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平问题——官僚经济学的视角
本文关键词:再论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平问题——官僚经济学的视角
【摘要】:流入地政府作为主要责任人,其履责不力是造成农民工随迁子女"上学难"的主要因素,表现为管理责任履行不力、投入责任落实不到位、对公办学校监督不力。尽管财政、土地等方面的压力是流入地政府所面临的客观现实,可是,流入地政府的主观努力程度同样不可忽视。从官僚经济学理论的视角来看,流入地政府履责不力的主观因素包括:责任划分的模糊性,导致了流入地政府的抵触性;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抑制了流入地政府的主动性;管理的复杂性,降低了流入地政府的积极性;地区之间的竞争性,造成了流入地政府的排外性。问题的化解应从四个方面进行,即增加流入地政府自有收入;合理划分政府间的责任;完善流入地政府的政绩评价体系;建立政府体制外的监督机制。
【作者单位】: 宁夏大学教育学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
【关键词】: 农民工随迁子女 义务教育 官僚经济学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教育发展战略调整研究》(课题编号:2007JJD880229)的中期研究成果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随着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逐渐凸显。为解决该问题,国家确立了“流入地政府负责,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政策(简称“两为主”),并将其作为城市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重要内容。然而,从实施的效果来看,“两为主”政策始终不很乐观。尽管不少学者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夏永祥;王常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政策博弈及其治理[J];当代经济科学;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迪莉娅;;浅谈以新公共管理思想为基点的西方电子政府公共服务方式的转变[J];电子政务;2007年Z1期
2 李红霞;理解凭单制:渊源、机制、模式及运用[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袁政;;公共领域马斯洛现象与政府规模扩张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06年01期
4 郑海涛;吴涛;;政策执行者主观行为偏差的模型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曾国安;吴琼;;关于国际公共物品供应的几个问题[J];经济评论;2006年01期
6 闫海;;自治化:公共物品供给方式的创新[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郭红;;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政博弈——兼论分税制体制的完善[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年12期
8 陈国富;;官僚制与政府治理模式的变革[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叶贵仁;;行政领导责任:西方行政学的视野[J];理论探讨;2007年01期
10 陈志勇;;公共支出结构调整的绩效取向[J];莆田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常雄;;二元农地产权、地方政府过分掠夺与失地农民策略性反应[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李权昆;;海洋环境保护的政府行为及其反思[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3 张鹏;王予川;鲁森林;;国土资源管理改革刍议——公共管理学的视角[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土地问题研究[C];2006年
4 艾琴;;提高地方政府执行力的途径探析[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晓康;公共物品提供模式的理论分析[D];西北大学;2003年
2 王皓波;我国城市建设中的债券融资及治理结构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3 杨卫军;人力资本视角的农民增收[D];西北大学;2006年
4 胡泓;行政自由裁量权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5 李淑霞;俄罗斯财政分权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陈正华;中央与地方分权的法律经济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7 胡德;政府权力的空间过程及其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谢炜;中国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利益博弈[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陈洪连;公共政策的伦理维度[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常庆;公共部门组织中的激励监督机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巍;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研究:一个分析框架的建立[D];北京大学;2005年
2 杨极云;现代官僚制的伦理困境及其人文救治[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周俊;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初论[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4 朱敏;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下的行政成本及其控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 付晶晶;河南省信阳市农村中学学校体育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群梅;公共选择理论的政治观分析[D];河南大学;2006年
7 李晨华;以人为本[D];黑龙江大学;2006年
8 苏光;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人性化建构[D];黑龙江大学;2006年
9 彭晶;民办高等教育中政府战略管理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10 王常雄;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统筹与协调发展:人口流动、就业与收入[D];苏州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声音[J];教育科学论坛;2010年02期
2 徐丽敏;;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教育过程中的社会融入研究[J];学术论坛;2010年01期
3 万俊人;;再谈教育公平问题[J];现代大学教育;2010年01期
4 杭静;;初中数学教学结尾技巧琐谈[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年03期
5 解百臣;杜纲;;欠发达地区普通高中招生机制研究——基于山东省莘县的案例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罗康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教育文化论坛;2010年01期
7 苏洁;;小议我国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发展方向[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06期
8 鹿崇涛;;特殊教育呼唤“真教研”[J];现代特殊教育;2010年02期
9 黄昭鸣;卢红云;周红省;;培智学校教学康复专用仪器设备配置标准解读——培智学校教学康复专用仪器设备配置原则及内容[J];现代特殊教育;2010年02期
10 张依娜;;与普教共同发展的瑞士特殊教育[J];现代特殊教育;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清春;李林华;;让课堂成为教师科学服务的舞台[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东卷)[C];2010年
2 饶丽君;;整合家-校-社区资源 拓展心理教育空间[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3 叶军;;如何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4 卢雅;;全社会共同关注幼儿教师身体健康[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5 杨长艳;黄友云;;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宣恩县珠山镇宝塔小学关爱留守儿童纪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6 李倩;;《营造和维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的研究》课题活动实践课——《长颈鹿和小鸟》教学设计[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黑龙江卷)[C];2010年
7 李实;;发展教育、实现教育公平是解决贫富悬殊的长远之道[A];2010年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内容汇编[C];2010年
8 吴越;;马丁·路德强迫义务教育理论初探[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9 程方平;;研究夸美纽斯 促进中国教育理论的发展[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10 王波;;英格兰国民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余潇;连续7年全国居首[N];福建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周江 本报通讯员 王树盛;追求真正的“义务教育”[N];山西日报;2010年
3 记者 曹志恒;昆仑山下,农牧民孩子进县城“寄宿”上学[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4 记者 吴晶;3年内,力争区域内义务教育初步均衡[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5 大学生 佘宗明;“按贫富分班”闹剧根在教育资源不均[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6 记者 黄辉;江西拨六千万推进中小学大班改小班[N];法制日报;2010年
7 记者 郑晋鸣;江苏对中小学办学提出硬杠杠[N];光明日报;2010年
8 记者 靳晓燕;2020年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N];光明日报;2010年
9 记者 李欣瑶;我省农村寄宿制初中建设和中小学危房改造基本完成[N];甘肃日报;2010年
10 刘碧静 张艳;寿阳扎实推进教育均衡发展[N];山西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丽敏;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融入研究:一个发展主义的研究框架[D];南开大学;2009年
2 尚伦;建国以来我国义务教育教科书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朱永坤;教育政策公平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毕华林;走向生本的教科书设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孙艳霞;教育政策道德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嵘;论中国少数民族劳动者素质技能和社会地位的提高[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7 魏宏聚;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政策失真现象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8 李达;中国政府间转移支付的新政治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6年
9 周勇;综合理科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方宁;中部地区乡镇财政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辉东;在城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适应性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宋晓波;邢台农村义务教育美术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魏亚红;义务教育阶段化学实验教学功能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朱灵娥;义务教育校际均衡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5 唐丽静;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外补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张国军;规范化学校分层建设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梅娟;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困境及其出路[D];复旦大学;2009年
8 史登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操教学与改革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9 吴仲文;信阳市平桥区农村义务教育债务问题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
10 岑建;尼日利亚义务教育政策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277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827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