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申斯基比较教育思想探析
本文关键词:乌申斯基比较教育思想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俄国 现代化 乌申斯基 教育借鉴 教育的民族性
【摘要】:俄国教育学习和借鉴的历史几乎是与它的现代化进程同时起步的。但在俄国,第一次进行有意识的比较,系统开展外国教育研究的是乌申斯基。他不仅清晰地揭示了德、英、法、美诸国教育各自的民族特性,并就教育借鉴的可能性问题进行了精辟的阐述,从而为促进比较教育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的教育民族性学说,在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化的今天,更是体现出自己独特的魅力。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大连市西岗区五四路小学;
【关键词】: 俄国 现代化 乌申斯基 教育借鉴 教育的民族性
【基金】:2009年度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俄罗斯传统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1542066)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7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和而不同的比较教育方法论探索》(课题批准号:DDA070174)
【分类号】:G40-059.3
【正文快照】: 19世纪,在俄国是乌申斯基(K.D.Ushinsky)为系统研究外国教育奠定了基础。尽管俄国在欧化进程中也从西欧借鉴过许多东西,但乌申斯基是运用比较方法开展外国教育研究的第一人。他用确切的术语作了明确的比较并承认国家间的差异,强调了不同国家传统的不可移植性,但对于合理的教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容中逵;当前我国比较教育研究中的借鉴问题[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于忠辉;论教育生态平衡与素质教育[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3 李现平;比较教育学与教育学[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9期
4 钟启泉,黄志成,赵中建;开拓比较教育科学研究的新视域——兼论比较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方法论特征[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5 陈时见;论比较教育的学科体系及其建设[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6 郑富兴;范增钍;;比较教育研究与教育理论的中国原创[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7 徐辉;王正青;;康德尔比较教育方法论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8 杜德栎;教学激励论——教学论研究的一个新视野[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9 许书枝;;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失范与道德重建[J];沧桑;2005年06期
10 郝其宏,王福利;多媒体技术与辩论学教学[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男星;俄罗斯高等教育体制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陈解放;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宜勇;大学组织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申仁洪;论教育科学:教育研究科学取向及其在中国的合理性建构[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朝晖;知识与控制:中国古代科学教育的社会学解读[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6 吕良环;论外语自主学习能力之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但昭彬;话语权与教育宗旨之共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8 刘宇文;社本主义教育反思[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云;经验、民主和教育[D];复旦大学;2005年
10 魏薇;小学阅读教学的生活体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忠慧;职业学校内化式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漠琳;西方“和谐发展”教育思想的历史嬗变及其对我国素质教育的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彭波;关于思想政治课价值取向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4 郝明君;农村科普教育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陈玉玲;雅克·马里坦的道德教育哲学述评[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王子仲;新时期中学教师职业道德的透视和建设[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王晓梅;对当代教育思想的比较与我国教育发展的构想[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8 谢红仔;小学英语课程实施现状探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李淑俊;现代国际教育贸易探论[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10 蔡连玉;我国实质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模式研究:多学科的观点[D];安徽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成炼;;浅谈体育教学中运用现代化电教技术的影响[J];快乐阅读;2011年16期
2 杨改学;黄映玲;;只有继续推进才会有新的发展[J];现代教育技术;2011年07期
3 梅汝莉;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复兴[J];中小学管理;1996年02期
4 刘铁芳;;保卫童年[J];江苏教育;2011年17期
5 张永花;;论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6期
6 沈杰;;教师素质的第三个层面——教育技艺[J];中学教育;2002年05期
7 罗许成;;试论传统的灌输与灌输的现代化[J];社科与经济信息;2002年05期
8 林芊;;辛亥革命前夕贵州现代教育体系雏形显现[J];当代贵州;2011年17期
9 ;锐取课堂录播系统成功应用于装甲兵工程学院[J];现代教育技术;2011年08期
10 慕志斌;;利用电教器材改进现代教学提高教学质量[J];庆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秉平;;大力发展现代化科技教育[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2 李永梅;;转变教育观念是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关键[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陈文心;;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现代化[A];亚洲人才战略与海南人才高地——海南省人才战略论坛文库[C];2001年
4 张路雄;;现代化、市场化下的中国教育体制[A];2006年中国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内容汇编[C];2006年
5 蔡绪太;孙耕耘;;教育理念的现代化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6 熊贤君;;民国时期湖北私塾的现代化整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7 周晓红;曲铁华;;我国启发式教学的历史演进及其现代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8 杨岚;;我国情感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A];第五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王尧;;西藏教育的今昔谈 发展教育——现代化必由之路[A];“西藏和其他藏区现代化道路选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10 龚思雪;;陶行知对中国现代教育的卓越贡献[A];太原市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锦涛;现代化的理想学校[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记者 赵建春;教育必须率先实现现代化[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山西省阳泉市矿区东四尺小学校长 张志明;传统与现代二者“得兼”[N];中国教育报;2006年
4 山东省烟台第一中学 王贵江;要“基本功”更要“现代化”[N];中国教育报;2006年
5 李芳;“十一五” 我省将构建现代化教育体系[N];云南政协报;2006年
6 张娟;远程教育为农村教育注入活力[N];天水日报;2006年
7 记者 陈素璧 蔡报文;今年实现优质学位超过80%[N];珠海特区报;2007年
8 赵建军;校园网络建设的实践与探索[N];锡林郭勒日报;2006年
9 江苏省教育厅政策法规处 张亚平;浓墨重彩共绘江苏教育现代化蓝图[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10 记者 朱振国;全国中小学生学籍管理逐步走向现代化[N];光明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平海;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姚远峰;寻求意义:现代教育之转型[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郝锦花;新旧之间[D];山西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庆华;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历史教师素质的现代化[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2 赵亮;论学习方式的变革[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马泽民;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启动[D];天津师范大学;2004年
4 贺双艳;论中国人的现代化与现代教育的发展[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袁方成;财政短缺下的乡村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李自华;融贯中西,因地制宜:对民国教育现代化的一点思考[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7 刘新峰;现代化电子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3年
8 王肖兵;论当代中国学校的德育教育[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9 叶前进;梁启超的教育现代化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高琳;太奇教育集团连锁经营模式的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095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709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