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走向复杂性理论的思维范式
本文关键词:课程改革:走向复杂性理论的思维范式
【摘要】:复杂性理论是对西方近代以来科学研究中所表现出来的简单性思维、静态封闭、线性还原以及机械决定论的扬弃和超越,强调的是复杂性、关系性、非线性及动态开放的思维方式。走向复杂性理论的思维审视课程改革,它对当代课程改革的意义和启示就在于:走向复杂:课程改革的思维品性;推崇整合:课程设计的有效路径;超越"话语平移":课程改革理论资源选择的本土路向;寻求创生:课程实施的本真图景。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复杂性理论 课程改革 复杂性
【分类号】:G423
【正文快照】: 复杂性理论途经普利高津(I.Prigogine)的布鲁塞尔学派、法国的埃德加·莫兰(E.Morin)以及美国的圣菲研究所(Santafe Institute)的深入发展,并日臻成熟不啻一个“复杂性的丛林”。穿越这一丛林,其精髓是对西方近代科学研究中的简单性思维、静态封闭、线性还原及机械决定论的扬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志洁;建构英语教学中新的师生角色[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赵闯;;高校体育课教学分组的建构主义设计与试验[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3 叶光华;董亚军;;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系统方法与构建[J];安徽体育科技;2006年04期
4 常蕤,马志凌,佘少华;课程走向自组织——后现代课程理论之复杂性解读[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5 郑晓齐,张豫;柔性网络教学资源库及其实现途径[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李文辉;;构建和谐环境: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1期
7 毕超;地理网络课程开发、设计的实践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张家军;后现代主义之于课程研究的意义与反思[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9 范兆雄;论美国课程研究方法的主流取向[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10 袁双龙;屈正良;;农村职业学校教师压力问题探析[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尚淼;;工业设计课程模块化模式教学探讨[A];Proceedings of the 200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 & The 11th China Industrial Design Annual Meeting(Volume 2/2)[C];2006年
2 唐安奎;;寻求合法性:高校趋同的动力机制——再论高校恰当定位为何这么难[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曹世敏;道德教育文化引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白芸;理解学生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杨颉;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叶信治;提高大学课程实践自觉性的哲学探讨[D];厦门大学;2003年
7 彭虹斌;课程组织研究——从内容到经验的转化[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尧新瑜;学校道德课程理解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俐蓉;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关系的反思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彭泽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永国;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教育目的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赵大川;普通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构建与评价[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柯闻秀;高校课程国际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4 赵明仁;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柳志红;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陶亚奇;美国初中科学教材《Properties of Matter》中化学部分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肖海丰;探究学习方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梁燕颜;试论幼儿发展为本的幼儿园课程改革观[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张敏婕;美国基础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及其实施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张等菊;道德教育:生态学视界的研究及其合理性论证[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栋栋;;“请客式”的课改必须改[J];江苏教育;2011年Z3期
2 李振村;;课程改革的“减法”与“加法”[J];基础教育;2006年05期
3 杨雄珍;;复杂性理论下的动态化师生关系[J];教育与职业;2011年26期
4 邹礼跃;;刍议课程改革与政治[J];成功(教育);2011年07期
5 曹爱琴;;谈校长领导作用促进课程改革的可持续发展[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6 王蕾;;浅析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消极情绪[J];南方论刊;2011年07期
7 王黎;;利用多媒体激活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分析[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年07期
8 廖辉;;学校课程制度建设的伦理意蕴[J];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08期
9 ;育才中学 综合课程改革管理系统的开发与设计[J];上海教育;2011年Z2期
10 高亚男;;基于复杂性理论的教师教育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1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云鹏;;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教育改革的实践探讨[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蔡其勇;;中英国家课程标准比较研究[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仲剑峰;;试论常熟地区有效推进课程改革的策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4 任瑞明;;关注学生“责任意识”培养[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5 宁虹;;从跑道到跑的过程——课程改革新理念与教师专业化[A];第三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王立伟;;防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校本课程改革中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苏泽芳;;新课程背景下现代教育手段探索[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8 李光强;;学校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9 阳素娥;;创新型实验教师从这里起步[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10 ;深化教育改革 建设教师队伍[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教育体育局 侯清s±钗,
本文编号:9248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924827.html