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儿童青少年认知性诚信观与意象性诚信观的一致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0 15:08

  本文关键词:儿童青少年认知性诚信观与意象性诚信观的一致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儿童青少年 认知性 意象性 诚实观 守信观


【摘要】:诚信观是个体关于"诚信"的含义、价值及其判断标准的系统性认识。我国儿童、青少年认知性诚信观与意向性诚信观存在明显的不一致性;绝大多数学生在认知性诚信价值观上倾向于认为诚实与守信这两种道德品质是同等重要的,而在意象性诚信价值观上多数学生倾向于认为,守信比诚实更重要;利益预期背景下,持功利的认知性诚实价值观的儿童青少年在面对情境性诚实价值观问题时存在着向以客观规则为取向的意向性诚实价值观转化的倾向性;儿童青少年的意向性守信标准观与个体的道德价值体验相关,而与个体的认知因素相关不明显;认知性对己守信观与意向性对己守信观的相关性较小,在意向性对己守信观上表现出一定的"利他性"。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职业教育研究中心;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 认知性 意象性 诚实观 守信观
【基金】:傅维利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关于我国儿童、青少年诚信观状况的调查分析及改善对策研究”(06BZX058) 辽宁省教育厅创新团队项目“关于中小学生诚信品德形成机制与培育对策研究”(2007T097)的成果之一
【分类号】:G410
【正文快照】: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千百年来,诚信一直作为一项重要的道德规范被世人所遵守和颂扬。从诚信的内涵来看,诚信即指诚实守信。诚实指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交往的一方就另一方所探询的问题真实无妄地提供相关信息;守信指按照自己同意的契约承担责任。[1]诚信是社会有序、有效和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郅庭瑾;;从管理伦理看学校文化重建[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刘曙辉;赵庆杰;;宽容——和谐社会的德性基础[J];理论与现代化;2007年01期

3 李伟言;;德育灌输的实践价值取向辨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6年07期

4 楚丽霞;解读网络伦理的人文关怀意蕴[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伟言;当代中国德育价值取向转型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余维武;冲突与和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明辉;通向善政之途[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霍立人;论我国当前企业文化中的伦理道德建设[D];西南大学;2006年

2 陆劲松;道德起源及其功能的经济博弈维度探求[D];西南大学;2006年

3 吴理俊;论社区治理中的道德调控[D];浙江大学;2005年

4 严国新;企业社会责任范畴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5 张英书;德育环境的发展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延边大学;2006年

6 王南萍;论“孔颜乐处”的精神境界[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苏玲;当代大学生责任伦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田焕侠;离婚:个人自由与社会责任[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9 彭秀yN;我国行政伦理主体教育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10 胡金富;大学生情商与道德的相关性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洪跃雄;;诚信辨析[J];江汉论坛;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翁泽明;;重视校园游戏活动的心育功能[J];大众心理学;2007年05期

2 喻学林;;论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的“不道德遭遇”及制度育德[J];教育科学研究;2011年09期

3 安方琪;;课堂德育的思辨与践行[J];青春岁月;2011年16期

4 许俊英;;谈人才成长中的非智力因素[J];教育管理研究;1997年01期

5 阎冰如;“黄豆行动”应该延伸[J];中小学管理;1995年06期

6 周乐山;何国平;刘丹;;肥胖及超重小学生的自尊水平及相关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年05期

7 朴志芳;;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1期

8 张海钟;胡志军;张万里;;甘肃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问卷调研报告[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年10期

9 吴文峰;陈世英;卢永彪;;7年级学生应激事件、归因方式对其抑郁症状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年03期

10 林茂超;;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成因及对策[J];南方论刊;2011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雪屏;于素维;苏林雁;;儿童青少年多动冲动行为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董奇;林磊;夏勇;刘凤瑜;;7—17岁儿童青少年恐惧心理发展的研究[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3 金红霞;;不同时期青少年儿童心理门诊资料对照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杨育林;魏霞;张明;;儿童青少年性意识发展与性别角色教育探讨报告[A];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第六届全国学术交流会、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学校分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5 高隽;钱铭怡;钟杰;徐凯文;王雨吟;李松尉;邓晶;汪智艳;杨凡;;以学校为基地对四川地震灾区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干预[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王晓笳;陈中鸣;;155名10-15岁儿童长处和困难问卷(父母版)的问卷调查分析[A];2006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崔延瑜;;一张折纸引发的思考[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边玉芳;;中国儿童青少年阅读能力测验的编制[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9 张其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的德育工作[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刘臻;;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策[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吕向群;你不会懂得我伤悲[N];玉溪日报;2010年

2 记者 陈蜜;加强重点人群心理行为干预[N];温州日报;2009年

3 记者 李凝;“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调查项目”启动[N];科技日报;2007年

4 李小伟邋王真;高收入家庭小胖墩越来越多[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魏然邋本报记者 赵琳;“限制级”零食霸占了您孩子的餐桌吗?[N];哈尔滨日报;2007年

6 周枚玫;我国青少年零食将分三个食用级别[N];科技日报;2007年

7 李学梅;三成中小学生有心理问题[N];北京日报;2007年

8 赵忠心 符德新;教学生学会“休闲”[N];中国教育报;2005年

9 于洪;人为的“挫折教育”不可取[N];铜川日报;2005年

10 高越;青少年心理健康不容忽视[N];石家庄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孔庆胜;济宁市青春中前期青少年心理行为、个性特征发育的双生子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徐夫真;青少年早期抑郁的发展及其与家庭、同伴和个体因素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王丹;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家庭功能、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及其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丽娜;儿童青少年感觉寻求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赵俊茹;交流方式与性别配对对儿童青少年合作行为影响的发展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3 田云;儿童青少年心算能力的发展及其机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董振华;儿童青少年行为归因与自发特质推理的发展及两者之间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杨光海;大众文化的批判与重构:当代中国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6 李涛;大连城市汉族学生身体形态发育变化趋势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7 景光仪;当代学校德育模式建构探析[D];四川师范大学;2003年

8 张媛芳;湖南省小学高年级学生考试焦虑的初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戴斌荣;刺激材料的呈现方式对儿童青少年分类活动影响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10 杨楹;初中生心理行为问题相关因素分析及干预效果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073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7073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7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