年
3 王政清;应用心理学科研硕果累累[N];健康报;2007年
4 徐亚静;我国应用心理学发展亟待提速[N];中国医药报;2007年
5 蒋明 杜巍巍 沈岚;初中生易触“心理暗礁”[N];健康报;2003年
6 羊里镇辛兴中学 马同友;浅析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及对策[N];莱芜日报;2006年
7 郭夏生 陆丰市东海龙潭中学;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N];汕尾日报;2011年
8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沃建中;自强感动未来[N];中国教育报;2005年
9 杨靖;心理咨询人才缺口很大[N];科技日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邵其珍;一名心理咨询师“看”5000患者[N];兰州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志宏;初中生校园压力因果模型建构与压力疏导团体辅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2 方平;初中生自我调节学习发展特征及相关因素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3 蔡丹;初中生数学学习困难的认知加工特点[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宋晓琴;初中生问题行为影响因素及综合干预措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刘海燕;青少年恐惧情绪再评价调节脑机制fMRI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6 刘肖岑;青少年自我提升的发展及其与适应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陆洋;中学生担忧的一般倾向性和内容特殊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岳彩镇;对不同他人反思自我评价的记忆效应及神经机制[D];西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瑜;初中生的学习情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卢荣梅;初中生的内隐自卑、羞怯与认知灵活性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韩荣涛;初中生社会支持、自我和谐与学业倦怠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1年
4 李勉媛;初中生自尊的发展及其与师生关系、学业成绩的关系[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任智;理性情绪教育对初中学生考试焦虑的干预实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绣蕊;初中生自卑感调查及其认知干预研究[D];山西大学;2005年
7 胡云君;初中生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结构及其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8 陈月霞;《初中生心理健康问卷》的编制与验证[D];山西大学;2005年
9 芮银华;初中生性别角色问卷初步编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10 吴日欢;初中生学业情绪特点及其与家庭功能、自我概念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625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662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