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城市教师人格特质、主观幸福感与幸福行为表现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08-19 09:33

  本文关键词:城市教师人格特质、主观幸福感与幸福行为表现的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城市教师 人格特质 主观幸福感 幸福行为表现


【摘要】:本研究以168名城市教师为被试,采用问卷法,探讨城市教师人格特质、主观幸福感与幸福行为表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偏低;(2)不同性别、不同健康状况的教师在主观幸福感上存在差异;(3)教师人格特质与主观幸福感、幸福行为表现存在显著相关,人格特质因子能部分预测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受和幸福行为表现;(4)教师幸福行为表现能部分预测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根据研究结果,城市教师主观幸福感的提高应注重教师积极人格特征的培养、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及关注教师的性别差异。
【作者单位】: 杭州市下城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城市教师 人格特质 主观幸福感 幸福行为表现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一、问题提出21世纪以来,以Sgligman和Scikszentm ihalyi《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积极心理学锋芒毕露,矛头直指在过去近一个世纪占主导地位的消极心理学模式。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研究的积极取向,关注人类积极的心理品质,强调人的价值和人文关怀[1]。对幸福感的研究是积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洪明;;市郊中小学教师幸福感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5期

2 杨婉秋;中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4期

3 倪林英;杨勇波;雷良忻;;小学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磊;朱庆伟;刘蓉洁;;“皮格马利翁效应”与学生积极心理的培养[J];理论导刊;2007年09期

2 沈德立,马惠霞;论心理健康素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4期

3 马甜语;;积极心理学:理念、视野及动向[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王洪明;;市郊中小学教师幸福感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5期

5 曹光海;李建伟;林艳艳;;高职教师主观幸福感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2期

6 王滨;尹海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类型关系的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4期

7 崔景贵;;积极型心理教育:21世纪心理教育的主导范式[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8 李林;;积极心理学观对学生心理辅导的意义[J];教育评论;2006年03期

9 朱晓伟;;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10 谢华;;论中小学生积极心理的培养[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作松;身体锻炼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艳梅;积极情绪对任务转换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3 迟毓凯;人格与情境启动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耿晓伟;自尊、自我概念对主观幸福感影响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李燕;高中生积极情绪调查及认知-行为疗法干预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3 尹海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4 刘建岭;感戴: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D];河南大学;2005年

5 丁园园;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6 曹建强;酒泉市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乾润梅;积极心理学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吕丽峰;知觉领导支持及其对知识型员工创造力的影响[D];河南大学;2006年

9 杨变云;积极心理教育:中学心理教育的重心[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10 许晓楠;聋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姝娟,周爱保;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3期

2 杨婉秋;中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4期

3 杨昭宁;孔祥军;;大学生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1期

4 佟月华;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及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4年04期

5 辛自强,池丽萍;快乐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1年05期

6 温忠麟,侯杰泰,张雷;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比较和应用[J];心理学报;2005年02期

7 杨宏飞,吴清萍;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年03期

8 李小妹!710003西安市,刘彦君;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工作疲溃感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0年11期

9 李靖,赵郁金;Campbell幸福感量表用于中国大学生的试测报告[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年04期

10 严标宾,郑雪,邱林;家庭经济收入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忠刚;;青少年人格的研究综述[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年04期

2 米豆豆;;时间管理倾向研究回顾[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年07期

3 周倩;姚志强;;大学生人格特质、人际信任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9期

4 王刚;李志勇;;师范大学生人格特质、社会支持与自我和谐的关系[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黄琳;;青少年双性化人格及其培养的途径[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年07期

6 王世锴;郭萍;王薇;高文斌;;艺术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其人格特质的相关性探析[J];医学与社会;2011年07期

7 陈功香;孙英红;;90后大学生网络依赖与C型行为关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1年07期

8 周晓菲;;框架效应下大学生人格特质对风险决策的影响[J];群文天地;2011年06期

9 宋广文;郭永香;赵平平;;高低行为激活系统个体在赌博任务下的决策模式[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1年02期

10 沈宁;;奥尔波特及人格心理学[J];大众心理学;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望舒;;西安市大学生网络使用成瘾状况与人格特质的关系[A];2004医学心理、军事心理、康复心理、医学心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2 王宇中;;以目标人群为描述对象的人格特质词汇学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邓晶;钱铭怡;;咨询师人格特质对双重关系伦理困境认知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余微微;周颖;柯晓燕;邓慧华;陆祖宏;;育儿压力与人格特质对母亲抑郁情绪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吕昀;蒋艳菊;;感觉寻求研究述评[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胡佳磊;;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的关系综述[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王静;张会丽;;大学生人格特质与工作价值观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辛雅丽;;大学生的防御方式与人格特质的关系[A];2004医学心理、军事心理、康复心理、医学心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9 赵阿勐;刘宣文;;不同人格特质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王芹;;大学生成功恐惧及其预测因素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东方晓;对邪教痴迷者人格特质的分析[N];大众科技报;2009年

2 东方晓;对邪教痴迷者人格特质的分析[N];大众科技报;2009年

3 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终身教授、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 彭凯平;主观幸福也有现实意义[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4 孙彦 殷晓莉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幸福心理魔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童光来;中国人人格界定六维说[N];北京科技报;2004年

6 亚周;“压力年代”的心理调适[N];中国妇女报;2001年

7 张峻芳;男人让压力随风去[N];中国医药报;2003年

8 侯玉波 肖震宇;CEO《无间道》:减压管理从何入手?[N];财经时报;2004年

9 霍涌泉 段海军 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学视野下的乐观主义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王蓓;妈妈沙龙:给亲子一次重新认知的机会[N];中国妇女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俪珊;商业银行管理人员人格特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2 陈少华;不同认知任务中人格特质对信息加工的影响[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张利燕;认知操作、认知方式与人格特征的关系[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陈秋珠;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D];吉林大学;2006年

5 焦岚;心理生活质量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杨鲁静;品格优势的评估及其在心理临床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敏;青少年情绪弹性及其对认知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8 吴津;叙事方式对于人格发展的作用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武忠刚;越南青少年人格特征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10 俞蓉蓉;反社会型人格特质的结构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D];浙江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文英;心理应激对不同人格特质青少年射击运动员T淋巴细胞亚群及IgG、IgA、IgM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李祖娴;青少年生活压力事件、人格特质和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D];广州大学;2010年

3 王华;大学生心理感受性、人格及人际依恋间的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芹;大学生成功恐惧及其预测因素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5 郭庆童;大学生成人依恋与人格特质及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统永;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外语焦虑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瑛;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成瘾状况与人格特质及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8 侯春娜;情绪社会化过程中的适应技能与人格特质的关系[D];吉林大学;2006年

9 邹颖佳;不同人格特质、认知方式对图形推理水平的影响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朱仲敏;情绪智力与认知智力、人格特质、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6999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6999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9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