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不同群体间利益博弈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31 00:41

  本文关键词: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不同群体间利益博弈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信息化 利益群体 策略选择 博弈分析


【摘要】:教育信息化不仅是教育技术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围绕教育软件的有效应用,从教育信息化利益相关者角度,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形成了教育软件企业、教师和学生、政府人员、专家等不同利益群体。教育软件企业之间、企业与教师之间、政府人员与企业之间、专家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博弈,形成了多种利益冲突和"囚徒困境"。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各利益群体在不同策略选择下的付出、收益和风险,探寻可能达到的平衡状态以及谋求理想的共赢状态,这就需要建立规范来协调,以合作代替冲突,平衡多元利益主体的诉求,选择互利性的博弈方式,达到各群体之间的社会利益最大化。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利益群体 策略选择 博弈分析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村镇教育资源配置与远程服务关键技术研究”(2006BAJ07B06)和“数字教育公共服务示范工程”(2006BAH02A24)
【分类号】:G40-057
【正文快照】: 一、引言古时有一个自相矛盾的故事,卖家吹嘘矛和盾的功能强大,其目的是希望有人买;只要能够得利,中间出现逻辑不通也都是小问题。这就是利益驱动。个体有个体的利益,群体有群体的利益,社会有社会的利益,其能否共同发展,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文福安;;网络教育软件产业发展[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郑永柏,夏巍峰;中国教育软件产业的市场化之路[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06期

3 许纯厚;发展教育软件的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4 张景中;数学机械化与现代教育技术[J];信息技术教育;2003年01期

5 张景中;王继新;张屹;彭翕成;;教育信息技术学科的形成和展望[J];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11期

6 王运武;;教育信息化发展亟需转型[J];中国电化教育;2009年02期

7 张景中;彭翕成;;三款数学教育软件的比较与设计思想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黄荣怀邋张进宝;[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项勇;陶学明;王永强;;不对称信息下建设项目委托代理激励机制理论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2期

2 万可,汤卫君;头垄断厂家产品定价中的博弈论问题———兼评我国彩电行业价格大战[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3 郑伯顺;信息不对称——假冒伪劣商品的经济分析[J];安徽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蔡华,王桂芳,杨更耀;我国银行经营制度选择的博弈分析[J];安徽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5 朱大勇;;浅谈投标报价的策略[J];安徽建筑;2006年06期

6 费瑞波,阮文彪;信用治理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7 杜荣耀;赵旭;;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博弈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1期

8 陈培樗;屠梅曾;;绿色营销中的博弈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5期

9 刘胜;张安明;王春霞;;供地政策的博弈论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5期

10 孙文静;;员工招聘中的若干博弈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凯;;关于车险理赔人员徇私赔付的博弈分析和对策[A];金融危机:监管与发展——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9[C];2009年

2 蔡萌萌;王书明;;我国政府在水环境污染治理中的职能分析——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例例研究[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3 高进云;乔荣锋;周智;张安录;;农地城市流转收益分配与调控[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4 景贵飞;;产业扩张阶段的地理信息应用分析[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赵联宁;李彩虹;;《水污染防治法》之行政责任的经济分析[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6 傅庆;;浅谈对跨国公司转移定价海关执法中的经济博弈[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谭绍鹏;;工程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中的博弈分析[A];贵州工程项目管理论文集[C];2006年

8 陶虎;周利国;任传朋;;国有资产监管的博弈分析[A];第五届国有经济论坛“海峡两岸企业改革与重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刘效民;韦秀远;;垦区城乡一体化跨越发展的理论研究[A];黑龙江省农场管理学会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洪勇;;股票期权激励负效应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蒋国银;基于集成模拟的电子商务协同工作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刘红梅;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政治经济学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刘建国;新疆国有资产管理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6 王承武;新疆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补偿问题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7 尹世久;基于消费者行为视角的中国有机食品市场实证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8 胡宪武;供应链链际竞合博弈及实证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9 马冀勋;区域开发中的主导产业选择与绩效评估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俞萍萍;激励政策下发电企业可再生能源战略投资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娜;技术创新中寡头垄断企业竞争策略选择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贾学兰;信息不对称下的最优保险契约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孙峗;我国证券业并购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王玉峰;水利工程投资管理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5 曹浩;基于博弈论的商业银行外部价值链效应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贾欢;经营性公路社会资金退出机制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肖璐;经济学视角下的国家工程项目舞弊审计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郑筱铮;基于行为学视角的注册会计师审计舞弊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陈润颖;基于不同行为决策的电力市场演化博弈及其混沌控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宋文静;嵌入社会责任的化工企业财务治理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永柏,夏巍峰;中国教育软件产业的市场化之路[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06期

2 李龙;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义体系——一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3 李龙;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位——二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11期

4 李龙;教育技术学科知识体系的构成——三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5 李龙;信息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的新阶段(上)——四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6 李龙;信息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的新阶段(下)——四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7 郭绍青;关于西部中小学信息环境建设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8 郭莉;;对三所小学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的调查与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9期

9 陈琳;;中国教育信息化必须防止的倾向性问题[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10 王光生;何克抗;;基于信息技术的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J];开放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杰;张承安;;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湖南区域教育的和谐发展[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7年11期

2 曹石珠;论教育信息化[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0年02期

3 王丽;关于实施素质教育的几点想法[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1年05期

4 朱君;;试论教育的信息化[J];教育与职业;2002年07期

5 张德荣;教育信息化与政治课教学的几点思索[J];焦作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6 段奎;对欠发达地区教育信息化实施策略的思考[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7 帅冉;教育信息化在教育现代化发展中的作用[J];科学与管理;2003年05期

8 ;非常时期的教育信息化[J];计算机教与学;2003年05期

9 王文君;杨改学;;关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的思考[J];中小学电教;2003年05期

10 李向军;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J];黑龙江教育;2004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俊茹;;教育信息化与教育过程新特点的形成[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张俊茹;;教育信息化与教育过程新特点的形成[A];北京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2005-2007)[C];2008年

3 樊昕;孙培国;吴昭利;;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学术论文集(第二辑)[C];2006年

4 聂照民;王新程;;适应信息化要求,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兼谈济南电大的教育信息化实践[A];“网络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峻京;;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外语教育应用平台建设[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6 陈艳;;提高军队院校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应用水平,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胡凡刚;;教育信息化呼唤人文关怀[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江秀伟;;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教育信息[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朱建峰;;立足校本培训,促进农村教育信息化[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张仲祥;刘宏;;新时期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创新[A];广西计算机学会25周年纪念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缪衢;研究表明:教育信息化市场巨大[N];人民日报;2001年

2 山东省青州市第一中学 张立强 王爱胜;教育信息化,我们期待什么?[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3 韩振江;教育信息化要做的事不少[N];中国教育报;2001年

4 佳师;ERM破教育信息化瓶颈[N];中国电子报;2002年

5 王克新;教育信息化培育PC市场[N];中国企业报;2004年

6 谢涛;教育信息化:市场在哪?[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余峧;教育信息化突破“PC+课桌”模式[N];通信信息报;2004年

8 郑雅轩;教育信息化要把握“三个关系”[N];中国教育报;2002年

9 金祥孔;白银区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N];白银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霍娜;农村教育信息化更重应用实效[N];中国计算机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婧;功能层面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标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勇;中国电信监管体制改革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3 高爱国;医学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与探讨[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4 陈晓慧;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文化审视[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卢斌;当代中国社会各利益群体分析[D];武汉大学;2004年

6 陈明;我国企业套期保值风险规避问题研究[D];华侨大学;2009年

7 钟金宏;教案的有效组织工具[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8 楼朝明;中美企业间跨国并购中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9 李雪飞;美国研究型大学竞争力发展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林志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及其规律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官伟强;珠海市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吴胜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陶舟;农业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推广与实施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4 刘晓芬;江西高职教育信息化现状及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立;教育领域数据存储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曾美霞;面向教育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曲思伟;面向数字化校园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D];吉林大学;2005年

8 任建;知识管理在教育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袁文刚;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师职能认识的偏差分析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林静;河北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队伍建设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624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7624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7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