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与社会适应

发布时间:2017-09-26 17:16

  本文关键词: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与社会适应


  更多相关文章: 民族地区 留守儿童 情绪调节能力 社会适应


【摘要】:通过对广西少数民族地区342名留守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和社会适应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在年级、对父母打工态度、父母回家频率及亲子联系频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在年级、同住对象、对父母打工态度、父母回家频率及亲子联系频率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留守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能够显著预测其社会适应。
【作者单位】: 河池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河池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关键词】民族地区 留守儿童 情绪调节能力 社会适应
【分类号】:G441
【正文快照】: 目前,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有关调查显示,近几年来,全国14岁及以下的留守儿童数量已达2290.45万人,父母双方至少有一人外出打工的中小学生占全体学生的47.7%[1]。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存在很多问题,尤其在情绪和社会化方面。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德乾;;农村留守儿童交往问题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2期

2 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7期

4 周福林;段成荣;;留守儿童研究综述[J];人口学刊;2006年03期

5 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年01期

6 王良锋;张顺;孙业桓;张秀军;;安徽某农村地区小学生社交焦虑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10期

7 刘霞;范兴华;申继亮;;初中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问题行为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年03期

8 王东宇,王丽芬;影响中学留守孩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2期

9 范方,桑标;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人格、学绩及行为问题[J];心理科学;2005年04期

10 曹春华;;农村“留守子女”学习状况分析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彦平;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的编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玉娜;孙玉艳;;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7期

2 孙刚成;闫世笙;;中国西部农村教育的问题与发展策略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4期

3 李峰;;新农村建设视野中的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7期

4 马芳;;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5 赵洁;曹光海;;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调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6期

6 刘强;;农村留守幼儿生存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6期

7 何玲玲;;新形势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7期

8 杨阳;何成森;马南正;黄先伟;;父母文化程度与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安徽医药;2011年05期

9 徐群;;关注留守儿童教育与创建和谐新农村[J];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11期

10 束钰;;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2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正武;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2 张利萍;教育与劳动力流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徐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柳倩;农村学前儿童入学认知准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范方;留守儿童焦虑/抑郁情绪的心理社会因素及心理弹性发展方案初步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6 张盛仁;基于人口流动的湖北省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赵富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8 戴军;教育理论研究的后现代思维倾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韩煊;流动儿童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沈敏;农村儿童意外伤害流行特征及干预模式系统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德乾;;农村留守儿童交往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1期

2 张德乾;;农村留守儿童交往问题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2期

3 张永红,王青红;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智力结构及社会适应行为特点[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4 黄天元;美国社会能力培养研究与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5 陈慧;留学生中国社会文化适应性的社会心理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6 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韦小满;智力落后儿童适应行为发展的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8 王欢;残留孤儿的社会适应性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9 周莉,程颖,赵颖,马丽,李娜,李俭;不同程度肥胖儿童的个性、行为及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J];中华儿童保健杂志;1998年03期

10 王民洁,李宝林,陶秋云;儿童适应行为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1999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建文;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构、机制与功能[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聂衍刚;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平谟;;关爱留守儿童 共享美好明天[J];广西教育;2011年22期

2 杨清漪;;留守儿童不容易[J];金色少年;2008年12期

3 冉俊;;由一个自述者引发的思考——学校是留守儿童温暖的家[J];才智;2011年16期

4 卢国良;唐添翼;;留守儿童关爱与服务体系主体结构及运行方式[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08期

5 邢敏哲;;用爱弥补留守儿童的教育空缺[J];学周刊;2011年18期

6 陈瑞程;;也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J];基础教育研究;2011年10期

7 李新启;;暑期更应关爱留守儿童[J];教育;2011年19期

8 张培红;;给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J];新课程学习(下);2011年06期

9 张千南;;用“心”撑起一片美丽的天空[J];中小学德育;2011年07期

10 吕英;;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心理学视角解读[J];校园心理;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贤惠;;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A];贵州省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论坛文集[C];2009年

2 吴秀荣;蒙锡廷;;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民族地区繁荣兴旺[A];水家学研究(五)——水家族文明[C];2010年

3 王芳恒;;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对策和设想[A];布依学研究(之四)——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三次年会暨第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4 黄东英;;民族地区的新闻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5 杨一星;;民族地区城镇化问题初探[A];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第一次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6 普同金;;对民族地区提供国家帮助的政策战略[A];第十一次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7 刘晓鹰;陈光建;;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战略和机遇——生态移民和城镇化推进[A];生态·旅游·发展——第二届中国西部生态旅游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王红梅;;民族地区资源开发的内在矛盾及实现矛盾转化的意义[A];布依学研究(之五)——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9 伍海峰;;民族地区推进电子政务的难点分析[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黄龙威;李红婷;;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现实与变革——基于湖南省17个民族县市区教育数据的分析[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秉县马号乡黄古小学 邰胜河;如何做好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教育[N];贵州民族报;2010年

2 ;让教育成为民族地区全面振兴的强大动力[N];人民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吕霞;群策谋发展 群力构和谐[N];甘肃经济日报;2007年

4 记者 周前进;我省纪念民族地区改革开放30周年[N];四川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周前进;让民族地区同胞生活更幸福[N];四川日报;2008年

6 岑正华;2万元支持民族地区学校办学[N];贵州民族报;2009年

7 记者 徐和平 通讯员 鄂组建;全国民族地区干部培训班在汉举办[N];湖北日报;2009年

8 记者 张俊德;切实维护民族地区和谐稳定[N];张掖日报;2009年

9 记者 谢宏;民族地区常态灾害不容忽视[N];大众科技报;2009年

10 记者 张斌;做大民族地区财政“蛋糕”[N];湖南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2 郑友强;经济转型过程中民族地区政府作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吴琼;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民族协调发展[D];新疆大学;2010年

4 鄢杰;民族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5 张爱琴;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开发模式与功能[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李江玲;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法律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7 吴爱华;社会发展与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问题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8 朱玉福;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民族法规体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9 徐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刚;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贫困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永春;商丘市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问题的调查报告[D];兰州大学;2010年

2 王淑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及其与依恋应对方式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0年

3 杨帆;河北省农村留守儿童生存与发展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4 潘瑜;贵州省凯里市湾水镇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D];贵州大学;2010年

5 宋晨辉;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郭津;新农村建设视野下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7 赵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翟继辉;黑龙江省边境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状况实证研究[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0年

9 龚风华;南通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特征和体育锻炼干预作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黄新;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调查与思考[D];湘潭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247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9247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0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